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民政局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安排.doc
17页民政局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安排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更是实现赶超发展的重要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全会确定的“工业强市,升位赶超,建设和谐五常”总体目标和“一个率先,两个跨越,四个加快”发展战略,重点实施工业强市、产业立市、科教兴市;加快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突出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大项目建设;做大做强稻米、制药支柱产业,巩固提高食品、木材、机械制造与配套加工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旅游、矿产、电力新兴产业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4亿元,增长1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8.6亿元,增长40%; ---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6.8亿元,增长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6.5亿元,增长17%;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15元,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20元,增长10%; ---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 同时,市政府要竭尽全力为人民群众办好以下36件实事 ---完成污水、垃圾、铁通路、市医院综合楼4个项目; ---积极争取,启动哈五路拉林至哈尔滨段改建工程; ---投资1.1亿元,完成37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 ---棚户区改造,新建住宅小区不低于50万平方米; ---改造农村泥草房4000户; ---投资500万元,提高城区亮化水平; ---投资1000万元,提高城区绿化标准; ---投资2000万元,拓宽改造南三道街; ---投资1000万元,延伸运输路; ---投资1600万元,新建一条新城区主干道; ---投资200万元,拓宽改造希望大街; ---投资200万元,拓宽改造文化路; ---投资200万元,拓宽改造朝师北路; ---投资200万元,拓宽改造文苑北路; ---投资1000万元,向东贯通金山大街; ---投资500万元,维修破损道路5条; ---投资240万元,硬化居民巷道10条以上; ---投资300万元,铺装步道板5万平方米; ---投资500万元,完成金山公园二期工程; ---投资300万元,完成带状公园二期工程; ---投资2500万元,完成城南休闲广场一期工程; ---投资800万元,完成慈云寺广场建设; ---投资200万元,修缮改造体育场; ---投资2600万元,新建、改建8所农村中小学; ---投资150万元,建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投资175万元,建4个乡镇中心计生服务站; ---投资1034万元,免费为65岁以上老人做健康体检; ---投资100万元,免费为白内障患者治疗; ---投资400万元,改造残疾人危房400栋; ---投资520万元,建17个乡镇派出所; ---投资5000万元,建5个高标准农机合作社; ---投资3039万元,完成龙凤山灌区建设项目; ---投资300万元,解决20个自然屯的安全饮水问题; ---投资2000万元,建设应急联动指挥中心; ---投资2500万元,建设电力指挥中心; ---投资300万元,建设残疾人服务中心。
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奋力做大工业,力求在壮大市域经济实力上实现新突破 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促进工业规模增量、内涵提升、效益提高,壮大市域经济实力 ---抓项目、促增量借助哈市“项目提速年”有利契机,更加坚定不移地把项目建设作为壮大经济总量的重要手段,重点抓好丰泽电力、北牛制药、华能风电等6个投资超亿元项目,确保投达产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对年跨年度项目,继续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年内全部完成要围绕产业链条,积极论证、储备一批新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抓骨干、增存量鼓励和支持现有骨干企业实施对内挖潜、对外扩张战略,全方位推进规模企业成长重点扶持葵花药业“五年实现销售30亿,十年实现销售100亿”发展目标,做大做强葵花品牌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力争新增产值10亿元同时,着力培育小企业生成与发展,培育100户销售收入达百万元的中小企业,使中小企业突破3000户,为规模工业储备后续力量 ---抓产业、扩规模制药业要通过扩大规模、开发新品、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要积极开发新产品、新品种,创造自己的知名品牌,全力支持,重点培育;木材加工产业要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产业集中度;食品产业要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提质降耗、培育品牌、开拓市场;纺织服装产业要着力打造自主品牌,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矿产业要加大支持力度,推进鑫合矿业、宏益矿业尽快达效;风力发电业要抓好华能发电公司风电场项目的引进工作。
(二)强力做优农业,力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全面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稻米产业推进实施《五常市做大做强稻米产业规划纲要》,加快水田生产基地化、标准化、机械化、品牌化步伐全市绿色水稻面积发展到150万亩,有机水稻20万亩,全力建设中国最大的优质单季水稻生产基地,打造中国大米第一品牌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住国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投入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抓好营城子渠首改造、末级渠系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发展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0万亩大力提高机械化水平,全市机械整地稳定在340万亩,水稻机械插秧和机械收获面积要实现较大突破 ---发展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畜牧业生产,畜牧业产值达到3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发展露地瓜菜20万亩,其中有机瓜菜5.7万亩大力发展五味子、平贝等药材生产和食用菌生产大力发展木材精深加工和冷水鱼养殖,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农民收入。
---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步伐,在全市建立各类大型标准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个以上,基本覆盖农村各个产业,1/4的农户加入合作组织选定培育100家以上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逐步培育壮大,形成龙头,提高产业化水平 ---打造精品亮点工程,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继续实施“百村创建”工程,按照“突出抓好民生工程、打造精品亮点”的总体思路,重点抓好“哈五路、五二路、石龙路至方通路沿线”示范带建设,通过科学规划、以奖代投、重点扶持、合力帮建等措施,全力打造各类精品亮点工程,把这条示范带打造成哈尔滨市和全省的新农村建设样板工程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扎实开展好确权发证工作,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建立农用地、林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和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机制,切实开展好在优秀村干部中考录公务员、提高村干部工资标准、将村干部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工作,加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三)倾力做精城市,力求在加快推进城市化上实现新突破 围绕建设现代、宜居、生态城市的目标,精心抓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努力把城市功能做优、环境做美。
---抓好城乡规划强化规划的先导作用,完善城乡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控详规划,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今后在住宅小区建设上,要严格按照标准,注重特色塑造,追求风格、外观、立面的美感,实现一个建筑就是一道风景,体现五常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 ---加快城市建设坚持新城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并举,实施开发建设“四大工程”实施畅通工程拓宽改造实验中学门前路并延伸至党校东路,解决车流、人流拥挤的问题;打通部分断头路,在城区内实现环型的道路连接;力争把城区内4米宽以上的砂石路全部硬化实施安居工程要大手笔规划、大规模建设、大气魄推进,开发建设面积不低于50万平方米,同时要建5栋以上高层实施绿化工程继续加大投入,大力开展城区绿化建设,在开发建设中必须留足绿地面积,构建以机关单位、住宅小区、休闲广场为点,以道路为线的城区绿化体系,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实施亮化工程继续加大投入,提高城市的亮化水平,展现五常独特的城市风貌 ---加强城市管理坚持“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方针,深入开展城市环境整治,重点搞好集贸市场、旧居民区、建筑工地、城乡结合部、主次干道等重点区域治理,城区普扫率、保洁率和完好率均要达到100%。
完善物业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面落实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坚决杜绝滥拆、滥建行为,为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抓好小城镇建设要坚持城市建设与小城镇建设并举,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快 等重点小城镇的规划编制和建设步伐要遵循产业带动的原则,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推动小城镇对人口和生产要素的聚集,提高小城镇的承载能力,努力培育工业强镇、商贸富镇和交通枢纽重镇,带动农村全面发展同时,强化道路养护工作,在养护好干线公路的基础上,养护好1730多公里农村公路加快“局市”共建步伐,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均沾,促进林地共同发展 (四)聚力做强园区,力求在增强档次水平上实现新突破 充分发挥园区对全市经济的承载和领跑作用,借助哈市“南拓”战略和纳入“哈南工业新城”的有利契机,重新制定和完善园区建设规划,规划面积由原来的17.69平方公里扩大到25平方公里,起步区由原来的4.85平方公里,扩大到8.4平方公里年计划投资1.5亿元,新建”四纵六横”10条道路,同时完成亮化、绿化和步道板铺装,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吸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按照“哈南工业新城”的总体规划要求,确保12个项目建成投产。
同时,加快五常、拉林、山河三镇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构筑“一区三园”的经济发展平台 (五)大力招商引资,力求在积蓄发展后劲上实现新突破 要积极融入到“哈南工业新城”的建设之中,把年确定为我市的“招商引资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创新方法,强化措施,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形成部门全力抓、主要领导直接抓、干部群众愿意抓的招商工作新局面,在全市上下营造招商引资光荣,多招商、招大商是功臣,破坏招商、影响环境是罪人的氛围,让投资者动心、省心、舒心、放心、安心坚持实施“抓大、抓高、抓外”的引资战略,继续开展多种招商手段,多管齐下,多法并举,力争在招商引资总量和引进大项目上取得新突破根据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认真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