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韩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docx
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中日韩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三、中日韩非传统安好合作现状 非传统安好问题严重要挟东亚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在客观上形成了推动东亚国家非传统安好合作的强大动力近年来,中日韩非传统安好合作已经起步,无论是第一轨道还是其次轨道的对话,无论是双边合作还是多边机制,都有较大进展 1、双边合作方面以中日非传统安好合作为例,双方的非传统安好合作主要表达在生态环境养护领域,譬如防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沙化等方面中国大气污染直接影响东北亚空气质量,甚至在日本造成酸雨;中国北方的沙尘暴也影响到日本从20世纪90年头起,日本就参与中国生态创办,扶助中国治理环境,至1997年日本对中国环保领域无偿接济达12亿美元2022年开头的第5次对华日元贷款16个工程中,有9个是环境工程日本通过“政府开发接济”贷款和民间企业投资,扶助中国植树造林、培训环保工作人员、治理大气和水污染等,受到中方广泛好评但日本在能源开发和海洋资源划分方面不合作态度,成为影响中日进一步合作的主要障碍再譬如日韩两国在1999年就海上反恐合作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加强了两国在反恐方面的合作;两国正在共同推动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
2、多边对话与合作机制目前中日韩之间还没有纯粹的非传统安好多边合作机制,合作主要是在10+3框架下和东盟地区论坛中举行这主要有:(1)、10+3框架下整个东亚国家非传统安好的对话与合作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促成了东盟与中、日、韩“10+3”机制的形成2000年,东盟与中日韩签订“清迈协定”,共同应对投机行为,预防货币贬值2022年1月,东盟与中日韩召开首届“打击跨国犯罪部长级会议”,启动10+3合作框架下公安部长会议机制,标志着东亚非传统安好合作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22年8月,东盟与中日韩首都警方签署了《关于加强东盟与中日韩首都警察局合作的北京宣言》,提出各方应根据需要,建立警务联络制度,并在可怕主义、贩卖毒品、洗钱、跨国有组织犯罪、计算机犯罪等领域加强区内信息交流,紧密彼此之间的协调与合作2)、10+3框架下中日韩之间的合作主要是在环境养护、地震救灾、打击跨国犯罪等方面从1999年开头,中日韩启动10+3框架下环境部长会议机制,在防治沙尘暴、养护海洋环境等方面初步取得了成效譬如,建立了沙尘暴监测和早期预警网络机制和东亚酸沉降监测网络,启动西北太平洋行动筹划以及东北亚次区域环境合作筹划。
在防灾治灾合作方面,2022年10月,中日韩地震局长举行首次会议,同意加强查看数据的实时交换以及技术与根基研究信息的交流三国移民管理机构还就可怕主义、贩卖人口、贩毒等举行研讨会,相互交流信息 3、其次轨道对话以东北亚合作对话会为例,1993年成立以来,东北亚合作对话会在增进东北亚国家相互理解信任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话会把本地区的政府官员、学者聚集在一起,共同议论各方所关切的政治、安好和经济问题非传统安好问题是历届对话会重要的议题之一1997年纽约会议集中议论了能源安好和海事安好问题;1998年莫斯科会议把南亚核爆炸和亚洲金融危机列为主要议论问题;2022年东京会议特意议论反恐合作问题 四、东亚非传统安好合作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障碍 首先,中日韩三国对非传统安好的界定和关注领域存在差异各国都根据本国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制定相关政策,在非传统安好领域,三国有利益趋同之处,也必然存在利益差异 其实在东亚地区的非传统安好早已存在,但由于各国关注点的不同,所以难以形成合力形成地区层面的合作安置例如,日本由于资源稀缺,所以很早就把能源安好、粮食和其他原材料的安好作为日本的重要非传统安好,并把它们作为日本国家安好战略的组成片面,形成日本独具特色的“综合安好”观。
而中国正在加速进展经济,再加上人口多,人口滚动频繁, 由此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以“非典”和禽流感为代表的传染性疾病流行,因此中国把资源和环境问题作为主要的非传统安好,再加上可怕主义、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911”后在我国周边有所抬头,所以打击这三股势力也成为我非传统安好的重要内容由于国情不同,不同国家对非传统安好的关注点不同,因此在合作层面有不同的侧重,由此也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在某些概括领域的合作的意愿和动力中日韩对个别问题领域作为传统安好还是非传统安好判定的歧异,突出表现在朝核问题上日本认为,朝核问题就是核武器分散,是典型的非传统安好问题而中国和韩国那么认为,朝核问题是传统安好的延迟,国际社会在处理朝核问题时理应兼顾朝鲜合理的安好关切上述熟悉上的差异在确定程度上成为中日韩非传统安好合作的障碍,导致三国非传统安好合作的繁杂化和慌张化局面 其次,中日韩非传统安好合作受传统安好影响较大,三国更关注其主权安好问题区域性合作,在实质上具有主权让渡性因此,各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必然会采取相对保守的政策 多数非传统安好问题本身就是从传统安好环境和问题中逐步蜕变或衍生出来的,因此非传统安好与传统安好有着密不成分的相互关联性。
一方面,非传统安好问题一旦被激化,便会引发国家间冲突,导致采用传统安好的军事手段来解决以能源安好为例 ,时至今日,共同开发能源的合作迟迟未能有效开展,最主要的理由就是这其中更多地涉及到了领土争端目前,中国在东海、南海片面岛屿归属问题上与日本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双方还没有达成共识,使得该地区大规模共同开发能源的合作一向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在确定程度上影响了能源安好问题的解决,也随时有可能由于能源的争夺而爆发传统安好上的军事冲突另一方面,三国普遍存在的传统安好合作的窘境,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了非传统安好深层次合作的开展由于历史和现实理由,彼此间的认同低,信任度不高,更加是中日之间呈现出既合作又相互防范的态势 第三、直至目前,大多数多边合作只停留在建立软性的机制、发表宣言和对话等根基上,而加强司法合作等实际行动却不多见 虽然中日韩三国在非传统安好领域的合作已经起步,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劳绩,但总的看来,三国非传统安好合作尚未充分机制化,大量合作还停留在论坛议论层面,成果主要表达为各种提议、宣言、会议等等,从而使这种合作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与三国缺乏政治意愿、机制才能不强,以及缺乏法律约束有关。
随着非传统安好在地区安好中地位的上升,建立一个完善的中日韩非传统安好合作机制势在必然当务之急,应尽快在重点领域形成一套概括的、细致的合作模范,使非传统安好合作机制化、法制化,尤其是在危机防控方面的机制化和法制化,从“防”的角度来遏止各种要挟和危机的展现 第四、来自区域外美国的压力这是美国主导的全球体系与地方大国主导的区域化体系的冲突表达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不仅需要维护自己在东亚地区广泛存在的政治、经济和安好利益,而且美国认为它在东亚的存在也是保持东亚区域稳定的重要因素,既可以防止经济大国日本走向重新军事化,也可以遏制不断崛起的中国对本地区的潜在要挟因此,美国惦记中日通过安好领域的合作对话,走上一个排斥美国的东亚一体化道路,对美国的东亚利益构成要挟因此美国总体上是不梦想看到东亚区域主义的进展,更加是由中日主导带有排斥性的地区主义的进展这成为双方非传统安好合作进一步深化的布局性障碍 第五、“其次轨道”动力缺乏 “其次轨道”提出敏感的战略性建议,避开了政府官方对话的艰苦选择同时,由于“其次轨道”途径没有形成机制,参与者有了对各种观点举行细致审查的更大旋绕空间,使这些观点成为对政府更具压服力更值得关注的建议。
但东亚“其次轨道”外交也面临窘境:渠道不多;经费缺乏;活动才能欠缺;政府官员的加入使其独立性受质疑;所作抉择不具约束力, 等等 五、加强东亚非传统安好多边合作的措施 东北亚非传统安好合作存在各种困难和问题在所难免,问题是如何解决之,使非传统安好成为推动整个区域合作的动力 (一)从社会、民间方面加强培育地区认同感,巩固纽带关系,培养有利于非传统安好合作的社会根基 除了加强经济合作外,还要加强人员往来,建立各种交往渠道,扩大和加深地区文化、教导、科学和旅游交流政府官员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制止激化敏感历史问题,让历史问题成为学术研讨话题,而不是现实交往的障碍公共媒体要为强化区域认同做好疏通、压服工作,加强沟通与合作,提升对地区利益的关注,使地区共同安好和安好相互主义成为百姓普遍关注的话题,尽快塑造东亚安好共同体的民意根基政府要为诸如地区环境养护组织、流行病防治组织等多边利益的民间团体的孕育创造环境,使跨国的、功能性的利益团体成为地区相互依存的纽带 (二)加强双边和多边对话与协调,完善政府间合作机制 利用各种国际组织、安好磋商会议、外交会晤等双边、多边渠道,加强东亚非传统安好的对话;强化10+3框架下部长会议机制以及常设高官和专家工作组机制,落实各种宣言与行动筹划;充分发挥ARF和APEC在应对非传统安好要挟中的作用,加强东亚国家与其他亚太国家的协调与合作;慎重设置跨区合作机制,谨防某些国家搅局,宁缺毋滥;强化已有的制度安置,深化已开发的各类合作领域。
(三)重点突破一些领域,变速、多轮推进区域合作 在切实夯实合作根基的同时,留神抓住时机,为新的合作搭建对话与协调的平台,尤其是那些关乎整个地区稳定与进展的领域,譬如流行疾病要挟、跨国犯罪等可以先在这些领域形成精细合作的核心圈,然后利用核心圈的吸附效应,逐步吸收区内其他国家假设某些非传统安好要挟譬如跨国河流生态破坏等只是次区域关注的热点话题,拟尽快形成次区域合作圈 (四)加强执法部门之间的联系,提高执法人员非传统安好意识 执法部门建立热线,实时通报处境,协调立场;加强执法人员的交流,建立各类培训中心,提高各国执法队伍应对非传统安好要挟的才能;组织重点课题研究,开展学术交流地区大国更应主动承受共同安好责任,供给更多的技术、装备接济,其他国家也应努力加强执法才能,积极合作区域行动,共同维护地区的安好与稳定 (五)加快危机预警机制的创办,巩固非传统安好要挟预防才能 “危机动力”对东亚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创办、SARS信息连通和防范机制创办以及筹建海啸预警机制的合作发挥重要作用,但东亚在其他非传统安好方面却做得不够或者根本没有想法当务之急就是理顺急迫处理的非传统安好要挟的先后次序,制订各种预案,巩固各国相关部门协调才能,建立和完善地区突发事情应急机制。
(六)加强“其次轨道”在非传统安好合作中的作用 在东亚各国仍普遍缺乏相互信任,短期内难以就建立地区安好机制达成共识的处境下,“其次轨道”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和积极响应以东盟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和亚太安好合作理事会为主线的“其次轨道”告成将本地区主要大国和其他主要国家聚集在一起,促进了本地区原有的双边关系和多边之间的良性互动随着东亚地区多边安好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展和合作层次的逐步提高,“其次轨道”的研究和涉及的领域也将有相应的拓展,其在组织上亦可能更加繁杂化东亚各国在加强政府间机制化创办的同时,应进一步发挥其次轨道的辅佐作用,使其更加成熟,并进展为某种本地区各国均能采纳的体制 小结 东亚非传统安好要挟特别繁杂,应对措施不能简朴化既要考虑区内因素,还要考虑区外因素,尤其是在与传统安好有着紧密联系的领域如反恐和防分散,区域内国家更要团结协作,谨防某些国家肆意搞双重标准,借应对非传统安好要挟之名干预他国,甚至采用传统军事手段和战役方式来解决问题在消释可怕主义、流行疾病要挟、提高防范和抗拒各类经济风险和自然苦难的才能等方面,也不只是区内合作就能解决问题,还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彻底消释贫困和落后紧密相连,这需要全球合作,尤其是需要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