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诗词鉴赏模拟1.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10850782
  • 上传时间:2023-10-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1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 .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以下小题书愤陆游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武餐毡久,忧愤巡嚼齿空①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宫②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注]①武厄于甸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泯安史乱中,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竞嚼齿吞牙,不屈加死②上林苑,汉时旧苑它和“宫”在这里都是代指皇宫1.以下对颔联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诗人借武的典故写晚年的困厄境况,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一片忠心B. 诗人以史明志,用巡的典故写自己虽然被俘但仍要坚持斗争、永不屈服C. “久”写出诗人持续困厄的时间之长;“空”突出诗人年华已逝、报国无门之情D. 诗人以武和巡自比,抒发了低落的情绪和心的悲愤,照应了题目E. 本联表达了诗人对朝延的耿耿忠心,自己虽不被理解,满怀忧愤,却矢志不渝2.本诗颈联悄情景交融,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菩萨蛮①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注]①此为清照南渡后有代表性的一首词。

      ②沉水:一种熏香料,入水即沉,又名沉香3.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本词从明媚的春光写起,写自己脱去厚重的棉衣,穿上轻薄的夹衫,心情美好B. 上片末尾关于“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的描写,自然流泻一股浓浓的愁怨C. 本词词意深沉,由觉微寒、知梅残到思故乡之间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引发想象D. 由某些联想积蓄、酝酿而成的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在下片开头突然喷涌而出E. 本词表达的情感曲折变化,由喜转悲,由悲转沉郁,由沉郁而入愤,层层深入4.本词是怎样抒发思念故乡的情感的?请简要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各题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①岑 参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注:①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此诗即作于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②其那:那,奈何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这里说“三”是言其为多数,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B. 颔联承首联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诉说平生感慨,“长不用”不仅指嘉州刺史秩满后未受任用,更主要的还是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从未被重用过。

      C. 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客舍的情景作者融情于景,由的萧瑟的秋景触发了作者的凄凉的情感D. 尾联“江上蝉鸣空满耳”,以景结情,以“满耳”的蝉鸣衬托作者心的烦躁,以秋蝉凄厉的鸣声收束全诗,将作者的种种悲愁表达得淋漓尽致E. 本诗为诗人在客舍向幕中诸公倾诉情怀之作,借景抒情,感情深沉,格调慷慨,读来不禁令人唏嘘长叹6.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清平乐·检枝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注]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由安抚使改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但随即便因台臣王蔺的弹劾,免掉了他的职务,迫使他不得不回到灵山之隈建成不久的带湖新居过退隐的生活7.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两句,上句写景,下句言情,这两句领起全篇,确定了全篇的基调B. “分社肉”,是当时仍存的古风:每当春社日和秋社日,四邻相聚,屠宰牲口以祭社神,然后分享祭社神的肉本词所说的应是春社分肉C. “儿童偷把长竿”的“偷”字写出了孩子们偷长竿的动作,没有写到孩子们的神态和心理。

      D.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反映了词人对词中嘴馋贪吃的小孩子们的爱护、欣赏的情感E. 这首词通篇无奇字,无丽句,不用典,不雕琢,明白如家常语8.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忆娥房舜卿与君别,相思一夜梅花发梅花发,凄凉南浦,断桥斜月盈盈微步凌波袜,东风笑倚天涯阔天涯阔,一声羌管,暮云愁绝9.以下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上阕开头两句,词人借梅花一夜绽放似乎是因词人相思之苦而形成的结果,直抒胸臆,表达出自己与佳人离别后的思念愁苦之情B. 上阕后面三句,借用南浦、断桥、斜月这些在古诗词中一般用来表达离愁别绪的意象,描写自己在与佳人离别后无限的惆怅凄凉之情C. 下阕前两句通过“盈盈微步凌波袜”,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佳人步履轻盈婀娜多姿的美感形象,“东风笑倚”写佳人在东风中的微笑,足以慰藉词人远走天涯的悲凉心情D. 下阕后三句着“愁绝”两字,赋予暮云以人的情态,恰当描写出自己远走天涯,羌管悠悠,暮霭沉沉的羁旅愁思E. 这是一首怅别词词人写的不是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凄恻,而是描写刚刚作别、乍然离去时的旅途相思情怀10.请结合全词,赏析本词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幽 州 夜 饮 说①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正有高堂宴②,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注]①开元初,说为中书令,因与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此诗是他在幽州都督府所作②高堂宴:在高大的厅堂举办宴会1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首联通过对“凉风”“夜雨”“寒林”的描写,突出了辽地之夜萧瑟、荒寒的特点B. 诗歌开篇不先写宴饮场景,而先写宴饮的环境,为诗歌奠定了悲伤的情感基调C. 第四句化用《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诗句,表达了愤懑之情D. 颈联写观看剑舞、聆听胡笳吹奏,反映出宴会的活动安排,说明诗人的心情转为愉悦E. 这首诗的语言遒健华丽,特别是在描写景物时,这种语言风格与边塞情调极为相称1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送王四十五归①东都②徐铉海兵方起,离筵泪易垂怜君负米③去,惜此落花时想忆看来信,相宽指后期殷勤手中柳,此是向南枝[注]①“四十五”是在兄弟(包括从兄弟)中的排行,“王四十五”是徐铉的朋友②东都:江都府,即今③负米:指孝养父母13.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紧扣题目,先写送别的天下形势,一个“方”字,自然引出“泪易垂”。

      B. 王四十五是为了赡养父母而不得不与作者离别,作者被他的孝心感动C. “落化时”点明离别的时间,落花时节本应逢君,如今却要分离,乐景写哀情D. 作者折柳相赠,离别之后柳枝向着南方,借向南之枝,表达作者此时的心情E. 本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前四句实写离别之境,后四句遥想别后之思14.全诗表达了作者那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之二》商隐浪笑榴花不与春,先期零落更愁人玉盘①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万里重阳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前溪②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注]①玉盘:传说南海有一种美人鱼,离开她的主人时,托着玉盘哭泣,泪水都化作了珍珠②《前溪》是指南朝江南一带流行的一种歌舞15.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这是一首咏牡丹的咏物,诗人商隐所咏的是道路中所见被风雨吹损的残花B. 商隐遣词用事的才华在本诗中尽显,诗歌颔联选用“玉盘”“锦瑟”两个意象,使用移情法恰如其分的写出赏花人和牡丹之间的深厚情谊C. 颈联写出牡丹生长的哀红满地的园圃笼罩着重阳节登高思亲的愁绪,今非昔比,一年一年的蓬勃生机化为重阳的尘埃D. 前溪一句,诗人用比拟的手法表现前溪蜿蜒回环,像舞者婀娜的看着牡丹的残花,表现出惜花之情。

      E. 颔联对仗工整,进泪”对“惊弦”、伤心数”对“破梦频”,强调牡丹为风雨所败、风雨摧残牡丹使赏花人夜不能寐16.商隐咏花,以细腻传神、用事不着痕迹著称,结合全诗试分析作者是如何咏牡丹的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小题孤雁儿清照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鹧鸪天 暮春黄升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莺宛转,燕丁宁晴波不动晚山青玉人只怨春归去,不道槐云绿满庭17.以下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孤雁儿》一词开篇就写主人公躺在藤床纸帐里,早上睡醒起来,情绪不佳,心中说不尽的郁闷忧愁,从而奠定了全词感伤的情感基调B. “梅心惊破”句,是拟人法词人赋无情之物以知春的灵性词人着一“惊”字,就将梅花开放的形状和神情都活现出来了C. “戏临小草书团扇”,这句摹写闺中佳人在精美的生绡白团扇上临摹字贴、戏学草书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主人公追求高雅生活的闲情逸致D. 词以景衬情,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婉的意境。

      黄词用直接抒情的手法,把女主人公的情怀和心事传递给读者E. 两首词都写到了“沉香”,词借时断时续的香烟更突出了环境的凄冷与心境之痛苦黄词则用炉香渐消,天还未暮,突出永昼难消,倦意重重18.两词中的女主人公都充满了愁思,但刻画的女主人公心境不同,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丁亥岁作①罗 隐病想医门渴望梅,十年心地仅成灰早知世事长如此,自是孤寒不合来谷畔气浓高蔽日,蛰边声暖乍闻雷满城桃君看取,一一还从旧处开[注]①本诗写于晚唐之时,此时的科举考场腐败,科举考试被权贵把持罗隐,年少才华出众,后却屡举进士不第②渴望梅:典出南朝宋义庆《世说新语·假谲》:“武(操)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19.以下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首句中的“病想医门”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功名的渴望,而“渴望梅”则运用典故说明此愿望的落空B. 第二句中的“十年心地”写自己为科举考试付出的艰辛努力,“仅成灰”则表达出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的压抑心情C. 颔联写出了作者虽然早就知道世事如此,但却不愿同流合污,从而表达了自己心的愤懑之情D. 颈联运用想象,描绘了在谷畔气浓之日,虽然权贵把持科举考试,但作者自己却仍然考取了功名后的宏大场面。

      E. 本诗是一首讽喻诗,对晚唐的科举腐败现象进行了无情批判,其语言与白居易的讽喻诗一脉相承,明白如话20.前人认为,“满城桃君看取,一一还从旧处开”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枋口①作[宋]文彦博②下马入枋口,漾舟缘碧溪雪消山骨瘦,风定浪头低数里复登岸,群贤俱杖藜徘徊岩石畔,寻觅退之③题[注]①枋口,沁水的出山口,地处风景秀丽的太行山南麓,有盘谷寺等名胜古迹②熙宁六年癸丑四月己亥,文彦博由于对新法持有异议,受到变法派的排挤,被罢相,出判河阳 ③退之,即愈,愈曾因仕途不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国开山东开大《土质学与土力学》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中学教师资格证】.docx 2025国开山东开大《特许经营概论》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真题(含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与管理》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开大《自然现象探秘》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消费心理学》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国开山东《小微企业管理》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国开山东开大《资本经营》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试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考123答案+终结性考试答案.docx 2025国开《视频策划与制作》形考任务1-4答案.docx 2025国开《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形考任务234答案+期末大作业答案.docx 2025国开电大《煤矿地质》形成性考核123答案.docx 2025国开电大《冶金原理》形考任务1234答案.docx 2025国开《在线学习项目运营与管理》形考任务1234答案.doc 2025国开电大《在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阶段测验1-4答案.docx 2024 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x 环保工程师---2023 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x 2025国开《液压与气压传动》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docx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060616计分:形成性作业2、3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