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近现代历史建筑地域性(开平碉楼)灰塑着色新工艺.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Baige****0346
  • 文档编号:273423383
  • 上传时间:2022-04-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3.3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近现代历史建筑地域性(开平碉楼)灰塑着色新工艺                    摘要:灰塑是岭南广府地区的传统建筑装饰工艺,明清期间被大量应用在建筑物上,它是岭南地区典型的建筑装饰门类,也是具有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本文结合开平碉楼保护修缮工程的灰塑着色工艺,阐述了如何解决近现代历史建筑开平碉楼的传统工艺灰塑构件的着色,更能体现近现代历史建筑的地域风格,更贴近开平碉楼‘西风渐进’的传统工艺、风格关键词:灰塑;近现代历史建筑;传统工艺;开平碉楼一、引言我公司继顺利完成开平碉楼与村落维修整治项目(第二期)民居保护修缮工程后,又承接了碉楼保护修缮工程如何比以前做得更好、如何解决近现代历史建筑开平碉楼的传统工艺灰塑构件的着色,成为该项目的重要任务在民居保护修缮工程验收时的现场考察阶段,有国家文博专家曾向我公司提出建议:“有没有一种着色方法,更能体现近现代历史建筑的地域风格;或者说是否有一种新工艺技术做法,更贴近开平碉楼‘西风渐进’的传统工艺、风格,而这种新工艺做法,更能体现开平碉楼这类特定地域的近现代建筑传统工艺灰塑的着色特征我们有感于文博专家的意见,并且该项目任务包括19座碉楼传统工艺装饰装修,碉楼数量较多,确实要就近现代历史建筑地域性灰塑着色进行进一步的攻关研究,确保顺利完成任务,将碉楼保护修缮工程质量推上的一个新台阶。

      为此由本人担任项目负责人,成立研究小组,制定近现代历史建筑地域性灰塑着色新工艺做法二、主要研究过程文物工程修缮的原则是:不改变原状、安全为主的原则、风格统一、排除造成损坏的根源和隐患我们研究小组最初几种思路:①采用一种更抗风雨、阳光照射的化学材料;②更换一种灰塑着色颜料依据文物修缮原则,我们强调的是:不能偏离原工艺,原材料和少干预的装饰修补原则故此,我研究小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借一些现代的科技与仪器进行分析研究1)三维数字测绘,建立三维模型此次对开平碉楼的三维信息采集工作,通过快速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完美地反映建筑中灰塑、彩绘等不同风格工艺装饰的凹凸曲面若是遭到损坏出现缺损的部位,就可以通过仿真建模的影像图进行修葺,恢复其本来面貌此次测绘运用的当前世界上扫描速度最快的相位式三维激光扫描仪Z+F5010C用Z+F5010C设备进行三维扫描,将扫描原始数据采用Z+FLaserControl软件对数据进行拼接,基于扫描仪的三维点云数据,利用Geomagic软件对建筑物及灰塑进行三维建模,分别需要进行抽稀、去噪、删除孤点、统一采样、封装、补洞、合并等步骤,最后生成三维模型2)利用三维测绘建立的三维模型,进行详细的工艺分析①分析由于开平碉楼近现代历史建筑所在地域与其他地域近现代历史建筑的传统工艺灰塑构件的特征性,发现该地域的开平碉楼传统工艺灰塑构件更具有“西风渐进”的造型、技法、寓意,该地域的灰塑构件已不再拘泥于其它广府地区的“中国风”寓意的吉祥图案,例如:龙、凤、狮子、麒麟、花、鸟、雀、猴子、蜜蜂等,还出现了美国的“鹰”、世界地图、火车、轮船、几何图纹等“西域风貌”。

      但更关键的是,该地域灰塑构件的颜色相比其他广府地区的灰塑构件的颜色更沉厚、更有些亮度、更持久、更有一种区别于广府地区岭南派着色工艺的观感差异②分析造成观感差异的原因,发现该地域的开平碉楼近现代历史建筑的着色工艺,采用区别于广府地区岭南派的着色技法,岭南派使用矿物颜料或附着剂加色粉调色,使用毛笔、排笔渗色、着色,而该地域采用油画颜料丙烯为着色材料,使用油画笔作为着色工具可以讲,此地域是传统工艺的骨骼(无论造型更倾向“中国风”还是“中国风”结合“西风”、还是“西风”更浓,但都是采用纸筋灰、禾草灰,甚至是低强度水泥、砂灰结合,人工批制而成造型)、西洋画的着色颜料及技法,而且这种技法比其他地域更精,骨子里“中国风”,表面已是“西风”,但取色的颜色,则更贴近“中国风”---黄色、红色、黑色、绿色、蓝色等3)得出研究结论结合分析原因、特征,着手要解决现时维修时与始建时,着色状态不同的新工艺始建时,传统工匠是在湿灰面上着色、水溶性好,而且能在灰收浆前吸入颜色,因而持久,但维修时,也有部分修补上新的“灰”,因此与始建时状态相似,但大部分是在“老灰”面重新着色,故此,我们得出结论:解决好着色的附着力,让这种工艺既节省人工,又能体现传统工艺价值。

      三、新工艺的关键技术对于对于非珍贵性旧灰塑构件,普遍采用的修补着色方法是:置换着色层法也就是把原旧灰塑构件用细砂纸打磨去灰塑表面层灰,约为2毫米,然后用风筒吹干净,再用喷壶装上经过过筛的石灰水喷灰水覆盖原旧灰塑构件,待灰水基本干燥后,采用油画笔按原参照颜色使用丙烯颜料着色,阴干两天即可完成经过反复的试验摸索,我们研究了一种新工艺做法:物理加热法湿着色法具体做法如下:把原旧灰塑构件用干净自来水慢慢细细冲洗,不打磨,尽量不改变原旧灰塑构件的厚度,冲洗干净后,采用蒸汽式手提烫斗喷蒸汽加热原旧灰塑构件,待旧灰塑构件都有些“温”手感觉时,用毛刷把水扫干净,不滴水,然后马上用西洋画笔采用炳烯着色以上新工艺做法,与采用石灰水作为附着剂的做法,更能达到少干预的的装饰原则,更能达到保持历史建筑风貌的效果四、新工艺的主要创新点采用物理加热法湿着色,可以有效地杀死一部分生长在灰塑构件中的微生物,避免加厚原灰塑构件的厚度(虽然只有2毫米左右),符合最少干预的装饰着色原则,更能显现灰塑传统构件的纹式及色彩五、应用效果(1)采用该项新工艺做法达到较好的社会效益,有效地传承和保护了传统工艺灰塑构件,再现开平碉楼的传统工艺构件的原真性。

      2)采用该项新工艺做法比采用白灰水为附着剂,节约人工20%左右,修复效果更持久,不会起甲剥落3)现场效果照片开平碉楼众多参观人士中,有不少热爱历史建筑保护的专业人士,都对此灰塑的修补着色做法表示认可,认为符合最少干预的原则进行装饰修复,效果较好具体见图1、2、3、4六、结束语开平碉楼修缮工程竣工后,顺利通过广东省文物专家组的现场勘察验收,得到一致好评,其中灰塑着色新工艺成功获得2015年全国建筑装饰行业“科技创新成果”(证书编号:KJCG150104)参考文献:[1]周海星.岭南广府地区灰塑装饰艺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4[2]黎珏瑶.灰塑民间工艺及其传承与保护的探求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