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智力障碍儿童亲属称谓习得的研究.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1903261
  • 上传时间:2021-12-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0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智力障碍儿童亲属称谓习得的研究 顾挺 沈佳琦 曹恭博关键词:智力障碍儿童 亲属称谓 习得 带养环境亲属称谓是指对血亲、姻亲的称呼,或具有血亲关系、姻亲关系者的互称亲属称谓词是儿童最先获得的词智力障碍一般是指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损害或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的认知活动持续障碍语言缺陷是智力障碍儿童的一个显著特点,其语言习得落后,其中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亲属称谓的习得明显滞后,也是最容易引起亲属注意的一个方面,亲属称谓的习得研究能给提供一种解决这方面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对徐州市铜山新区特殊教育学校60名学生的亲属称谓的习得情况作了一次调查,希望能为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习得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能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康复及干预提供帮助一、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实验组为智力落后学生60名,来自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特殊教育学校,年龄为6—14岁,智商在25-54之间;对照组为4至16岁正常儿童共52人二)研究材料亲属称谓从“常用亲属称谓表”中选取十三个,分别是父系亲属中的“爷爷”、“奶奶”、“姑姑”、“姑父”、“叔叔”、“伯伯”,母系亲属中的“外公”、“外婆”、“舅舅”、“舅母”、“阿姨”,兄弟姐妹亲属中的“嫂子”、“姐夫”。

      先测试智力障碍儿童对称谓词的反应能力,后根据称谓词提问亲属关系完成“亲属称谓习得研究调查问卷”,如“您的孩子第一个学会的称呼是……?”、 “您的孩子在几岁开始辨别父母?”等三)研究方法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测查法问卷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通过网络发放,由家长填写 个别测查法由主试提出问题,被试回答正确得一分,回答错误得零分测查中,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单独测试,由主试一人完成以“亲属称谓表”作为评定正误的标准实验结束后,所有数据使用Excel和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二、结果(一)智力障碍儿童对亲属称谓的理解1.智力障碍儿童对亲属称谓词反应百分比对智力障碍儿童理解親属称谓词的正确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智力障碍儿童对亲属称谓词理解的正确率为:爷爷为20.83%,奶奶为18.75%,外公为16.67%,外婆为20.83%,姑姑为22.9%,姑父为12.5%,舅舅为14.58%,舅母为8.33%,叔叔为16.67%,伯伯为12.5%,阿姨为12.5%,嫂子为10.42%,姐夫为10.42%2.智力障碍儿童对亲属关系的理解对智力障碍儿童理解亲属关系的正确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智力障碍儿童对亲属关系的理解正确率为:爸爸的妈妈为22.92%,爸爸的爸爸为27.08%,爸爸的哥哥为12.5%,爸爸的弟弟为8.33%,爸爸的姐妹为8.33%,妈妈的妈妈为14.58%,妈妈的爸爸为6.25%,妈妈的兄弟为4.17%,妈妈的姐妹为4.17%。

      二)影响智力障碍儿童亲属称谓习得的因素对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整合标记及分析,影响智力障碍儿童亲属称谓习得的因素主要有:家庭教养环境、家长主观意识等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家庭教养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父母抚养长大的智力障碍儿童占绝大多数,为80.65%;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抚养长大的占少数,分别为9.68%和3.23%;另外,成长在单亲家庭由父母一方抚养长大的智力障碍儿童为6.45%对家长最希望孩子学会的亲属称谓和智力障碍儿童最先学会的亲属称谓进行整合分析,结果表明,排除其他选项,智力障碍儿童最先学会的亲属称谓与家长最希望孩子学会的亲属称谓基本成正比其中,近九成的儿童最先学会称呼父母从其他选项来看,32.26%的家长希望孩子学会直系亲属称谓以外的称谓,而儿童对其他亲属称谓的习得率为6.45%进一步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家长最先希望孩子学会的亲属称谓百分比和孩子最先学会的亲属称谓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t=0.943,p>.05三)智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亲属称谓词理解的差异比较对比智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亲对属称谓词的理解状况,结果表明,正常儿童对所有常用亲属称谓的理解正确率为100%,智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有显著差异, t=63.64,p<.05。

      结果表明,智力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对亲属称谓的理解呈现差异显著(P<0.01),对比差异可知,智力障碍儿童百分比平均值(13.92),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百分比平均值(100.00)四)正常儿童与智力障碍儿童亲属称谓习得的影响因素差异比较1.家庭教养环境对比智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家庭教养环境可以看出,智力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相比没有明显差异2.家长主观意识对比家长主观意识对智力障 碍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影响,表明家长主观意识对两组儿童都有影响,并且儿童最先学会的亲属称谓与家长最希望孩子学会的亲属称谓基本成正比三、讨论(一)智力障碍儿童对亲属称谓的理解分析智力障碍儿童对父系亲属称谓的掌握好于母系亲属称谓,对直系亲属称谓的掌握要好于旁系亲属这表明不同亲属称谓词影响智力障碍儿童的判断,并且影响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表达二)影响智力障碍儿童亲属称谓习得的因素分析智力障碍儿童由父母抚养长大的都最先学会称呼父母,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抚养长大的大都先学会称呼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这表明家庭教养环境对智力障碍儿童亲属称谓的习得有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儿童亲属称谓的习得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