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安徽省科技馆项目--绿色专篇.doc

41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48269586
  • 上传时间:2022-12-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0M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安徽省科技馆项目绿色专篇2013年11月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Shenzhen Institute of Building Research Co., Ltd目 录1.项目概况 11.1地理位置 11.2地理气象条件 21.3建设规模 21.4建设目标 31.4.1整体目标 31.4.2分项目标 42.绿色建筑技术实施原则 52.1因地制宜原则 52.2低投高效原则 62.3精细化原则 63.绿色建筑技术方案 73.1节地与室外环境 73.1.1场地安全与污染源 73.1.2室外风环境 83.1.3室外光环境 133.1.4交通组织 133.1.5景观绿化 143.1.6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153.2节能与能源利用 163.2.1建筑节能设计 163.2.2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173.2.3照明系统节能设计 193.2.4可再生能源应用 213.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223.3.1节水器具 223.3.2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223.3.3降低管网漏损率 233.3.4用水量分类计量与监测 233.3.5节水灌溉技术 233.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33.4.1建筑结构体系节材设计 233.4.2预拌混凝土使用 243.4.3高强度钢筋利用 243.4.4可再循环材料利用 243.5室内环境质量 243.5.1室内声环境 243.5.2室内热环境 253.5.3室内空气品质 263.6运营管理 263.6.1智能化系统应用 263.6.2建筑设备、系统高效运营 273.6.3建筑设备、系统维护及保养 274.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概算 285.效益分析 296.附表填写说明 30附表:安徽省科技馆-绿色建筑二星自评表(公共建筑) 31II1.项目概况1.1.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滨湖新区位于合肥主城区东南部。

      安徽省科技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中“文化场馆区”内西至香港路,东至台湾支路,北临配套商业服务用地至成都路,南至环湖北路工程所在地a)b)图1-1项目区位示意图1.2地理气象条件合肥市位于江淮之间,全年气温变化的特点是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带气候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合肥市市气候分区属夏热冬冷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16℃之间,属于温和气候型,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平均风速2.6m/s,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偏东风,平均风速2.5m/s1.3建设规模本项目的投资建设单位为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总用地面积5.0058公顷,建筑主要功能为科技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影院及配套办公等,地下有厨房、餐厅、设备机房、汽车库,属于高层公共建筑项目总用地面积50058m²,总建筑面积60000m²,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8000m²,地下建筑面积12000m²地上5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45m,地上主要功能为科技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影院及配套办公等,地下空间为厨房、餐厅、设备机房、汽车库等建筑效果如图1-2所示,技术经济指标如表1-1所示。

      图1-2项目效果图表1-1经济技术指标技术指标单位数值用地面积m250058总建筑面积m260000(地上48000、地下12000)建筑密度%30绿化率%30容积率—0.96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m45机动车停车数辆379(地上182、地下197)非机动车停车数辆1440(地上1440、地下0)1.4建设目标本项目在方案设计阶段整体构思建筑方案与绿色建筑技术的融合,充分运用适宜、高效的绿色示范技术,严格按照绿色建筑要求中关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设计,创造一个绿色特征明确、全生命周期环保节能和舒适高效的综合性科普类建筑1.4.1整体目标本项目按照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认证要求进行设计,充分考虑绿色技术的适应性和经济性,以实现“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为建设目标1.4.2分项目标(1) 通过高效绿色技术的集成化,打造高质量的绿色建筑,树立合肥市影剧院类项目绿色建筑的典范;(2) 实现优良的室内环境质量,为访客提供优质、舒适、健康、高效的室内环境;(3) 合理规划和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等,实现建筑节能65%、降低电耗;(4) 关注后期运营管理,为运营阶段的节能、节水及物业管理奠定基础。

      2.绿色建筑技术实施原则1.2.绿色建筑强调通过优化设计实现资源、能源的节约和循环使用,强调因地制宜和材料的本地化,通过采用传统技术策略或适宜技术策略(如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以及被动式的保温、隔热和缓冲层设计等)实现建筑适应气候、建筑适应功能的目的因此,从设计阶段整体构思建筑方案与绿色建筑技术的融合,充分运用适宜、高效的绿色建筑技术,创造绿色特征明确、全生命周期环保节能和舒适高效的行政办公建筑本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体系的选择基于以下的技术原则:因地制宜、低投高效、精细化2.1因地制宜原则首先从地域和项目特点出发,分析适宜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类型,如表2-1所示表21气候适应性技术序号地域特点适宜性技术1年平均气温在15-16℃之间,属于温和气候型,夏季多为偏东风,冬季多偏西北风建筑朝向与主导风向保持较大夹角,迎背风面保持5Pa以上的压差,过渡季可优先采用以自然通风和机械辅助通风的模式实现室内热舒适2合肥年太阳总辐射的总量平均为4444.91MJ/m2,属全国太阳能资源一般区,太阳能资源具备可利用的前提结合建筑方案,采用太阳能和建筑一体化设计,体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示范效果3合肥年平均降水量在940mm~1000mm之间,雨量适中,人均水资源量仅为362m3,属降雨量较丰富的缺水地区。

      综合利用雨水资源,进行场地保水设计,节约市政用水,采用多样的雨水调蓄手段,降低雨水外排量4气温温和,生物物种丰富场地生态多样性、选择适应合肥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种植多种植物类型,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2.2低投高效原则本项目绿色建筑技术路线是以低成本技术为核心,以高成本高效益(环境和经济)技术为亮点2.3精细化原则设计过程采用先进的计算模拟工具和细化设计,对设计进行定量分析、优化比较、效果预测确保设计目标、未来运行效果和全寿命周期内经济性的实现3.绿色建筑技术方案3.1节地与室外环境3.1.1场地安全与污染源项目的选址是决定建筑外部大环境是否安全的重要前提,本项目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包河大道以东、迎淮路以南,安兴路以北、徽富路以西建筑选址尽可能避开了有可能发生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区域;且远离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可能存在电磁辐射危害的危险源,场地磁场本底水平符合《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的要求建筑场地在施工前将进行土壤氡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做相应的防治措施本项目场地内部污染源主要为位于地下一层的柴油发电机房和厨房,如图3-1所示1)对于备用柴油发电机发电时产生的柴油烟气,由设备自带消烟除尘装置除尘后,再由内置烟道高出屋顶的排气筒排放。

      2)对于厨房,在屋顶上预留厨房专用屋顶排油烟风机,屋顶风机与厨房内排油烟罩联动,屋顶风机手动控制其开关;厨房内排油烟罩采用能净化油烟的设备,并在屋顶设置油烟净化器,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为75%,油烟净化需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的要求按照;厨房污水经隔油池排入市政管道柴油发电机房厨房操作间图3-1 项目场地内部污染源3.1.2室外风环境(1)评估标准风速:建筑区域内部自然通风的评价主要以Beaufort风力等级作为标准,风力等级对人体的影响见下表31当建筑区域内为轻风或微风时(风力等级2~3级),人们活动感觉较舒适当建筑区域内为和风以上时(风力等级4以上),可能对人们的活动造成一些不便甚至威胁,成为风害根据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的要求,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1.5m高处风速低于5m/s时不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室外活动表31 Beaufort风力等级及对人体的影响风力等级名称相当于平地10m高处的风速(m/s)对人体的影响范围中数0无风0.0~0.20无感1软风0.3~1.51不易察觉2轻风1.6~3.32扑面的感觉3微风3.4~5.44头发吹散4和风5.5~7.97头发吹散、灰尘四扬、纸张飞舞5清劲风8.0~10.79感觉风力大,为陆上风容许极限6强风10.8~13.812张伞难,走路难7疾风13.9~17.116走路非常困难8大风17.2~20.719无法迎风步行9烈风20.8~24.223阵风可以将人吹倒10狂风24.5~28.42611暴风28.5~32.63112飓风>32.633注:表中4级为室外舒适风速极限。

      风压:建筑立面的风压差是评价建筑室内通风效果的重要指标,压差越大对室内通风越有利;但如果风压差过大,会造成建筑物的门窗和建筑外装饰物等破损、脱落如果建筑前后风压差小,通过合理的设计室内布局与户型开窗方式,也会使室内有较好的通风效果2)气象参数合肥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季风明显,四季比较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5℃~16℃之间,属于温和气候型,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平均风速2.6m/s,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偏东风,平均风速2.5m/s3)软件介绍本项目选用PHOENICS( Parabolic Hyperbolic Or Elliptic Numerical Integration Code Series)为室外风环境模拟计算工具,利用AutoCAD建立场地建筑模型PHOENICS是世界上第一套计算流体与计算传热学商业软件,它可以读入任何AutoCAD软件的图形文件4)结果分析本项目通过自然通风模拟分析,使得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然通风科技馆图3-2夏季场地人员活动高度1.5m风速云图科技馆图3-3场地夏季风场流线图科技馆图3-4冬季场地人员活动高度1.5m风速云图科技馆图3-5场地冬季风场流线图在冬夏季主导风向下,本项目场地内人员活动高度1.5m处大部分区域风速小于5m/s,适宜人员的活动,满足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对场地人行高度风速不大于5m/s的要求。

      科技馆图3-6夏季项目室外1.5m高度风压分布图图3-7夏季建筑迎风面的压力分布图(南向)图3-8夏季建筑背风面压力分布图(北向)此外,根据建筑表面压力分布图可以看出,建筑两侧区域表面压差约为5~10Pa,有利于夏季的室内自然通风,具备形成良好室内自然通风的前提条件3.1.3室外光环境城市光污染目前已经成为较严重的环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