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运输管理}交通调查与分析停车调查.pptx
78页第八章 车辆停放调查,,,,第一节 概 述,一、车辆停放调查常用术语定义 1停放车或停车吸引:是指车主(驾驶人、骑车人)在出行活动中有目的的路内(或路外)停放 当停靠时间大于5min以上,宜作“停放吸引”处理;停放车分为路内停放和路外停放,,,,2法定停放、容许停放和违章占路停放: 法定停放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采用停车标志、标线等物理、法制隔离设施指示容许停放的设施; 容许停放则是道路内(路边)的法定容许停放部分和因历史沿袭的对停车部分设施之和,后者包括在市区内一些支路、街巷尚未安排碧力或标志标线潜在可停的地点 违章占路停放:即在凡有禁停标志、标线指示的地点停放车辆3、停车供应:指路内、路外停放场地可能提供的最大停放车位数(或面积)停车供应的计量在调查中用实际可停数表示 4停放吸引量:在指定小区或停放点(段)上一定时间内(一天、高峰、小时等)的停车数量 停放量吸引可以用两个招标来表征: 实际停放量:即在一定时间段内(或某一时刻)的实际停放车辆数,单位为辆; 延停车数:表示各个间隔观测时区获得的延停车辆数之和它与采用间隔观测方法有关,其单位为辆次例如上海市的调查情况(见表85),每隔15min观测一次,则一日(8:00一18:00)的总延停车数即为一天40次观测获得的停放数量之总和。
5停放车指数(停放饱和度):指某一时刻实际停放量与停车供应设施容量之比,它反映了停放场地的拥挤(饱和)程度; 高峰饱和度:指停车高峰时刻的实际停放量与停车供应设施容量之比; 平均饱和度:指某一个相当大的时段(一日或若干小时)内各个时刻停放饱和度的平均值 6平均延停时间:表示全部实际停放车辆的平均停放时间对于间隔观测调查,平均延停时间即为总延停时间(总延停数乘以间隔时间)除以实际停放车辆数;,,,,7停放周转率:表示一定时间段内(一日、几小时等)每个停车车位平均停放车辆次数,即用停车设施容量除实际停放数求得 8高峰停放比率:指停车数量在时间分布上的相对变化将征用某小区或点段上高峰实际停放量与平均停放量的比值来表示二、车辆停放调查的目的和意义,1了解车辆停放设施供应状况:施、管理、收费情况;包括路边和路外的各类停放场地及其车位容量、位置、设施 管理 收费情况 2了解各类停放场地上(路边、路外停车场、库和临时设施)停放车辆的基本特征(停放数量的时间、空间分布,包括数量、车型、停放时间等); 3了解车主停放的目的,停放处至出行目的地步行时间(距离)、对停放点设施与管理收费的意见; 4通过调查,调整与增减现行停车供应的实际需要,提出近期改善停车紧张的对策措施; 5调查停车吸引与土地利用,交通量以及管理措施的相互关系。
三、车辆停放调查方法,1航测照片方法:是空中摄影的总称,即从飞机上(或是气球、卫星上)对调查范围实况进行拍照这是一种效率较高的大面积范围的停放车辆调查技术 航测照片方法的优点: (1)摄影瞬间交通状况真实、直观,见可多次再现摄影现场; (2)可以掌握较大范围的道路设施状况和同一瞬时交通资料(动态与静态),同一精度进行测定; (3)省时、省力,避免了人工调查组织实施的种种困难 航测照片方法的缺点: (1)与实地现场调查比较,航测拍照易受气候条件影响对于高层建筑密集区域,容易失去停车的许多细节; (2)由于反射和阴影反差,容易把不同类车辆与地面的地物等产生判读上的错误,,,2人工实地调查法,即直接派人在停车场地对停车情况进行观测记录和征询意见调查(明信片或询问)实地观测调查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间断式调查,一类是连续式调查简介如下:,,,,,,,(1)间断式调查:调查员在调查区间内边巡回行走,边记录停放车辆的数量和停放方式、车型分类特征,巡回观测的周期时间可以是5min 10min、15min 30min lh以上等等 间断式调查再分为记车号与不记车号两种: 记车号式调查是在间断巡回时间内,登记车号,且将每次间隔停放时刻用“0”填入表,当原来停放车辆开走,则把观测时刻栏作为空栏,如遇新的停放车辆,则按上述同样顺序填入下一栏; 不记车号的间断式调查只观测记录调查区间内的各种停车数量,从了解信息看,不如记车号调查丰富;从适应性看,前者适合机动车,后者适合自行车。
(2)连续式调查:调查员在调查区间对停放车辆的车型、牌照和开始停放时刻及终止停放时刻记录下来这是一种精度比间断式调查更高的调查停放时间可由开始停放时刻与终止停放时刻之差得到3)征询意见调查: 采用发明信片和直接与车主对话方式,较详细地调查以下内容: 停放车辆目的; 从停放车辆地点至出行口的; 出发地点、目的地; 在该地停放车辆频率; 违章停放理由; 停车收费与管理意见等四、车辆停放资料应用,通过停车调查获得的停车设施供应(包括路上、路外场、库)和停车使用状况,包括停车数量的时空分布,停放时间、步行时间、停放目的等特征资料,对治理与改善日常的交通活动过程无疑是十分有用的,为采取正确的管理措施疏导交通,提出合理的收费办法与收费标准提供科学依照,,,,,1评价调查区域内的停放车辆供应短缺通过停车设施调查和高峰时刻的实际停放数的调查,可以定量地回答停车紧张程度通过调查绘出的各个停放点(区)内停车数量的时间变化曲线和整个调查范围的日累计和高峰停放量的空间分布图,可以分析停车密度和饱和程度,并进行分级评价,为局部的改善和提高周转率指明方向 3运用停车目的和停放时间调查资料,可以找出不同出行目的停放时间的基本规律。
4制定科学的停车收费政策出停放时间分布规律、步行距离和停车密度(吸引量分布)分析,可以为调整收费政策,控制停车需求,提供依据 5根据调查建立起累计停放量(或吸引量率)与土地利用的现状关系模型第二节 停车设施供应调查,一、停车场地的现状调查 1容量是指停车车位数或面积其中停车车位是指一个停车空间,其单位一般为标准小汽车的车位面积 路边停车容量应指法定的车位容量,在我国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划线或标志指定允许停车的范围; 路外停车场(库)容量则指能实际使用的车位数2地点与位置:路内部分应注明道路的具体分段名(路段地名)、部位(车行道、人行道)和路侧(东、南、西、北、中); 3停车设施的耐久程度、设备情况 4停车时间限制或营业时间 5管理经营、包括归属、管理情况 6收费标准二、调查范围,1中心商业区调查,应包含周围的次级商业、零售点和业务办公楼以及边缘区由现场勘查确定停车设施实际上可能扩大范围(机动车一般以150m为界,自行车50m为界) 2交通集散中心可选择自然边界划定,如河流、铁路或主要干线(沿线土地利用出现变化) 3典型停放吸引点,包活路外社会停车场、专业停车场和大型公共建筑、文体场馆配建停车场,其调查界限由现场实际情况决定。
4一条主要路线停车设施应包括沿横向街道100一150min距离内 当干线上限停、禁停时,这些区域内正是路边停车者的潜在停放点三、人工调查方法,1对停放设施建立一个编码系统每个街区和主要停放集散点给一个识别编码 2调查实施: 1)路边调查:包括停车车位数的位置、数量、停放方式以及临时停车、禁止停车(或限停时间)的位置所将数据均以实地勘测丈量为准 英国采用如下标准: 平行停放 7m车 斜角停放 4m车 垂直停放 3m车 上海机动车采用小汽车(路内停放)A0157m平行式停车:占用的停车带较窄,车辆驶出方便、迅速、但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最少,垂直式停车: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数较多,用地比较紧凑,斜式停放:停车带宽随车身长和停放角度而异,车辆进出、停发方便,,,,,,,2)路外一般查点单位停车车位数或直接丈量计算,若发生高峰多排停放情况,应以单排停放为准国家试行标准按停车方式不同取2530m 上海按实际调查采用的: 小汽车车位面积为A23.7m2 自行车一般为A1.0-1.2m 三轮车一般为A30-36M:,,,3、停车设施资料汇总,,,,,,第三节 路上车辆停放实况调查,一、调查方法的选择 1、选择原则:应考虑下面的因素来选择调查方法 (1)调查目标要求:目标单一的可以选择简单的方法;调查要求多、内容广的调查,方法就要复杂些,宜采用几种方法组合使用; (2)调查范围大小:确定为一条路、一个集散中心或是一个区域; (3)调查时间:应包含车辆停放高峰时段在内8h以上,也有出于目的不同仅调查高峰时段停车情况的; (4)调查过程人力、物力与设备条件、完成调查的时间要求; (5)调查车型:机动车、非机动车、还是两者兼有; (6)调查要求的精度。
2调查示例:,(1)累计停车调查:为了确定不同的用地设施上停车高峰量及小时的变化,美国交通工程师建议采用间断式观测方法,根据不同停放点和停放量时间分布情况,按预先确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巡回观测 累计停车调查,一般采用不同用地设施的轮廓地图进行,间断调查只需用一辆车、驾驶员、一名观测员,用彩色铅笔标注每个设施中观测到的停放车辆,,,,(2)1969一1972年日本东京市中心区车辆实际停放情况调查: 调查目的是要掌握东京市中心区(特别是CBD)的路内外停放设施和这些设施利用实况,探明车辆停放需求数量和汽车停放计时器的设置调查部门提出了一项综合停车调查实施方案: 路上停放车辆采用空中照片判读观测(本调查涉及的道路长度为119km,区域范围约5121km2); 对中心区的四个地区(银座西、银座、京桥、八重洲)以80台汽车停放计时路为调查对象,采用记车号式连续观测和征询意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 采用动态录象和人工观测相结合,调查路上停车对车道交通流的影响 东京的停车调查对象全部是机动车停放3)1987年7月上海市区停放车调查方法特点:这次调查是按照上梅综合交通规划目标要求进行的,重点是了解市中心区的路边停放车辆(机动车、自行车)设施供应和利用实况,以及土地开发与停车吸引的关系。
具体方法是: 采用专门停放设施用表对各调查小区和停放点的停车车位的容量、分类、管理、收费进行现场勘查、汇总; 用间断调查方法观测(机动车、非机动车)各区点(段)内一天10k(8:0018:00)的停放吸引量变化情况(间断时间间隔为15min); 用对车号间断调查(15min为间隔)对市中心8km路内的全部机动车观测停放车辆类型、停放时间、停放方式实况; 用征询意见调查表在现场对停车车主(机动车、非机动车)进行停车目的、步行距离、收费等情况调查; 路外典型社会公共、专用和配建停车场(库)调查二、路上停车实况调查表,1间断调查表:如前所述,由不同调查目的,可以分为不记车号式与记车号式两种 (1)表85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放数量的间断调查表,调查项目有时间段(5min 10min、15min为一间隔)、车种、累计停放量重点是了解一天中高峰停车需求量与各时段变化;“主要服务用地设施“栏,指停放地点周围的主要服务对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土地利用对停车的需求 (2)间断调查的巡回观测时间间隔的选定与调查精度有一定的关系一般从是否能测到的角度将各种停放车分为五种形态 A:从调查开始前到调查结束后,一直停放着的车辆; B:调查开始前停放着,在调查的某一时间段后开出; c:在调查时间范围内停放后不久又开出的车辆,在巡回观测中记录一次以上的情况 D:在调查某一时间间隔内停放后很快又开出的车辆,在巡回观测中记录不到的情况 E:在调查时间范围内停车至调查结束后车辆仍然停放的情况。
2连续调查:,可以分为记车号和记车号加询问调查两种 (1)表87中调查地点(段)可以是用路名、门牌号确切表达的位置,或是以建筑物、广告牌、电线杆、公共建筑设施作为界线划出的地点(停车场、库等)调查区段大小取决于停放车辆数量和观测记录的承受能力一般一名调查员时,区间长度不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