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文明实践“八问 ”.docx
2页新时代文明实践八问”作者:来源:《雷锋》2020年第09期“1即一个目标: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传播新思想、引领新 风尚;“4即四个定位: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 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5即五项工 作: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 入移风易俗;“3即三个到位:阵地资源整合到位、体制机制健全到位、服务群众精准到位; “4即提升四大能力:动员能力、整合能力、引导能力、服务能力要统筹运用传统阵地和新载体新手段开展常态化宣传教育,把理论宣讲融入惠民服务、文 化生活、情景体验等;要注重对科学理论的消化转化,让身边人说身边事、用百姓话说百姓 事、用大白话说天下事,把大道理”讲活讲深讲透;要组建来源广泛、类型多样、结构合理的 理论宣讲志愿队伍,开展讲故事能力培训,增强理论宣讲针对性吸引力要把县(市、区、旗)域内的家底摸清、沉睡资源唤醒,避免空置浪费;要把各个条条块 块中的资源整合起来,根据文明实践活动需要和群众需求再配置、再优化;要推动省市优质资 源机制化下乡、制度化安排、渐进式推进;要推动县域之内、乡镇之间、村社之间资源流动互 动、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益。
坚持把志愿者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主体力量,把志愿服务作为主要活动 方式要加强对志愿服务的组织引导,组建类型多样的志愿者队伍,打造高质量的志愿服务项 目,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特别是注重开展深入细致的精神抚慰和人文关怀,以品牌项目汇聚力 量、凝聚群众要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完善志愿者登记注册、激励嘉许等制度, 增强动力、激发活力,吸引更多志愿者扎根农村、服务基层要着眼立规矩,制定好记管用的村规民约,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 禁毒禁赌会等自治组织作用,常态开展监督检查、相互评议评价、给予激励惩戒等,形成系统 化自我约束机制要着眼抓示范,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先进模范带头作用,抓住“关键少数”、 强化示范引领,带动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坏人坏事有人抓、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必 须改”的生动局面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切实满足群众 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要重内涵,积极创作推出反映新思想、讴歌新时代、说唱新生活的文艺 作品,让群众在参与中获得精神滋养要送到位,组建“轻骑兵式”文艺小分队、推动文化科技 卫生“三下乡”“常下乡”、结合群众需求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
要种下根,以完善“结对子 种文化”、带动和培养基层文化能人为抓手,积极培养一批群众身边不走的文化工作队伍坚持既要为了群众也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人人成为文明实践参与 者要研究常态化联系群众的办法,拓宽与群众面对面、键对键、心贴心的联系沟通渠道;要 有针对性回应群众诉求,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想群众之所想、忧群 众之所忧、应群众之所盼;要及时总结群众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创新做法,引导 群众邻里互助、守望相助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继续加强统筹指导和挂点联系工作,会同中央文明委有关成员单位把 调研指导与加强学习结合起来、与发现问题结合起来、与改进提升结合起来,推动各试点地方 坚持政治站位、落实政治责任,边试点边总结、边改进边提高省市两级党委宣传部、文明办要加强直接组织指导,进一步做实挂点联系工作,加强出谋 划策、政策支持、督促检查,大力推动理论宣讲队伍和成果下乡进村入户,推动各类文明实践 志愿服务队伍和力量服務基层服务群众,积极探索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纳入县 (市、区、旗)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 查的具体办法。
县级党委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发挥好“一线指挥部”的作用,统筹协调全县域各类资源,充 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做实做精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县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尽职尽责、率 先垂范,带头摸清群众需求,带头参加文明实践活动,带头破解试点工作难题,推动形成有本 地特点、受群众欢迎的文明实践良好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