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01290147.doc
15页江苏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的侠文化历史悠长,“侠”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战国时韩非子的《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里的法和禁指国家的法律制度韩非子站在法家的立场指出了“侠”目无法纪、好斗使力的一面司马迁则以民间道德定义侠客形象,其在《史记》中专立《游侠列传》,云:“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随后又立《刺客列传》指明侠的本质就是舍己为人,他们明大义,识大体,他们的义愤为国难而发,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成为铲除不平、伸张正义的一种社会力量班固在《汉书》中作《游侠传》,从《后汉书》起,官修史书不再专门为游侠立传此后史书对侠的记述便无以为继史家没有记载的东西,就以诗、文、小说、戏曲等形式记载流传下来,侠的形象由此出“史”入“文”也就是说,政府希望独掌法律,不喜欢跟政府唱对台戏的游侠。
而游侠认为政府有不公正的地方,所以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执掌正义,决定是非和生杀这一点是像中国这种大一统帝国绝对不能允许的因此,从汉景帝开始就大量杀戮游侠,中国历代帝王,只要建立起政权,国家稳定以后,一定杀游侠所以,侠存在的空间主要是乱世中国人为什么在侠的身上寄予那么大的希望?柳亚子诗云“乱世天教重侠游”,就是说,在乱世里面,老百姓更易被欺侮,更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所以,格外地想念侠人们在侠的身上寄托了被拯救的希望不仅乱世,就是所谓的太平盛世,封建社会的很多不公也无法通过政府得到适当处理,很多坏人,官府和法律制服不了,或者说不愿意管制,这时民众希望在法律和政府之外,另外有一批人,这批人跟政府没关系,但是他们能够帮助老百姓,即所谓拯世济难这就是侠能够被接受或者代代相传的心理基础武侠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人格精神中的一部分结合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中对武侠精神的诠释,再纵观历史武侠人物的悲壮侠义之举,可以将武侠精神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恩,知恩必报,重义轻命;信,言出必行,一诺千金;勇,千里赡急,不吝其生;义,除暴安良,打抱不平;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所以受欢迎,还有一点就是侠身上展现出的气质:独立不羁,自由放达。
古代侠士,衣带飘飘,倚剑长歌他们不要名位,不要爵禄,也不想受到任何社会和他人的束缚,他们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将不平之事变成公平之事;轻财好施,赈穷救急,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追求公平与自由这种天马行空、豪放肆意的气度,很受文人的欣赏 正因为这样,中国的文人,或者说一直到现在的读书人,或多或少都对侠的观念、对写侠的诗文、对武侠小说感兴趣虽然《史记》《汉书》以后的中国史书,没有再记载关于侠的故事,可是,我们从魏晋隋唐描写游侠的诗歌文章,从唐代宋代的豪侠小说,从元代及明代清代的游侠杂剧传奇,从明清的侠义小说,到20世纪的武侠小说,一直到现在台湾、香港很流行的武侠电影,都可看到大侠的身影侠作为一个特殊历史阶段的社会群体虽已消失,但是武侠崇尚的?重义轻生,舍生取义,追求道德完美和理想人格的传统心态,早已积淀于中华民族伦理文化意识的深处,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发展道路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们喜欢侠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不管是身处乱世还是治世,遭遇不公的人们都在侠的身上寄托了被拯救的希望 B.人们敬佩侠铲除不平、伸张正义,具有的恩、信、勇、义、忠等武侠精神。
C.人们欣赏侠不慕名利,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的独立不羁、自由放达的气质D.侠的形象出“史”入“文”,被以诗、文、小说、戏曲等形式记载流传下来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老百姓在乱世被欺侮、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在治世,遭受冤屈,无法通过政府得到适当处理,这些是侠世世相传的心理基础 B.司马迁在褒扬游侠“言必信,行必果”,识大体、明大义的同时,也指出他们“行有不轨于正义”,这表现了他“妍媸毕露”的实录精神 C.在封建社会,因为游侠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执掌正义,决定是非生杀,挑战政府的法律,所以会遭到政权稳定的政府的戕害 D.韩非子在《五蠹》中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表明他作为法家代表人物对战国末期儒家和游侠持批判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在封建社会,社会有不公现象和老百姓希望被拯救的心理,是游侠作为社会群体存在的土壤B.鲁智深虽和金氏父女素昧平生,但他“路见不平一声吼”,拳打镇关西,除暴安良,他是游侠在文学作品中的身影C.因为汉景帝在巩固政权、稳定国家后就开始大量杀戮游侠,所以,侠存在的空间主要是乱世。
D.“武侠精神”已积淀于中华民族伦理文化意识的深处,大侠的身影仍可能出现在今后的影视作品或小说中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活 着 余华 到了中午,里面有医生出来说:“生啦,是儿子 二喜一听急了跳起来叫道:“我没要小的 医生说:“大的也没事 凤霞也没事,我眼前就晕晕乎乎了,年纪一大,身体折腾不起啊二喜高兴坏了他坐在我旁边身体直抖,那是笑得太厉害了我对二喜说:“现在心放下了,能睡觉了,过会再来替你 谁料到我一走凤霞就出事了,我走了才几分钟,好几个医生跑进了产房.还拖着氧气瓶凤霞生下孩子后大出血,天黑前断了气我的一双儿女都是生孩子上死的,有庆死是别人生孩子,凤霞死在自己生孩子 那天雪下得特别大,凤霞死后躺到了那间小屋里我去看她,一见到那间屋子就走不进去了,十多年前有庆也是死在这里的我站在雪里听着二喜在里面一遍遍叫着凤霞,心里疼得蹲在了地上雪花飘着落下来,我看不清那屋子的门,只听到二喜在里面又哭又喊,我就叫二喜, 叫了好几声.二喜才在里面答应一声,他走到门口,对我说:“我要大的,他们给了我小的我说: “我们回家吧,这家医院和我们前世有仇,有庆死在这里,凤霞也死在这里。
二喜,我们回家吧 二喜听了我的话,把凤霞背在身后,我们三个人往家走 那时候天黑了街上全是雪,人都见不到,西北风呼呼吹来,雪花打在我们脸上,像是沙子 一样二喜哭得声音都哑了,走一段他说:“爹,我走不动了我让他把凤霞给我,他不肯,又走了几步他蹲了下来,说:“爹,我腰疼得不行了 那是哭的,把腰哭疼了回到了家里,二喜把凤霞放在床上,自己坐在床沿上盯着凤霞看, 二喜的身体都缩成一团了我不用看他,就是去看他和风霞在墙上的影子,也让我难受得看不下去那两个影子又黑又大,一个躺着,一个像是跪着,都是一动不动,只有二喜的眼泪在动,让 我看到一颗一颗大黑点在两个人影中间滑着我就跑到灶间,去烧些水,让二喜喝了暖暖身体, 等我烧开了水端过去时,灯熄了,二喜和凤霞睡了 那晚上我在二喜他们灶间坐到天亮,外面的风呼呼地响着,有一阵子下起了雪珠子,打在门 窗上沙沙乱响二喜和凤霞睡在里屋子里一点声音也没有,寒风从门缝冷飕飕地钻进来,吹得我两个膝盖又冷又疼,我心里就跟结了冰似的一阵阵发麻,我的一双儿女就这样都去了到了那种时候,想哭都没有了眼泪我想想家珍那时还睁着眼睛等我回去报信,我出来时她一遍一遍嘱咐我,等凤霞一生下来赶紧回去告诉她是男还是女。
凤霞一死,让我怎么回去对她说? 有庆死时,家珍差点也一起去了如今凤霞又死在她前面,做娘的心里怎么受得住第二天,二喜背着凤霞,跟着我回到家里那时还下着雪,凤霞身上像是盖了棉花似的差不多全白了一进屋,看到家珍坐在床上,头发乱糟糟的.脑袋靠在墙上,我就知道她心里明白凤霞出事了,我已经连着两天两夜没回家了我的眼泪唰唰地流了出来,二喜本来已经不哭了,一看到家珍又呜呜地哭起来,他嘴里叫着:“娘,娘……” 家珍的脑袋动了动,离开了墙壁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二喜脊背上的凤霞我帮着二喜把凤霞放到床上,家珍的脑袋就低下去看凤霞,那双眼睛定定的,像是快从眼眶里突出来了我是怎么也想不到家珍会是这么一副样子,她一颗泪水都没掉下来,只是看着凤霞,手在凤霞脸上和头发上摸着二喜哭得蹲了下去,脑袋靠在床沿上我站在一旁看着家珍,心里不知道她接下去会怎么样那天家珍没有哭也没有喊,只是偶尔地摇了摇头凤霞身上的雪慢慢融化了以后,整张床上都湿淋淋了 凤霞和有庆埋在了一起那时雪停住了,阳光从天上照下来,西北风刮得更凶了,呼呼直响,差不多盖住了树叶的响声埋了凤霞,我和二喜抱着锄头铲子站在那里,风把我们两个吹得都快站不住了。
满地都是雪,在阳光下面白晃晃刺得眼睛疼,只有凤霞的坟上没有雪,看着这湿漉漉的泥土,我和二喜谁也抬不动脚走开 (节选自余华《活着》)4、下列对小说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小说向人们展示了在极度苦难环境下的生命状态,让读者体味“活着”的多种滋味 B.小说一开头叙事平实,波澜不惊,但重点突出的是凤霞在生孩子过程中去世的“悲” C.“我没要小的我要大的,他们给了我小的从这两句中,可见二喜只希望凤霞没事 D.“二喜的身体都缩成一团了”,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二喜的肉体和心灵都遭受了重大的打击5、文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我”的形象特点6分)6、这篇小说多次写到“雪”,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2015年1月,习近平新年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他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政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个月后,习近平来到与云南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到好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
习近平指出,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但中国的扶贫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最新数据显示,按照中国扶贫标准,到2013年底中国还有8249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在民生问题中,困难群体往往有更多更强烈的诉求,因此需要给更多的关注和帮扶习近平指出,换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摘编自2017年3月11日“人才网”)材料二:近年来,各地通过强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给贫困地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实惠但是,相对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期盼群众早日脱贫的焦急心情,一些群众就显得比较“淡定”甚至希望扶贫工作能够长期保持,让自己多享受一些“免费的午餐”这种甘愿苦熬不愿苦干、不肯脱贫,乃至患上了“等靠要、不达目的不脱贫”的“精神贫困”症的情况,不仅令人担忧,同时也引人深思。
据了解,只要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可以享受精准扶贫贴息贷款、危房改造、异地搬迁或自建自购住房补贴等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