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世界统一于物质.ppt
37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章世界统一于物质,1,【,教学目的,】,在本章中你将,了解物质概念、物质的属性与存在方式,;,明确意识的本质与特点,;,分析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思考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把握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2,第二节意识,意识,能动作用,本质,来源,3,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4,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物质从自身中发展出能思维的生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由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5,意识还是社会的直接产物,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纯粹的生物学过程是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的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要思维的工具,语言,也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劳动和语言促进了人脑的形成,劳动使意识,产生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50,亿年,6,二、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7,意识的本质是就它同物质的相互关系而言的关于意识的质的规定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意识离不开物质,但又有精神现象的特征。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这是同人脑的复杂完善程度有关的由于这种高度复杂严密的物质体系使得人脑出现了其他生物的大脑所没有的复杂机能人脑作为一个复杂的多级系统,产生意识是通过它的各级组织的功能逐级整合而成可以断定,意识活动同人脑的活动过程是分不开的,,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1,8,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是光有人脑还不能产生意识意识依赖于意识的对象,,“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2,9,第一,从意识的反映形式和反映内容来看:,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是自然生物历史的产物,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意识就其既成的反映形式来说是主观的但是,无论感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的现象,还是理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最终都是事物本身的客观存在。
意识就其反映的对象和内容来说是客观的意识的这一科学规定说明,意识本身体现了主观和客观(以客观为基础)的,辩证统一10,第二,从意识的反映差别和形成根源来看:,对同一对象和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主体会有反映什么、反映的速度快慢、数量多少、程度深浅等区别,有时甚至会出现矛盾的、对立的反映结果,这表现了意识的主观性但是,究其原因,这种情况无非是先天的素质和后天的社会实践的差异形成的因此,主体意识的差别虽然是主观的,但由以产生的根源既有主观因素,个人的能动性程度;又有客观的因素,可以用物质的过程(社会的和生物的)去说明11,第三,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看:,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主观映象只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同现实似乎毫不相干的虚幻的、荒诞的观念形态但是,即使是歪曲的、虚假的主观映象,也毕竟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人的意识不管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不管披上什么样的神秘外衣,它归根到底有着自己的客观“原型”12,意识本质,可简要地概括为两个基本的观点:,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前者涉及意识和它的物质器官的关系,说的是意识的心理基础和自然本质;,后者涉及意识同它的客观对象的关系,说的是它的认识本质。
只有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把握意识的本质13,【,背景材料,】,关于意识问题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界和哲学界讨论的重点与热点问题在科学上,目前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意识与认识、意识要素的统一性及其神经基础、意识的理论研究(人工神经网络理论、量子理论、复杂性与意识等)、意识的人工模拟(人工智能)和意识研究的方法学等方面在哲学上,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对人工智能的讨论形成了高潮14,【,背景材料,】,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类智能而言的,它是指用机械、电子装置来模拟人脑的某些思维功能人工智能的实质是思维模拟人工智能的发明和应用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和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哲学问题,其核心是机器能否思维?正确地分析和回答这一问题,对深入认识意识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15,人工智能的出现有力地证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反映性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但是,必须看到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人的意识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基础上的人脑的生理,心理、意识过程,而人工智能则只是建立在机械和电子元件基础上的一种机械,物理过程因此,人的意识具有各种不同的主观状态,而人工智能则不具备。
16,第二,人工智能是人类将思维的部分功能交给机器去执行的结果,是人类智能的物化、形式化,单纯机器本身没有“意识”,没有人的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第三,人的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意识在实行反作用,时要考虑社会意义,和社会后果而人工智能只执行特定的指令,并不探求任务本身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17,总之,人工智能并不等同于人的思维虽然,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工智能的程度不断提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开始出现思维演化的征兆但是,人工智能毕竟是人类思维一定程度地赋予机器的结果,是受人类思维支配和操纵的,人工智能掺进了人的智慧它不可能完全代替人的思维,更不能超越和统治人的思维18,【,背景材料,】,自,1948,年申农创立信息论和,19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首次提出“信息科学”概念以来,关于信息的研究成为了科学界和哲学界关注的重点在哲学领域,信息科学的发展形成了对信息的本质;信息与认识、信息,与社会等问题的热烈讨论,许多,哲学的新题目有待深入分析和,阐明,19,三、意识的能动作用,20,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类意识所特有的在实践中积极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1,21,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第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第四,,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的作用2,22,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带着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持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人们在实践活动之前,总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构造的“蓝图”制定计划、方案等等,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1,人的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根据这个“观念”进行的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页,23,第二,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意识是根据人的需要主动的、有选择的认识客观世界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不仅能在思维中“复制”或“再现”当前的客观对象,而且可以超出现存的状态,追溯过去,预见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24,第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不仅在于人们从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指导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1,“,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2,1,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页2,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页25,第四,,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的作用科学证明了意识或心理活动对于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高层次的意识功能能够控制低层次的生物、化学、物理功能,人的意识、心理过程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同时又积极地作用于人体的生理过程26,意识的能动作用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认识和实践中,人们只有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进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3,27,这是因为:,第一,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深藏于事物的现象之中的,是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的,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必须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反复实践、辛勤探索、抽象概括第二,任何客观规律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作用的,要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就必须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创造和改变各种物质条件,为客观规律发挥作用开辟道路28,同时,正确的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又受着客观规律和客观物质条件制约的第一,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前提。
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不能只在意识本身的范围内兜圈子,而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自身的“物化”过程4,29,意识的“物化”是双重的:,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的感性活动,即化为实践;,再通过实践,使主观的东西见之于客观,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人的意识就是这样通过实践而能动的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的改造世界30,但是,不是所有的人的意识都能成功地完成这一“物化”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意识,才是正确的意识只有在正确意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如果人们根本无视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及其规律,就不仅不能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而且注定要遭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31,【,背景材料,】,凡是经历过,1958,年“大跃进”的中国人,想必对这一苦难历程都不堪回首然而,历史毕竟不能抹去经过几十年的积淀,今天回首往事,将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们不仅要记住:中华民族为了早日强盛,曾经抛洒过疯狂的热情,如雨的血汗,神话破灭后由落得个满目疮痍,哀鸿遍野;我们更要记住:光靠癫狂的热情支撑不起一个强大的民族,,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的理性选择。
为此,,我们得潜入历史的表层下面,找到这,一切发生的体制性和机制性原因,让,沉重的历史变为历史明镜,照亮今后发,展的路程32,第二,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一方面,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是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作为认识器官之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人的认识能力同物质的认识工具往往是相辅相成成正比例发展的33,另一方面,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需要凭借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物质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有了可供改造的物质材料,还需要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才能使观念的东西转化为物质的东西34,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反对否认客观规律,不顾客观条件,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性的“精神万能论”、“唯意志论”,;,又要反对以强调客观规律、客观条件为借口,否认或忽视主观能动性,听命于自然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宿命论”5,35,本章讨论:,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和人的思维的关系如何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如何批判“唯意志论”和“宿命论”?,36,The End,Thanks!,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