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乐观研究述评.pdf
5页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1) :129~133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29 国外乐观研究述评* 温娟娟 郑 雪 张 灵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研究中心,广州 510631) 摘 要 乐观是积极心理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综观国外有关乐观的研究成果,认为乐观是一个与个 体的未来定向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主要介绍了有关乐观的概念,包括乐观 的期望-价值模型论,人格特质论和解释风格论;单因素、二因素、三因素和等级模型的心理结构;以及相 应的测量方法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有关乐观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的研究和乐观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的 研究是未来的研究趋向 关键词 气质性乐观,解释风格,防御性悲观 分类号 R395 1 引言 A pessimist sees the difficulty in every opportunity; an optimist sees the opportunity in every difficulty. --Sir Winston Churchill. 在 20 世纪 40 年代末 50 年代初,格兰特、马 斯洛、马丁以及西里格曼等人倡导了积极心理学运 动(包括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一运动激起了研究 者对理解积极主观经验的研究兴趣,近几年来,研 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研究中的核 心概念,包括自我调节、快乐、主观幸福感、流畅、乐观和希望等。
在积极心理学运动的推动下,也展 开了对乐观心理的科学研究,尤其是 80 年代以后, 对乐观心理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综 观国外有关乐观心理的研究成果,主要介绍了乐观 的概念、心理结构、测量方法、研究焦点,以及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2 乐观的概念 目前有关乐观的研究报告中,研究者普遍认为 乐观是一个与个体的未来定向密切相关的概念 Leif 等人依据期望—价值模型来定义乐观—悲观, 乐观-悲观是指个体对有关个人生活和社会方面 的未来积极和消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价值的主 观评定[1];Scheier 等人首次提出了气质性乐观的概念, 认为气质性乐观是对未来好结果的总体期望[2];收稿日期:2005-12-09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通讯作者:郑雪,E-mail: zhengxue77@ Seligman 以归因研究理论为基础,认为乐观是一种 解释风格,解释风格是指个体对成功或者失败进行 归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倾向,具有稳定性,并 把解释风格分为两种:乐观解释风格(Opt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 和悲观解释风格(Pess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乐观解释风格将坏事件归因于 外部的、不稳定的、具体的原因,将好事件归因于 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原因;悲观解释风格将好 事件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具体的原因,将坏 事件归因于内部的、不稳定的、普遍的原因[3]等。
综观目前有关乐观的应用研究,大部分研究者采用 的是 Scheier 等人对乐观的定义,本人认为,乐观 是一种人格特质,其理论核心是个人对未来事件的 积极期望,相信事件的好结果更有可能发生,表现 为一种积极的解释风格,在压力情境下,乐观是调 节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一种重要的内部资源 3 乐观的心理结构 关于乐观的心理结构,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角 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分述如下: 3.1 单因素模型结构 Scheier (1985) 等人提出了气质性乐观的概念, 认为乐观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这种人格特质是 单维的双极连续谱,一极是乐观,一极是悲观,并 制定了测量乐观的工具-生活定向测验,得分越高 表示人越乐观,得分越低表示人越悲观,乐观的人 相信好事情比坏事情更有可能发生[2] 3.2 二因素模型结构 有的研究者虽然采纳了 Scheier 等人的气质性 乐观概念,但并不赞同气质性乐观是单因素模型结-130-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年 构,而认为气质性乐观是由两个相互独立的亚特质 组成,一个是积极的乐观特质,一个是消极的悲观 特质,人同时拥有一个乐观水平和一个悲观水平。
Marshall(1992)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二因素模型 对情绪和身体健康预测的区分效度比单因素模型 要好[4]Fred(2004)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二因素模型比单因素模型更能揭示乐观的实质[5] 3.3 等级模型结构 Roysamb 和 Strype (2002) 以 Scheier 等人的乐 观概念和测量方法为基础,采用展开模型的综合数 据分析方法,发现气质性乐观是一个等级模型结 构,一级因素包括乐观和悲观,二级因素是生活定 向(即总体乐观水平)他们认为单因素模型和二 因素模型实际上是不冲突的,在综合单因素模型和 二因素模型理论的基础上,认为气质性乐观是一个 聚合概念,是一个单维线性结构[6] 3.4 三因素模型结构 Schweizer 等人也采纳 Scheier 等人的气质性乐 观的概念,但他们认为 Scheier 等人所测量的乐观 是一种个人乐观,并不能包括对所有领域的结果期 望 1997 年他们根据乐观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把乐观 分为个人乐观和社会乐观,个人乐观主要指的是与 个体有直接关系的好结果的预期,而社会乐观指的 是个体对社会和生态领域的,与个体自身没有直接 关系的好结果的预期,比如环境污染,暴力,犯罪, 经济问题等,这些并不直接关系个体利益,但是个 体舒适的生活仍然离不开社会和经济环境条件,这 些社会和环境条件的优化,会使个体生活得更舒 适,压力更小,反之个体就会出现身体和心理的种 种不适[7]。
2001 年他们依据乐观与个体先前行为经 验的关系,提出了自我效能乐观概念,自我效能乐 观也是对自身行为结果的期望,只是这种期望与个 体的先前行为经验无关自我效能乐观是对自身行 为好结果的一般趋向,是个体乐观的一部分但对 命运的信念,好运的准备态度等,这些与先前行为 无关的结果期望,不是对自身行为的期望,是一种 积极的幻想,不属于自我效能乐观的范畴 Schweizer 等人 2001 年采用问卷法验证了自己把乐 观分为个人乐观、社会乐观和自我效能乐观的理论 构想[8] 4 乐观的测量方法 4.1 期望价值评定法 Leif(1982)等人依据期望—价值模型来定义 乐观—悲观,乐观-悲观是指个体对有关个人生活和社会方面的未来积极和消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和价值的主观评定,其中包括对 10 个个人生活事 件和 10 个社会事件的积极和消极陈述的评定,共 40 个题目, 乐观包括对个人和社会生活的积极评定 (20 个题目),悲观包括对个人和社会生活的消极 评定(20 个题目)事件发生可能性评定范围是 0%~100%,价值评定范围是-10(表示非常的消极) ~+10(表示非常的积极),中点 0 表示既不积极也 不消极。
期望价值等于可能性评定和价值评定的相 关系数,范围是-1.0(表示非常悲观)~+1.0(表示 非常乐观) , 个人生活和社会事件方面的期望价值, 也就是个人生活领域的乐观水平和社会领域的乐 观水平分开计算, 期望价值大于 0 说明是乐观的人, 期望价值小于 0 说明是悲观的人[1] 4.2 生活定向测验(LOT)及其修订版(LOT-R) Scheier等人1985年依据对气质性乐观的定义, 编制了测量乐观的工具—生活定向测验 The Life Orientation Test (LOT),生活定向测验是一个自 我报告的测量方法,共有 8 个题目,包括 4 个正向 描述(我对自己的未来很乐观),和 4 个负向描述 (我很少希望幸运的事发生在我身上),采用 5 点 Likert 评分标准,先把负向描述的题目反向记分, 然后所有题目相加求出总分,得分越高,表示越乐 观测验的 Cronbach's α 是 0.76,四周后的重测信 度是 0.79 [2]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该测验具有很 好的信度、构念效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9]有研究者质疑 LOT 中的两个题目直接反映的是人们 的应对策略(如:我经常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 而不是对好结果的期望,这两个有争议的题目可能 使乐观和积极应对策略的相关增大,为了解决这个 问题,Scheier 等人 1994 年修订了 LOT,把这两个 题目和一个负向题目(事情从不朝我想的方向发 展)删除,增加了一个正向题目(总体上说,我更 期望好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
修订的量表共 6 个 题目,Cronbach's α 是 0.78,4 个月后的重测信度是 0.68,1 年后的重测信度是 0.60,两年后的重测信 度是 0.56,LOT 和 LOT-R 的相关系数 0.90[10] 4.3 个人和社会乐观评定问卷-扩展版(POSO-E) Schweizer 等人 1997 年把乐观分为个人乐观和 社会乐观,并编制了社会乐观量表来测量社会乐 观,包括社会和生态领域的三个方面的因素:与传 统定向有关的(生活质量,经济,财富,教育等); 与个人安全有关的(药物滥用,移民问题,暴力, 犯罪等);与发展定向有关的(能源滥用,人口增 长,污染,保险等),共有 26 个题目,采用 5 点第 15 卷第 1 期 国外乐观研究述评 -131- Likert 评分标准,得分越高,表示越乐观[7]Schweizer(2001)等人认为乐观包括个人乐观、社 会乐观和自我效能乐观,采用个人和社会乐观评定 问卷—扩展版(Questionnaire for the assessment of personal and social optimism-extended)验证了自己 的理论构想,POSO-E 问卷包括三个分量表:测量 个体乐观的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社会乐观的社 会乐观量表,和自我效能乐观的自我效能乐观量 表,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是 0.78,0.86, 0.87,其中自我效能乐观量表共有 10 个题目,问卷 采用 5 点 Likert 评分标准, 得分越高, 表示越乐观。
问卷的主要效度分析来源采用的是与其他量表 Freiburger 人格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Beck 抑郁问卷的聚合性,这些量表对乐观分量表的预测 程度是不同的[8] 4.4 归因风格问卷和言语解释的内容分析 Seligman(1998)以归因理论为基础,把乐观 看做一种解释风格,采取归因风格问卷(The Attributional Style Questionnaire, ASQ) 和言语解释 的 内 容 分 析 (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Verbal Explanations, CAVE)来测量采用 ASQ,首先给 被试一系列假设事件,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结果, 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问他们产生每一 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在三个多点分量表上 去评价这些原因的等级,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 稳定的和暂时的;普遍的和独特的,把评价等级相 加,就得出乐观和悲观解释风格的指标分数采用 CAVE,从日记、访谈、报纸或者专家评定中抽取 典型的积极和消极事件,然后让被试对其从三个方 面进行解释,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稳定的和暂 时的;普遍的和独特的,把评定等级相加,就可以 得出乐观和悲观解释风格的指标分数[3]。
5 研究焦点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