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配套练习:第57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含解析.doc
3页精品资料[全国卷找规律]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应星科技成果的特点答案: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规律点拨] 从近几年全国卷高考命题来看,命题者对科技史部分比较重视,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以主观题的形式对中国古代科技和世界近代科技进行了对比,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41题又考查科技备考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因素(积极和消极);中国古代科技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地方卷拓视野]2.(2014·重庆文综)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造纸术,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只涉及部分地区,①中“遍布全国各地”的表述错误从材料看,废纸亦可用来造还魂纸,成本降低且造纸原料来源扩大了,②④正确由“全省从前煮浸之力”可看出,还魂纸制造工艺更加简单,③错误答案:C3.(2013·重庆文综)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A项表述错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出现于西汉,“蔡侯纸”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出现的,B项错误;火药在唐末开始用于军事,C项正确;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中期,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不可能始于元朝,D项错误。
本题选C项答案:C4.(2012·福建文综)《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 )A.甲骨 B.丝帛C.竹木简 D.石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含义,迁移中国古代书写材料演变历程回答据题干中的“似手捧册置于架上”这一关键信息,结合竹木简的特点“比较笨重,占用空间较大,可并排置于架上”,可知竹木简最符合该释读的特征,故C项符合题意甲骨、丝帛、石碑均与“大册”“置于架上”这些特征不符,故均可排除答案: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