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622临床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05622临床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章 一、选择 1、作为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临床心理学开端于() A20世纪中叶 B19世界中叶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2、中国临床和心理接洽师的培养分为两种水平,这两种水平是() A学士和硕士B学士和博士C专科和本科D硕士和博士 二、判断 1、心理治疗的近代史起源于S.FREUD的心理分析(×) 2、一般认为,现代的心理测验是从19世纪开头的(√) 三、填空 1、作为临床心理学的三大根基学科是 、 、 2、 年,witmer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间心理诊所,并首先应用临床心理学这个术语,标志着临床心理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四、名词解释 1、临床心理学 2、心理师 3、行为医学 三、根基心理学科、生物学科、社会科学;1896 四、1、临床心理学被看作即供给心理学学识,也运用这些学识去理解和促进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之一,它更加偏重于个体和群体的心理问题的科学研究和严重心理障碍的治疗。
2、心里师指系统学习过临床或接洽心理学的专业学识、采纳过系统的心理治疗与接洽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实践督导,正在从事心理接洽和心理治疗工作,且达成本标准关于心理师的有关注册条件要求,并在中国心理学会有效注册的专业人士 3、行为医学是涉及(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科学同生物医学学识和技术的开发与整合,以及将这些被整合了的学识和技术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多学科交错领域 二章 一、选择 1、就因果关系推论的效度而言,() A准测验研究高于前测验研究,而真测验研究又高于准测验研究 B前测验研究高于准测验研究,而准测验研究又高于真测验研究 C准测验研究高于前测验研究,而前测验研究又高于真测验研究 D前测验研究高于准测验研究,而准测验研究又高于真测验研究 2、下面几项中哪一项不属于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A检验变量之间关系B对行为举行描述C估计总体参数D探讨心理接洽技巧 二、判断 1、流行病学研究从群体的角度探寻疾病和健康现象,探索从健康变为疾病的影响因素和同疾病转归有关的因素(√) 2、在临床心理学测验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采用准测验设计(×) 3、测验法最适用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4、在临床心理学研究中,训练有素的研究者可以直接查看到在受试者内心的心理活动(×) 三、填空 1、研究设计的四种根本形式是 、 、 和 。
2、临床心理学中常用的真测验设计有 、 和 四、名词解释 1、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2、描述研究 3、操控研究策略 4、前测验设计 5、准测验设计 6、真测验设计 7、模拟测验研究 8、流行病学研究 9、发病率 10、患病率 11、临床显著性 12、独立组设计 13、随机区组设计 14、匹配组设计 五、简答题 1、临床心理学研究的根本目的 2、内效度和外效度的识别与联系 3、临床心理学研究的问题和假设的来源 4、临床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生理测量所基于的根本假设 5、临床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心理量表应当考察的几种效度 6、相关研究与测验研究的不同,相关研究的局限性和价值 7、临床心理学研究中假设检验包含的步骤 8、临床心理学研究的整体观和系统论 9、利用动物模拟测验来研究心理病理现象的优点和局限 六、应用题 答:三、个案设计、描述设计、相关设计和测验设计;独立组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平衡重复测量设计 四、1、信度指该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可重复性;效度指该研究结果或推论的真实性,即研究结果同实际相符合的程度。
2、描述研究指查看、测量和记录受试者在现实世界中所发生的行为现象的研究,这是获得科学学识的根本途径 3、操控研究策略:研究者操控受试者环境中的一些因素或有筹划的变更受试者自身的一些状况,以观测记录他们行为上的变化 4、前测验设计:对无关变量完全没有操纵举行的“前测-操纵-后测”设计 5、准测验设计:指那些对测验条件有操纵,但又未能得志真测验设计的严格要求的操纵研究 6、真测验设计:要求从单一总体中随机选取受试者,而后随机分派到不同的测验条件下采纳不同的测验操纵 或处理 7、模拟测验研究:通过设计一个类似真实生活的测验情境以考察心理病理如何发生和消释 8、流行病学研究:通过考察人群中某种心理疾病的患病处境来探讨病因、拟定预防对策和检验防治效果的一类研究 9、发病率:在确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某种障碍在确定人群中新病例展现的频率发病率可以反映病因的强度和预防的效果 10、患病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某病患者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患病率可以被用来评价预防和治疗性干预的效果 11、临床显著性:临床意义又称临床显著性,指一种测验操纵(例如心理治疗)得志由研究者、临床家和病人所设定的效应标准的程度,它反映了从临床角度看测验操纵的效应大小。
12、独立组设计:这类设计的特点是从单一总体中随机选取受试者,而后又随机的分派到各个组去 13、随机区组设计:要求从单一总体中随机选取受试者,但分派到各个组的方法不同于独立组设计 14、匹配组设计:根据一个或几个据信同因变量有关的因素,将来自于两个不同总体或同一总体的两个极端受试者一对一对(或三人一组、四人一组,依所需要的组数而定)地匹配起来,使之具有可比性或相当性,赋予同样的测验操纵,而后对比其影响的不同 五、简答题 1、根本目的:1、对行为举行描述2、估计总体参数3、检验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说4、推断奇怪行为的进展变化2、内效度和外效度识别:内效度:研究结果在举行该项研究的概括条件下被表明的程度外效度:研究结论可以外推到他人、其他条件、其他场合或情境的程度联系:内效度是外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 3、来源:1)临床实践:对于临床个案查看、斟酌,从中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假设2)理论:研究的问题可以基于有争议的理论而提出3)以往研究的结果:在以往研究的根基上提出新的问题和假设 4、1)“刺激-回响”的特异性2)“行为形式-生理回响”的特异性3)病症的特异性4)一般的激活或唤起水平影响人对刺激物的生理回响的强度。
5、效度:1)布局效度:测验回响所考察的理论结果或特质的程度2)同时效度:同时得到的测验分数和校标测验分数之间的关联程度预料效度:测验分数对于校标变量的预料程 度会聚效度:被假定测量同样布局的两个测验得分间的相关程度区分效度:被假定测量不同布局的两个测验间的无关程度 6、不同:相关研究所查看的是两个自然发生的变量间的关系,而在测验研究中,研究者系统的变更其中一个变量(自变量),操纵全体其他因素(无关变量),同时查看自变量这种变化对其他变量(因变量)的影响局限性:1)难以确定变量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2)无法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价值:1)可考察变量之间的相互关联的程度和方向,并可以预料变量的变化;2)不操纵变量,不随机分派受试者,扩大了研究者的研究 范围;3)可初步了解可能造成心理障碍的变量,并提出假设;4)可为心理评估的方法的评价奠定根基 7、步骤:1)确定研究结果的统计学意义2)确定效应和效果的大小3)确定研究结果的临床意义 8、整体观:人有三种根本的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三种功能不是孤立举行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功能奇怪变化,都会对其他两个方面产生影响。
因此,从规律上看,不能将他们断然分开出来举行研究,临床心理学研究涉及这三种功能活动及其关系,为了保证研究的效度,研究者务必坚持整体观系统论是由博塔兰斐于1948年提出的对世界举行解释的一种普遍性理论,也是他对世间万物举行研究的一种科学方法系统,是指由若干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单元组成的、具有确定布局和功能的整体为了搞清事物的本质,在对其举行研究时,不仅务必考察组成它的各个单元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要探讨该事物与同一大系统内的其他事物间的关系只有在系统论的指导下,整合不同水平的科学研究结果,才能深刻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本质,也才能为人类的心理保健事业供给最有效的手段 9、优点:1)可以更加直接的模拟自然发生的严重事情;2)有些不允许在人类受试者身上举行的测验操作,可以在动物身上做;3)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评估病理变化的长期后果和治疗的长远效果局限:不能简朴的由动物研究的结果推想人的处境此外不成能将人类全体的心理病理变化都在动物身上诱发出来,更何况动物也会引发伦理问题 三章 一、单项选择 1、通过变更人的认知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所产生的熟悉观念来变更不良心绪和行为的方法是() A行为疗法B心理分析疗法C认知疗法D催眠疗法 2、马斯洛认为,心理病态的理由是() A习得的无助感 塞利格曼B自我处治C存在空虚D自我实现驱力受阻 3、贝克提出的心绪障碍认知理论认为,心绪障碍和适应不良行为的理由( )认知因素 A认知歪曲B错误归因C不合理信念D查看学习 4、弗洛伊德理论认为人们心理障碍的理由在于()潜意识冲突冲突 A无意识冲突冲突B意识冲突冲突C本我冲突冲突D性冲突冲突 二、判断题 1、本我是行为动力的源泉,追求直接的得志,遵循现实原那么(×) 2、假设婴儿在口欲期的需要由于精神创伤(例如断奶过早)得不到得志或过度得志,长大后轻易形成“口欲性格”(√) 3、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正常和奇怪行为都可以通过查看而习得(×)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