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八五八农场学校八年级(上)期中数学模拟考试卷.doc
5页2022年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八五八农场学校八年级(上)期中数学模拟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试卷详情:本卷共 28 题,其中: 单选题 9 题,填空题 11 题,解答题 8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1、单选题 共 9 题下列计算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a3·a3=a9 B. (a3)2=a5 C. a2+a3=a5 D. (a2)3=a6下列平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点A(﹣3,4)关于y轴对称的点坐标( ) A. (﹣3,﹣4) B. (3,﹣4 ) C. (﹣3,4) D. (3,4)根据下列条件,只能画出唯一的△ABC的是( ) A. AB=3 BC=4 B. AB=4 BC=3 ∠A=30° C. ∠A=60°∠B=45° AB=4 D. ∠C=60°AB=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②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④有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如图,△ABC中,AD⊥BC,D为BC的中点,以下结论: (1)△ABD≌△ACD ; (2)AB=AC;(3)∠B=∠C ;(4)AD是△ABC的角平分线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 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如图,已知MB=ND,∠MBA=∠NDC,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M≌△CDN的是( ) A. ∠M=∠N B. AM=CN C. AB=CD D. AM∥CN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纸沿对角线折叠,设重叠部分为△EBD,那么,有下列说法: ①△EBD是等腰三角形,EB=ED ; ②折叠后∠ABE和∠CBD一定相等; ③折叠后得到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④△EBA和△EDC一定是全等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计算:(﹣2a)(a3)=_____.角是轴对称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它的对称轴.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3,若它的第三边长为奇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和9,则周长是_____.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3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BC的周长是_____cm. 如图,在△ABC中,∠A=90°,BD是∠ABC的平分线,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 则∠C=____°. 如图,已知AB=AD,∠1=∠2,要使△ABC≌△ADE,还需添加的条件是_____(只需填一个) ()2013×1.52012×(﹣1)2014=_____.小强站在镜前,从镜子中看到镜子对面墙上挂着的电子表,其读数如图所示,则电子表的实际时刻是_____. 已知:如图,AC平分∠BAD,CE⊥AB于E,CF⊥AD于F,且BC=DC.则∠ADC+∠B=_____°. 已知am=5,an=3,求a2m+3n的值.已知|a﹣b﹣1|+(b﹣4)2=0,求边长为a、b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近年来,国家实施“村村通”工程和农村医疗卫生改革,某县计划在张村、李村之间建一座定点医疗站P,张、李两村坐落在两相交公路内(如图所示).医疗站必须满足下列条件:①使其到两公路距离相等;②到张、李两村的距离也相等.请你通过作图确定P点的位置.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1,5),B(﹣1,0),C(﹣4,3). (1)请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其中A′,B′,C′分别是A,B,C的对应点,不写画法); (2)直接写出A′,B′,C′三点的坐标: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ABC的面积. 如图,A、D、F、B在同一直线上,AD=BF,AE=BC,且AE∥BC.求证: (1)△AEF≌△BCD; (2)EF∥CD. 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B上,且BD=AE,AD与CE交于点F. (1)求证:AD=CE; (2)求∠DFC的度数. 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知识后,张老师出了如下一道题:如图,点B是线段AC上任意一点,分别以AB、BC为边在AC同一侧作等边△ABD和等边△BCE,连接CD、AE分别与BE和DB交于点N、M,连接MN.求证:△ABE≌△DBC. 接着张老师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精英小组探究的结论是:AM=DN 奋斗小组探究的结论是:△EMB≌△CNB. 创新小组探究的结论是:MN∥AC. (1)你认为哪一小组探究的结论是正确的? (2)选择其中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情形加以证明. 试卷第 5 页共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