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不停车收费标准体系及成套检测技术课件.ppt
56页电子不停车收费标准体系及电子不停车收费标准体系及成套检测技术成套检测技术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u电子收费技术路线的选择电子收费技术路线的选择u电子收费标准化概况电子收费标准化概况u电子收费设备和系统检测电子收费设备和系统检测u非现金支付密钥管理体系非现金支付密钥管理体系u电子收费应用推广现状电子收费应用推广现状电子收费技术路线的选择电子收费技术路线的选择针对针对ETCETC开展的研究工作开展的研究工作p交通部行业联合攻关“网络环境下不停车收费系统研究与应用推广”p国家技术创新项目“高等级公路电子收费系统技术开发和产业化”p国家“十五”攻关项目“跨省市国道主干线电子支付(收费)研究与应用”技术路线选择的依据和目标技术路线选择的依据和目标p支持双片式电子标签应用,能够承载基于PBOC金融规范的安全交易p工作频段5.725GHz-5.850GHz,符合信部无2002277号的规定p车型等敏感信息采用安全访问模块存储p采用电池供电,免维护时间达到2年p单车道出口交易时间不超过270msp车载单元成本在400元以内其他国家标准的技术特点其他国家标准的技术特点日本-主动式DSRC技术:载波由OBU产生工作频段5.725GHz-5.850GHz支持双片式电子标签应用车型采用光栅来判断,安全可靠但成本较高OBU功耗较高,须从车载电源取电单车道出口交易时间不超过270ms车载单元成本约2000元人民币(2002-2003年)其他国家标准的技术特点其他国家标准的技术特点欧洲-被动式DSRC技术:OBU不产生载波,OBU有休眠和唤醒的机制工作频段5.725GHz-5.850GHz不支持双片式电子标签应用,不能承载符合PBOC金融规范的安全交易车型等敏感信息在OBU内存储,安全性不高采用电池供电,免维护时间达到2年单车道出口交易时间不超过270ms车载单元成本在400元以内p采用半主动式DSRC技术,载波由OBU产生, OBU采用休眠和唤醒的机制,以实现双片式应用,并降低OBU的能耗p采用A类和B类两种配置,A类用于满足ETC应用的需要,B类主要用于信息量较大的信息服务等p协议机制参考国际上先进的技术标准,根据国内应用需求作适当调整 直接采用其他国家的技术标准,不能满足国内应用需求,综合主、被动式DSRC技术的优点,得出以下标准编制的思路:p用于交易的IC卡采用符合PBOC2.0的智能卡p车型等敏感信息,采用ESAM存储,确保关键信息的安全性,不被随意篡改DSRC协议框架协议框架l从下到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 对协议进行仿真和实际关键设备对协议进行仿真和实际关键设备开发验证开发验证 DSRC协议设计过程 DSRC协议开发和验证过程 DSRC协议仿真过程 电子收费标准化概况电子收费标准化概况电子收费标准体系电子收费标准体系101101收费系统基础标准收费系统基础标准p公路收费制式 p公路收费方式 p名词术语 p智能运输系统 电子收费 系统框架模型p关键信息编码p102102电子收费应用安全电子收费应用安全p收费交易数据安全机制p密钥分类及使用规范p分散代码规则p201201核心设备技术条件核心设备技术条件p电子收费 专用短程通信 设备应用 p车载设备初始化编程器技术要求pIC卡技术要求及文件格式pIC卡读写器技术要求p电子收费OBE-ESAM技术要求p202202交通工程及相关设施交通工程及相关设施p收费交易数据安全机制p密钥分类及使用规范p分散代码规则p203203协议和接口协议和接口p 电子收费 专用短程通信 第一部分:物理层 p电子收费 专用短程通信 第二部分:数据链路层 p电子收费 专用短程通信 第三部分:应用层 pRSE与OBE间交易流程p204204联网清算与系统运营联网清算与系统运营p系统清算体系p公路收费管理报表格式p电子收费结算、清算系统设计规范p黑/灰名单的数据格式p205205设备及系统检测设备及系统检测p电子收费 专用短程通信 第五部分:物理层主要参数测试方法p电子收费 专用短程通信 L2-L7一致性测试方法p电子收费 专用短程通信 互操作性测试方法pIC卡测试规范p电子收费安全访问模块ESAM测试规范pIC卡读卡器测试规范p电子收费车道系统验收测试规范 p交通部2007年第35号公告: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第1部分:密钥管理规则第2部分:电子收费关键设备检测及送检要求第3部分:清分结算系统运行规则第4部分:联网电子收费PSAM卡应用指南第5部分:电子收费关键信息编码规则第6部分:IC卡技术要求和数据格式第7部分:电子收费OBE-SAM安全模块技术要求第8部分:基于DSRC的ETC交易互操作规范第9部分:非现金支付卡交易流程规范第10部分:OBU初始化编程器技术要求第11部分:IC卡读写器接口函数规范第12部分:RSU与车道控制器接口第13部分:电子收费 专用短程通信 协议一致性和互操作测试方法第14部分:电子收费ICC卡测试规范第15部分:电子收费OBE_SAM安全模块测试规范第16部分:联网电子收费PSAM卡测试规范第17部分:IC卡读卡器测试规范第18部分:ETC专用标志标线设置要求_修改稿第19部分:省(区、市)内数据接口规范第20部分:跨省(区、市)数据接口规范第21部分:关键参数管理要求第22部分:省(区、市)清分结算中心间报表格式交公路发交公路发2008275号文件:关于印发高速公路区域联网不停号文件:关于印发高速公路区域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暂行技术要求的通知交公路发车收费示范工程暂行技术要求的通知交公路发2008275号号欧洲标准欧洲标准日本标准日本标准国标国标工作频段5.8GHz5.8GHz5.8GHz占用带宽5MHz5MHz5MHzE.I.R.P2W2W2W天线极化左旋右旋右旋调制方式ASKASKASK/FSK调制系数0.50.90.50.90.50.9编码方式FM0MANCHESTERFM0/MANCHESTER位速率250/500kbps1M/4Mbps256/512/1024kbps与其他与其他ETCETC标准的比较标准的比较欧洲标准欧洲标准日本标准日本标准国标国标OBU功耗较低,电池供电较高,车载取电较低,电池供电存储和交易的安全性自定义安全机制,由OBU软件实现,安全性较低采用智能卡和ESAM保障交易安全性,安全性较高采用智能卡和ESAM保障交易安全性,安全性较高OBU成本较低较高较低ETC交易时间约100ms约200ms约200msp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双片式OBU应用,实现低功耗、高安全性,以及较短的交易时间p在协议机制方面,充分参考了欧洲、日本的数据链路层、应用层协议等相对成熟的标准pIC卡系统作为ETC系统的备份系统,提高系统可靠性;采用CPU卡作为存储介质,为预付卡业务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途径 与日、欧与日、欧ETCETC标准相比,标准相比,ETCETC国标具有以下优越性:国标具有以下优越性:pIC卡符合PBOC2.0,便于应用功能的扩展p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密钥管理体系,使全国的ETC应用在同一安全体系下互连互通p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更便于国内设备厂商支持,更利于降低设备成本,利于技术的升级和改进,也有利于技术支持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电子收费设备及系统检测电子收费设备及系统检测nETC设备测试:物理参数测试、协议一致性测试、互操作测试、环境条件测试n智能卡测试:物理特性、化学特性、电特性、通讯协议、基本功能、基本安全性能、稳定性、环境条件 、文件结构、指令集nETC应用和工程测试:交易流程测试、实际过车测试、通行速度、大样本量、互操作测试等28ETCETC设备测试设备测试l物理参数测试l载波频率、频率容限、占用带宽、调制系数、杂散发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位速率等l协议一致性和互操作测试l服务原语、安全认证机制、典型交易流程、异常情况测试、多厂商互操作测试l环境条件测试l温度、湿度、静电、振动、冲击等29l物理参数测试lGB/T 20851.5 电子收费 专用短程通信 物理层主要参数测试方法规定了测试系统的要求及相关的测试方法ETCETC设备测试设备测试- -物理参数测试物理参数测试30 ETC设备物理参数测试系统应包括发射信号模拟子系统和接收信号分析子系统两个核心部分及其他辅助部分组成。
具体主要包括:频谱分析仪;矢量信号分析仪;示波器;矢量信号发生器(多台);功率计及探头等 ETCETC设备测试设备测试- -物理参数测试物理参数测试31l多个产品相继通过了物理参数测试ETCETC设备测试设备测试- -物理参数测试物理参数测试32l验证ETC设备在协议层与标准的符合性,包括数据帧的格式、协议处理机制、差错处理等l验证ETC设备的安全机制与标准的符合性,主要涉及RSU与OBU之间的认证l验证多厂商ETC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互操作性的验证也会包括协议层和安全机制两个方面l验证多厂商设备通讯区域的一致性ETC设备测试-协议和互操作测试33ETC设备测试-协议和互操作测试协议测试系统配置: 测试设备物理参数应符合GB/T 20851.1-2007的要求测试设备采用专用的协议测试软件,应能够实现GB/T 20851-2007规定的协议机制、服务原语、典型交易流程等34ETC设备测试-协议和互操作测试n防碰撞测试n 验证ETC设备的防碰撞机制,也就是多OBU处理机制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nRSU通讯区域测试 n 由于不同RSU发射功率的不同,以及不同OBU灵敏度的差异,会造成多个OBU在同一RSU下通讯区域不同,或者同一OBU在不同RSU下通讯区域不同的情况。
这也是互操作测试要解决的问题35智能卡测试n物理特性、化学特性、电特性、通讯协议、基本功能、基本安全性能、稳定性、环境条件 n 应符合JR/T 0025-2005、ISO 7816-1:2003等标准规范的规定,并通过银行卡检测中心等检测机构的检测n指令集、文件结构等应用测试 n 应符合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及联网电子收费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通过有相应资质检测机构的检测36ETC应用和工程测试在与实际应用场景尽可能相似的条件下进行较大样本量的测试,主要达到以下目的:验证各种交易流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验证多种车速下交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验证大样本条件下,交易时间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以及其稳定性验证不同厂商设备之间交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验证实际车道条件下RSU通讯区域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应用和工程测试有可能由ETC系统建设单位组织进行,也可以委托检测机构进行37ETCETC设备设备n上海东海电脑股份有限公司n深圳市金溢科技有限公司n广州埃特斯通讯设备有限公司n北京聚利科技有限公司n北京万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n北京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n天津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n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n重庆无线绿洲通信技术有限公司n上述企业目前已生产RSU约600套,OBU约18万台,已实现产值约1.62亿。
上述企业的产能可达RSU18000台/年,OBU500万台/年38智能卡产品n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n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n捷德(中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n恒宝股份有限公司n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n金雅拓(北京)智能卡科技有限公司n目前联网电子收费相关智能卡产品产量已达约80万片,产能可达3亿片/年以上 非现金支付非现金支付密钥管理体系密钥管理体系联网收费联网收费IC卡应用模式卡应用模式OBU和IC卡RSUPSAM卡CPU卡应符合以下标准规范:卡应符合以下标准规范:pJR/T0025-2005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pISO/IEC 7816 Identification cards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s with contactspISO/IEC 14443 Identification cards Contactless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s Proximity cards p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p高速公路区域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