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文化产业统计报告2010年.pdf
8页文化产业成经济增长新亮点 为了加快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央从国家战略高度对文化产业做出了宏观布局和规划河南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发展文化产业,与全省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切实将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 2010 年起,文化产业的统计正式纳入了国家统计制度,国家统计局制定并发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方案》(国统字[2010]133号) 和文化产业统计制度河南执行国家统计局下发的制度和核算方案后,统计范围改为文化产业法人单位部分以下对文化产业的核算与分析,均按照国家统计局所认定的河南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统计结果 一、文化产业总量情况 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保持较快增长2010 年,全省生产总值为 2294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2%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 6453亿元,增长 10.5%在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进一步提高2010 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 367.13 亿元,同比增长 15.9%年增速高出同期 GDP增速 3.7 个百分点,高出第三产业增速 5.4 个百分点。
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文化产业单位数不断增长, 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截止 2010 年底,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 17196个,比 2008年增加 951 家;从业人员 46.03万人,比 2008年增加 4.22 万人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年增长 4.97%,高于全社会从业人员 1.3% 的增长速度;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 0.76%,比2008年提高了 0.06个百分点 文化产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2010 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实现增加值 7.98万元,较 2008年增加 1.72 万元,比全部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高4.18万元, 比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高3.89万元 分文化产业类别看,人均增加值最高的是“网络文化服务”(13.23万元) ,其次为“广播、电视、电影服务”(9.38 万元) 和“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9.05 万元) ;最低的是“文化艺术服务”(5.02 万元) 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二、文化产业内部结构情况 1 、文化产业分层发展情况 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 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 广播电影电视服务以及文化艺术服务等类别,2010年共有从业人员 16.02 万人,实现增加值127.66亿元。
文化产业的“外围层”包括以互联网信息为主的网络文化服务, 以旅游、 娱乐为主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以广告、 会展、文化商务代理为主要内容的其他文化服务等类别,2010 年共有从业人员 9.84 万人,实现增加值 69.61亿元 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 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2010 年共有从业人员 20.18 万人,实现增加值 169.86亿元 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结构“核心层”、 “外围层”和“相关层”中: 从业人员之比为 34.8 :21.4:43.8 ;增加值之比为 34.8 :19.0 :46.2 2010 年河南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主要指标 层别 文化产业分类 从业人员 (人) 比重 (%) 增加值 (亿元) 比重 (%) 比 2009 年增加值增长(%) 合 计 460319 100.0 367.13 100.0 15.9 核 心 层 核心层小计 160155 34.8 127.66 34.8 18.4 一、新闻服务 — — — — — 二、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 82752 18.0 74.86 20.4 24.0 三、广播、电视、电影服务 32048 7.0 30.06 8.2 1.0 四、文化艺术服务 45247 9.8 22.69 6.2 32.9 外 围 层 外围层小计 98370 21.4 69.61 19.0 11.4 五、网络文化服务 1419 0.3 1.88 0.5 30.0 六、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67905 14.8 48.88 13.3 4.7 七、其他文化服务 29046 6.3 18.85 5.2 31.6 相 相关层小计 201794 43.8 169.86 46.2 16.0 关 层 八、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 187803 40.8 158.92 43.2 17.6 九、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13991 3.0 10.94 3.0 18.6 2 、分类别发展情况 在全省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和外围层中, 发展速度最快的是文化艺术服务, 全年实现增加值 22.69亿元, 增长 32.9%; 其次是其他文化服务, 实现增加值 18.85亿元,增长 31.6%;其他类别依次为:网络文化服务,全年实现增加值 1.88亿元, 同比增长 30.0%; 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 实现增加值 74.86亿元, 增长 24.0%;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实现增加值 48.88亿元,增长 4.7%;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实现增加值 30.06亿元,增长 1.0%。
在文化产业相关层的行业中,“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行业实现增加值 158.92亿元,同比增长 17.6%;“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行业实现增加值 10.94亿元,同比增长 18.6% 从九个大类比重情况看,从业人员、增加值占比最高的均为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分别为 40.8%和 43.2%;其次是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分别为 18.0%和 20.4%,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位居第三,分别为 14.8%和 13.3% 三、文化产业分行业发展情况 在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中, 全省已初步形成了跨越第二、 第三产业, 涵盖了 《文化产业分类标准》80 个行业领域的较完整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 在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中,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 198.53亿元,占全部法人单位增加值的 54.1%,比 2009年增长 18.6%,显示出工业企业( 从事文化产品及设备的生产企业) 占据全省文化法人单位的半壁江山,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159.87亿元,同比增长 16.8%,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 38.66亿元,同比增长 27.2% 批发零售贸易企业( 从事文化产品及设备批发零售的企业) 实现增加值21.13亿元,占全部法人单位增加值的 5.8%,同比增长 14.6%;其中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实现增加值 11.74亿元, 增长 14.5%,限额以下批零企业实现增加值 9.39亿元,增长 14.6%。
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145.66亿元,占全部法人单位增加值的 39.7%,同比增长 12.6%;其中服务业企业实现增加值 93.68亿元,增长 11.5%,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增加值 49.99亿元,增长 14.7%,社会团体及其他实现增加值 1.99亿元,增长 11.6% 2010年文化及相关产业核算表 专业类型 2010 年 增加值同比增长 (%) 单位数 (个) 增加值 (亿元) 从业人数 (人) 法人单位合计 17196 367.13 460340 15.9 #工业企业合计 2920 198.53 207517 18.6 规模以上工业 469 159.87 117387 16.8 规模以下企业 2451 38.66 90130 27.2 #批零企业合计 1654 21.13 30300 14.6 限额以上批零 244 11.74 18310 14.5 限额以下批零 1410 9.39 11990 14.6 #文化服务业合计 12362 145.66 202020 12.6 服务业企业 9486 93.68 124164 11.5 行政事业单位 2013 49.99 58496 14.7 社团及其他 863 1.99 19360 11.6 在法人单位中,实现增加值在前十位的行业为:工艺美术品制造业(105.34亿元) 、 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业(34.44亿元) 、 机制纸及纸板制造业(23.06亿元) 、其他计算机服务业(16.77亿元) 、电视业(14.00亿元) 、书报刊印刷业(12.96亿元) 、报纸出版业(12.39亿元) 、广告业(11.29亿元) 、风景名胜区管理业(8.94亿元) 、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业(8.91亿元) 。
这 10 个行业实现的增加值占全部法人单位增加值 67.6% 文化产业具有广泛吸纳各类社会劳动力的特点和优势,已成为全省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行业目前,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中工艺美术品制造业吸纳从业人员13.38万人、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业2.90万人、其他计算机服务业2.07万人、广告业 2.04万人、 书报刊印刷业1.84万人 这 5 个行业从业人员占全部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48.3% 由此可见, 无论是吸纳从业人员还是实现增加值,工艺美术品制造业在全省文化产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文化产业分地区发展情况 随着文化强省战略目标的推进,文化产业已成为河南各地经济发展的亮点,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 不少地区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成为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行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朝阳行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全省各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看,2010年法人单位中,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在 20 亿元以上的省辖市分别有:郑州市(95.04亿元) 、许昌市(57.79亿元) 、开封市(41.91亿元) 、南阳市(35.14亿元) 、焦作市(26.70亿元) 。
这五个市实现增加值占全省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的 69.9% 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在 2万人以上的有郑州市(8.62万人) 、南阳市(7.20万人) 、洛阳市(5.75万人) 、许昌市(5.15万人) 、开封市(4.44万人) 、驻马店市(2.66万人) 、焦作市 (2.39万人) 法人单位增加值占本地区 GDP比重高于全省水平(1.60%)的有开封市(4.51%)、许昌市(4.40%)、郑州市(2.37%)、焦作市(2.14%)、南阳市(1.80%)、漯河市(1.68%) 2010年分省辖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主要指标 地市名称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 郑 州 市 95.04 86200 开 封 市 41.91 44426 洛 阳 市 19.81 57520 平顶山市 8.80 19301 安 阳 市 8.64 14945 鹤 壁 市 2.22 4377 新 乡 市 10.86 16313 焦 作 市 26.70 23931 濮 阳 市 7.11 13380 许 昌 市 57.79 51492 漯 河 市 11.42 8447 三门峡市 5.74 8521 南 阳 市 35.14 72041 商 丘 市 5.18 14212 信 阳 市 7.82 14884 周 口 市 8.58 19761 驻马店市 12.62 26628 济 源 市 2.08 2440 五、文化产业重点行业发展情况 1 、新闻出版业发展成就显著 2010 年,豫版出版物竞争力不断增强。
全省共有图书发行网点 8499个,其中国有新华书店 1274个;出版各类图书 4876种,总印数达 20150 万册;出版报纸 123 种,总印数达到 21.42亿份;出版音像及电子出版物 174种,数量 360.5万盒( 张) 在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中,河南第二新华印刷有限集团公司印制的《鲁迅》、河南凯瑞数码公司生产的DVD9-R荣获印刷复制奖提名奖4种报刊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儿报刊,2 种图书荣获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提名奖,101 种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分获“2008-2009 年度河南省优秀图书奖”和第八届河南省优秀音像制品、 电子出版物奖 豫版出版物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外向型发展,组团参加 2010 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和第二十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分别实现订货码洋 2087 万元、2300 万元 2010年,全省新闻出版业主营业务收入 237 亿元,在文化强省建设中的主力地位进一步提升 2 、广播影视业快速发展 截至 2010 年底, 全省广播电视系统共有从业人员4.22 万人, 资产总额 109.2亿元全省共有广播电台 18 座,公共广播节目套数 150 套;电视台 18 座,公共电视节目套数 166套。
全年广播节目播出时间 626071小时,全年电视节目播出时间 869059小时全省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了 97.3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7.39%有线电视用户 725.14万户,入户率 24.28% 精品生产成效明显省影视制作集团参与拍摄的主流商业大片《叶问 2: 宗师传奇》内地票房累计收入 2.33亿元,全球票房突破 3 亿元,荣膺 2010 年上半年国产影片票房第一名戏曲电影《程婴救孤》获第 15 届美国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最佳外语戏曲影片奖电影《少林四小龙》、《苍生大医》获第 15 届美国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入围奖建国 60 周年献礼影片《大地》获第 13 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评委会特别奖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提前完成高标准、高质量完成1840个 20 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建设任务,使 38.6万偏远地区农民群众能够收听收看到包括中央和省在内的 4 套以上广播节目、8 套以上电视节目全省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覆盖率达到 100%全省共完成公益电影放映场次 57.3万场,完成全年放映任务的 100.55%,累计观影人次 1.6亿 3 、文化事业持续繁荣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建全。
一批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 新建达标县级“两馆”9 个,维修改造县级“两馆”20 个新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 581个,已达标 917 个文化惠民工程进展顺利,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活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年共新建 51 个县级支中心、598 个乡镇服务点、18590个村级服务点舞台艺术送农民”演出 2107 场,“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 40 场,向30 个县级图书馆配送了图书,为基层文艺院团配送流动舞台车 22 辆 舞台艺术生产迈上新台阶文艺演出持续活跃,重大赛事成绩显著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新编历史剧越调《老子》获得文华大奖,实现了全省在全国文华大奖评选中的“四连冠”; 现代豫剧 《村官李天成》 获文化部“文华优秀剧目”奖第一名,豫剧二团李树建获“文华表演奖”,另有 11 人分获文华单项奖豫剧《香魂女》入选 2010 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实现了河南在这一项目上的“五连冠” 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有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面加强3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单古籍保护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截至 2010 年底, 全省现有各类文物点约8 万处, 其中有3 处世界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和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189 处(198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4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000 余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省有各类博物馆 150 座,104 座博物馆实现了免费向公众开放,全年免费接待观众 1000多万人次河南博物院被确定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郑州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南阳汉画馆被确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 河南少林寺武僧团赴喀麦隆、刚果( 布) 和赤道几内亚等国家进行了文化交流演出 河南艺术团赴新西兰、 萨摩亚等南太平洋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等中原文化走出去”进一步拓展豫台文化交流不断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