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专升本:语文——出塞.doc
2页出塞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 作这首诗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即开头第一句:“秦时明月汉 时关”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 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 、月四字交错 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这句诗 有什么妙处呢?得从诗题说起此诗题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乐府诗 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为入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 见习用的词语王昌龄这首诗也不例外开头一句中的“明月”和“关”两个 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乐府解题》说:“关山月, 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都离不了这“关”和“月”两个 字这句诗的新鲜奇妙之处,就是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 ”、“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 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 ”,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 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
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 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 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 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 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 统摄全篇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说,就 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 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 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 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 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 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 着,就不会让胡人 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 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 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 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 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 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借用典故,写得含蓄、巧妙,让人 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主旨: 这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 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