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认识6—9》教案.docx
4页《认识6—9》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6~38页的例1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知道6、7、8、9表示的含义,会读、写6、7、8、9,能根据物体个数,用手指、小方块、数珠等表示相应的数,理解6添上1是7、7添上1是8、8添上1是9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在认数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以及初步的用数进行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数与物体个数的对应关系中体会数的价值,逐步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教学重点】6、7、8、9的认识和读、写教学难点】理解6添上1是7、7添上1是8、8添上1是9;6、7、8、9的书写教学准备】教师准备6~9数字卡片、方块图、数珠图;学生每人准备直尺、方块、数珠教学过程】—、数—数,认—认出示例1主题图谈话:课间,小朋友们在户外打乒乓球数一数,图中有几个小朋友,有几个乒乓球?看图,你还知道了什么?[预设]有8个小朋友在打乒乓球,有9个乒乓球;有7朵花、6个水杯、7面小红旗、9个苹果……学生说到什么,就把相关图片贴在黑板上引导:这些人或物体的数量不一样你能根据数量的多少,把他们分一分类吗?[预设]学生可能会把6个水杯、6个盆栽分一类,把7面小红旗、7朵花分一类,把8个小朋友、8个乒乓球拍分一类,把9个苹果、9个乒乓球分一类。
结合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把数量相同的人或物体分在一起教师用集合圈将物体圈出来,边圈边介绍:像这样6个水杯、6个盆栽还可以用6根手指表示(伸出6根手指),用6个方块表示(贴出方块图)指出:它们都可以用数字"6”表示板书:6提问:其余物体可以用几根手指和几个方块表示呢?数一数、摆一摆用哪个数表示?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手指图、方块图,并板书7、8、9这三个数学生读数提问:6还可以表示什么?7、8、9呢?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相应位置标上“……”,帮助学生体会数量相同的物体,都可以用同一个数表示二、拨—拨,写—写出示数珠谈话:要想用数珠表示6,应该怎么拨珠子?先请学生上台示范拨,再请全体学生试着拨一拨,边拨边数数明确:5添上1是6,6大于5提问:你会继续拨珠,表示7、8、9吗?学生合作拨珠后上台展示,教师引导学生体会:6添上1是7,7添上1是8,8添上1是9谈话:我们来写一写这几个数教师示范在日字格中书写6、7、8、9学生在课本上描6~9,写6~9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写数时,要注意什么?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出示"数线”谈话:“数线”是我们认数的好帮手,请你先填一填,再读一读。
学生独立填数、读数,教师巡视指导提问:仔细观察数的排列,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数线”上从前往后数,数越来越大,从后往前数,数越来越小;6前面是5,后面是7;8大于6而小于9;从前往后数,6排在第7个等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数线”,学生体会点与数的一一对应关系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看图数数,把对应数量写在日字格里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填写后交流填写时是怎样想的,体会物体位置的关系,区分几个与第几个的不同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拿出直尺,先顺着读一读,再倒着读一读提问:5离8近一些,还是离1近一些?学生借助直尺说清楚理由引导学生在直尺图上画弧线箭头比较,初步感受往前数和往后数,为后续学习运算做好铺垫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第一幅图,学生读懂题意学生根据图形的数量填出相应的数,再进行大小比较在学生交流过程中,说清楚如何比较数的大小明确:数量只和物体的个数有关,和大小、形状没有关系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在日字格上练习写数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然后全班点评、反馈四、课堂总结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和幼儿园学习6、7、8、9相比,今天你有了哪些新收获?【作业设计】游戏活动:游戏尺。
取出一把直尺,选择一个数作为起点,根据指令(如:从2开始,先往后跳5格,再往前跳3格)报出答案教学思考】这节课的教学,注意以下两点:1.例1主题图,关注逐步抽象出数的层次,巧用数轴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2.“想想做做”第2题,综合运用数的知识课标链接】第一学段是学生进入小学学习的开始,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形成的活动经验和生活经验,遵循本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活动,更好地完成从幼儿园阶段到小学阶段的学习过渡数的认识教学应提供学生热悉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可以用对应的方法,借助小方块、圆片和小棒等表示相等的数量,然后过渡到用数字表达,使学生体会可以用一个数字符号表示同样的数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19~20页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