古玩收藏知识.doc
2页古玩收藏知识古玩收藏知识一、何谓古玩? 古玩,是古人遗留之物,泛指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而被发现、可为文人珍玩的物品 旧称“骨董” 有人认为骨董是古代遗产的精华所在,如同肉腐之后留下的骨头,董者,明 白、知晓,既明白古人所遗器物的精华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骨董是“古铜”的转音,而 古铜器往往是文物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器物明代书中称骨董或古董,是因为“古”和“骨” 是同音字,其实是失误,但近现代以来,这两种叫法都被广泛认可,并把古代遗留下来的 古物统称为文物;“古玩”则是清乾隆年间出现的称谓,沿用至今 二、何种物品属古玩范畴? 按现今古玩收藏的种类来看,属于古玩范畴的有陶器、紫砂、画像砖、瓷器、玉器、珠宝、 古典家具、竹木牙角匏器、文房用具、玺印、青铜器、铜镜、古钱币、鎏金佛像、法器、 石造像、擦擦佛、唐卡、缂丝、剌乡、漆器、金银器、珐琅器、玻璃器、钟表、照相机、 鼻烟壶、奇石、古籍善木、邮口、书法、绘画、文革物品等数十类之多 三、如何区分“文物”和“古玩” 文物包括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两大类,具体来说,可移动的可分为石器、骨器、牙器、玉器、 陶瓷、青铜、铁器、木器、书画、图书、织乡以及其他杂项,不可移动的可分为古建筑、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窑址、古作坊、古战场、摩崖石刻、岩画、雕塑等。
除此之外, 人们把一些尽管历史时期距今不远,但具有特殊价值的物品也列入文物的保护范围,如 “解放军文物” 、 “红军长征文物” 、 “革命烈士文物”以及“文化大革命文物”等等总之, 凡具备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纪念价值的文化遗迹、遗物均属文物,而古玩只 指文物中可移动部分,是文物的一部分 四、古玩行是什么样的行业? 古玩行业是一项知识性、专业性极强的文化行业涉足此行业的人必须具备丰富的历史知 识,必须经过多年的收藏实践,特别是要经历买与卖的流通过程,经手大量的古董实物, 才能逐步掌握和认识古玩历史上只有皇族、权贵和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上流社会”中 儒雅之士有资格置身此道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古玩行业中来,古 玩行业逐渐平民化 五、古玩行业是如何兴起的? 古玩行业的兴盛与古玩市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古玩市场的商号,开始于何时,已无 从考证根据可考的札记可知,明代中叶就已经兴起;到了清代,其发展更加兴隆,也有 一定的社会地位北京的古玩商,有小摊、挂货摊与古玩铺三种小摊、挂货滩,并非是 古玩专营店这里指的古玩商号一般是指专门的古玩铺或古玩店 六、何谓古玩商会?其源起何时? 民国期间,古玩行业有了专门的古玩商会,商会每年选举一次,会长及副会长均具备相当 高的眼力,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群众基础。
它的主要工作是对外维护本行业的信誉,处理 行外、行内经营方面的纠纷,保护会员的权益,召集行内进行交流活动,对愿意公开的古 玩在行内封货竞拍交易如果商会发生有里外勾结挖掘祖坟行为的可将其除名,有违背行 规、欺行霸市行为的可停止其会员资格,并公开告示其他会员不与其进行交往和交易由 于商会能够保护经营者的利益,有能力制止行内的歪风邪气,因而得到了会员的拥护和支 持现在古玩界依然存在古玩商会 七、古玩行业的交易中需遵循哪些规矩? 古玩行业是一门特殊的行业,它根据本行业的经营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行规一是没有退货 的规矩古玩行业是凭借知识和眼力交易的行业,买真买假一般没有退货的规矩二为交易忌围观当商店有顾客并与店主交易时,其他人应该暂时回避三是不能急买争卖既 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买家与卖家讨价还价时,第三者不能介入四为索赔要实事求是 如果买家损坏商品必须赔偿金额须按基本行情价格协商五为同行业忌妄评买方购买 商品以后,基他商店不应对其进行任何评价六为严格的保密性同行之间在商品、价位、 真伪方面及商家之间的各种信息是相互保密的七为对外行的界定凡不与内行打交道、 不懂行内基本行话的都视为外行八为委托交易较灵活。
对委托中间人销售商品不予干涉 九为合作互惠共担风险商定与收藏者之间关系较好十是看重良好的口碑如果某商家 讲信用,有知识、有眼力,行内均愿与其打交道 八、古玩拥有何种魅力,吸引了众多收藏爱好者? 第一,古玩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瓷器为例,它的制作,无论是选料、造型、绘 画、烧制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第二,真真假假的古玩世界极具诱惑力在古玩市场上, 古玩的真赝问题,始终在挑战着买家的眼力第三,保值增值古玩除了供人玩赏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保值增值第四,体现身价人们认为,在平时生活中收藏 古玩会提高自己的生活品位和情趣 九、何谓收藏? 收,即收获、聚集的意思藏,意为隐藏、储藏 “收藏”一词本身可有两个含义,一为收 聚贮存,指一种活动;而另一个含义指收藏之物,即收藏品古代的人收藏古玩往往具有 多种意义:或以此消遣娱乐;或以此积攒钱财;或以此行贿受贿;或以此为救急方法明 清两代不仅官吏,文人也如此,大多有狂热的古玩收藏爱好者 十、收藏意识源于何时,是如何发展的? 在中国,收藏意识的萌芽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但真正称得上古玩收藏的是兴于唐宋,盛 于明清,衍于当代唐代明古器之藏、古器之好己见端倪。
宋代是中国收藏史上的第一个 高峰,这时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收藏种类之多,己臻大观上至徽宗对于书画的痴迷, 下至赵明诚对《金石录》的用心,都显示了文人对于古玩品鉴的一种精致明清两朝,复 唐宋之风,官廷对前代金石、瓷玉、书画的搜集,带动了民间收藏之风大起,收藏繁华景 象,可谓空前绝后20 世纪初,古玩业又一度繁荣,至现在成了房地产、股票之后的一大 投资热点,其收藏范围和收藏规模比起前朝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本文来源于传世收藏网: 转载请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