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中医体质辨识及筋络特点的中医治未病研究.docx
7页基于中医体质辨识及筋络特点的中医治未病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基于中医体质辨识及筋络特点的中医治疗未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中医体质量表对到医院进行体检的患者进行体质调查,随机选择230例单一体质患者,然后对各体质患者进行经络的检测结果:230例体检患者中,属于平和体质患者78例,偏颇体质中以湿热体质为主,然后是气虚以及痰湿体质经络能量主要以三焦经、胃经偏虚以及肾经,肝经、脾经、胆经、小肠经以及膀胱经体现为偏实;在对患者进行的5项观察指标中,绝大多数患者体检处于正常值范围,但是有一部分患者存在一项或者多项指标的异常情况;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性别体检者的体检结果也存在不同结论:中医体质辨识以及经络特征是为亚健康患者提供辨证、辨经络以及辨体相结合的诊断思路,经络的检测有利于丰富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及具体诊断依据,能够为亚健康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整治方案关键词】中医体质辨识;中医治未病;经络特点;探讨体质是中医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中医体质学说是围绕中医基础理论进行的,其主要是研究分析人体各种体质特征、病理特点以及体质生理等内容中医学对体质的论述最初见于《黄帝内经》,但是在具体发展进程中,每个时代都对其都进行了有关论述,进而奠定了中医体质学的理论基础。
但由于其受时代认识的局限性影响,古代医家对体质类型并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系统概念,当今时代对于体制的研究分析,不同的医家会按照不同的依据将体质划分为不同的类型[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意识普遍提升,中医体质辨识在治未病应用过程中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本次研究选用经络检测仪对不同体质的患者经络进行检测,观察分析不同体质患者的体质特征以及经络特点,进而为亚健康患者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到我院进行体检的单一体质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2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32例,女性患者98例;年龄在18~40岁的患者有103例,在41~65岁的患者有90例,超过65岁的患者有37例1.2诊断标准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于2009年发布的《中医体质与判定》的体质分类标准,体质量表中每个问题都设置5级评分,进行体检的患者回答量表中的所有问题,然后计算原始分以及转换分原始分是指各个条目的得分相加,转换分则是=[(原始分-条目分)/(条目数×4)]×100,平和体质指正常体质,其他的8种体质是偏颇体质。
平和体质判断标准:平和质转化分超过60分,其余8种偏颇体质转化分不超过30分;偏颇体质判断标准:偏颇体质转化分超过40分;偏颇体质倾向判断标准:偏颇体质转化分为30~39分1.3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年龄区间为18~77岁;符合《中医体质与判定标准》的9种单一体质;四肢没有外伤以及局部炎症的患者;没有服用过其他药物或者进食有关刺激性食物的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晓,并且能够积极配合本次研究内容的患者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且兼具其他体质患者;精神障碍患者;肢体残疾或局部炎症患者;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处于妊娠或经产期的患者1.4研究方法对就诊的患者实施体质辨识,使用经络检测仪器对不同体质的患者进行经络检测,然后综合检测结果对患者的体质状态以及经络脏腑虚实情况进行评估分析2.结果2.1体质分布情况按照《中医体质与判定》分类标准,平和体质患者78例,占研究对象的33.91%,绝大多数患者是偏颇体质,占研究对象的67.09%而在偏颇体质中,湿热体质的患者占比重详情见下表1表1 9种体质人群的分布情况[n (%)]体质类型例数男性女性平和质7853(67.9)25(32.1)痰湿质4323(53.5)20(45.5)阴虚质1813(72.2)5(27.8)阳虚质2011(55.0)9(45.0)湿热质1610(62.5)6(37.5)气虚质216(28.6)15(71.4)气郁质148(57.1)6(42.9)血瘀质103(30.0)7(70.0)特禀质104(40.0)6(60.0)3.讨论本次研究主要是按照《中医体质与判定标准》对到我院进行体检的患者进行体质调查得出的体质分类结果;而且使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对不同体质的患者进行了经络检测,然后按照检测结果研究分析要健康体检患者的脏腑、气血虚实以及经络情况,按照中医学体质辨识的理论,为属于不同体质类型的体质特征、临床症状以及经络检测结果的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及养生方案[2-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湿热体质相比较平和体质以及偏颇体质占比更重,肝经、胆经、脾经、小肠经以及膀胱经处于高能量的状态,而三焦经、胃经以及肾经则属于低能量的状态,这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补虚实的参考依据就观察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性别检测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区别,指标异常的患者主要是中青年,指标偏低的患者多是女性,而能量偏实的绝大多数是男性老年人群体中正常患者更多,其他各种偏颇指标并不明显中医学说认为,人的体质形成和脏腑、经络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经络检测结果证实,人的体质和小肠、脾、肾、肝、胆、膀胱、三焦以及胃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就脏腑生理功能的研究分析而言,肝主疏泄,其有利于促进人体全身气血运行以及水液的代谢,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而当火与湿有效结合,会形成湿热之体;三焦功能低下的人,其人体气机不畅,水液代谢障碍会停滞在内容易形成痰湿或气虚之体中医体质差异以及经络的能量高低,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反映出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偏颇以及机体代谢活动差异,其能够为临床辨证以及辨证论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中医经络检测结果表明,阴盛阳虚、阳肾阴虚,上实下虚、下实上虚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都能够为临床的诊治提供补虚泄实诊治思路,基于中医体质辨识及经络特点的中医治未病研究有利于为亚健康的患者提供有效的诊治方案。
参考文献】[1]崔殿坤, 王琦, 白彤彤,等. 中医体质红外热成像敏感区域的提取和研究思路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 v.35(02):286-289.[2]尚世由, 农泽宁, 李秀芳,等. 基于中医体质辨识及经络特点的中医治未病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4.[3]宋润娣, 陈峻鹏, 单莉,等. 中医体质辨识及干预在高血压前期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效果研究[J]. 四川中医, 2018, 36(12):199-201.第一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