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终关怀书籍推荐1.doc
12页临终关怀书籍推荐1.死亡课在那些冷峻而多情的医学叙事作品里,死亡呈现出独特的视角、鲜为人知的专业性、原汁原味的现场感,更有一种出人意表且引人深思的人间温度当死亡可以如此多情、告别有了“最好”,“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这样的诤言,已非文字表面上的触目惊心,而是一场由死亡主讲却直抵生命终极命题和心灵感动的特殊“死亡课”死亡,从来无法回避但人们依然需要这样的“死亡课”来传授其中的道理,以不懵懂、不忧惧的姿态,坦然面对2.《死亡如此多情》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编中信出版社“生命大结局——一个你不愿意提及却又无法摆脱的必然,它的阴影笼罩着你的一生当你卧病在床,当你年老体衰,当你亲友逝去,对它的恐惧会悄然袭来请你翻翻此书,看看这些医生的口述实录,想想他们内心的无奈、挣扎和感悟也许你会重新认识生命的大结局,克服恐惧,淡然应对这道出了此书的意义《死亡如此多情》采访了百位医护人员,用叙事医学的手法描述了医者亲身经历的临终故事,还原一个又一个惊心又感人的生死现场,诉说关于死亡的种种“多情”,是一部颠覆传统生死观念的纪实文学阅读这样的人间真实,定会启迪读者去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痛苦和疾病,以及生命和死亡3.《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澳]肯·赫尔曼著江苏文艺出版社书名是多么触目惊心。
但“死亡”这个词,确实是我们每一个人无法回避的将来它也是在各大医院重症监护室里轮番上演的真相精品.这是一本讲述发生在重症监护室里的案例的书籍,也是一堂关乎死亡的课程国际重症监护领域专家肯·赫尔曼教授直面内心深处,用饱满而真挚的笔调,记录了重症监护室内一系列“原汁原味的、躲在医院幕帘后的生死故事”,追问医疗救治的终极意义、生死命题这部医学专家的重症监护室守护笔记,被译成22种文字,令世界各地的读者感动落泪它是一个有深度的医学叙事,更是许多有温度的“临终见证”——“这些充满人性光辉的故事,带领我们进入了重症监护的独特世界在那里,最原始也是最深切的人类情怀,与最为先进的医疗科技一直在发生激烈碰撞”4.《最好的告别》[美]阿图·葛文德著浙江人民出版社一本描述衰老和死亡的沉重之书,却受到了读者追捧,登上了各种畅销书榜单当病人在死亡的边缘徘徊挣扎的时候,医生该如何去安抚他?医学不能实现他的欲望,但医生可以为他走向死亡缓缓摆渡美国医生阿图·葛文德结合其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与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作为一本会讲故事、入情入理的医学读物,面对衰老和死亡的沉重话题,《最好的告别》触动的不仅是医学思考,更是关于生命的探索。
即不仅告诉医生们如何尊重生命、挽救生命,也告诉读者为了使生命最后的岁月有意义,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正如读者所说的,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最好的告别》给我们重要的启示生死感悟他或她,一字一句,垒起自己面对生死天堑的泪水与努力、艰辛与喜悦、代价与感悟生命冷却,却留下灼热的感悟,不绝地敲击读者的心灵那是至为真切的对生命的透视、对死亡的对峙,具有沉甸甸的力量和震撼性生死感悟,都是不染尘埃的生命叩问: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精品.5.《向死而生》[英]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这是英国著名作家本森的亲身经历,濒临死亡又起死回生后的日记体感悟和思考曾经,他以文字为生;曾经,他只埋头于工作;曾经,他毫不关心家人……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倒下,病入骨髓,躺在床上,说不出,写不动……渐渐地,他开始去体会亲情的温暖、发现自然的美丽、思考生命的意义、审视人类与人性的蒙昧……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作家,在和病魔斗争的同时,写下了这本笔笔含情字字有痛的“死亡”日记全书共有66篇日记,篇篇都围绕“死亡”这个永恒命题展开,作者结合自己病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不同的视角和事件切入,深入探讨关于心灵的成长、生命的意义等多种问题,引人深思和觉醒。
6.《妞妞》周国平著长江文艺出版社成长与死亡的相伴相行,让生命的话题变得尤为脆弱而深刻、凄美而惊心妞妞是作家周国平仅活了562天便夭折的女儿作者以一个父亲的札记形式,真实记录妞妞成长的各种细节,他和妻子在死亡阴影笼罩下抚育幼女爱哀交加的心境,以及在摇篮旁、墓碑畔的忧伤生命思考,通过剖析生命的诞生与消亡的过程来辨析人生的意义和情爱的真谛,写下了一个“感悟生与死的心灵之作”其行文的哲学意味,让人们在感叹一个具体生命生死的同时,也关注人类普遍的生命意识,将生命个体的悲剧意识泛化到人类的苦难中面对一个幼小生命的凋零,周国平给出了他关于生命的意义、死亡、灵魂和超越这些基本命题的思索7.《此生未完成》于娟著湖南科技出版社精品.作者于娟的一生,就是一本“未完成”的书这名32岁的女子,是一名有着美好前程的复旦大学青年教师,也是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在与晚期癌症抗争一年四个月之后,生命定格一年的生死折磨,她写下这些:她的病,她的一生,她的坚强和柔软,以及病中的众生相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胸有惊雷而面若平湖只是用自己肉躯的痛苦去换得人生的参悟,代价实在太大了生死边缘,她有了那么痛又那么平实的领悟:好好活着,好好爱护自己和身边每个人。
其余的,“神马都是浮云”她用她年轻的生命,成就了这个“未完成”对他者的警醒与启思,让这个“未完成”深具意义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书封上这句平实的话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8.《恩宠与勇气》[美]肯·威尔伯著三联书店美丽女子崔雅邂逅肯·威尔伯,彼此一见钟情,计划喜结良缘然而,就在婚礼前夕,崔雅被发现罹患乳腺癌完美的邂逅,变成了随后五年漫长的艰难岁月在这个厄运中,人们真的很难分辨谁比谁更痛苦——是饱受疾病煎熬的崔雅,还是咬紧牙关与她并肩作战的肯正如人们说,“你也没法把《恩宠与勇气》当作爱情之书或者死亡日记,它是一种疾病与死亡的修行,从恐惧、愤懑与怨怼里,慢慢学会豁达、安详与慈悲这个与病魔斗争的故事,最后告诉大家的是,接受死亡,乃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就像崔雅的终极理解,“痛苦不是惩罚,死亡不是失败,活着也不是一项奖赏”生死之间,最值得追寻的是生命的意义具有了“意义”的指向,生的珍贵才真正得以存在与延续这种意义是多向度的,文化上的宏阔丰富和生命体验的具体而微都不可或缺那么,向文化名家们去探问其中的真谛,在光与尘中踏实体验生命的历程,便是殊途同归的方式精品.比如,《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的作者,他的人生就如同这一书名的代名词。
死亡如此逼近,困难如同炼狱,唯“意义”不可舍弃9.《我的生与死》马明博选编中国青年出版社“古今中外,无数哲人都在思考这个‘死’我们普通,平凡,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哲人的思想去理解和感悟,他们睿智、严肃、沉着的态度会帮到我们读者十分朴素的话语道出了这部书的价值翻开书页,与读者面对面畅谈死生的是这样一些中外名家:鲁迅、冯友兰、季羡林、苏格拉底、托尔斯泰、叔本华,等等他们来自不同的时代,摆出不同的交流姿态,将自己对人生终极命题的慎重思考,郑重传递到读者的生命中那些人生的起伏、生命的温度、智慧的光芒,冲破时空的阻碍,汇聚在这本文化名家话生死的书中,就像筑起一个关于生死观的文化峰峦,雄伟壮丽,郁郁葱葱读者一路攀登,终会有所悟10.《生命之轮》[美]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著重庆出版社本书作者被视为“一个颠覆了世界对死亡和濒临死亡看法的女人”她是世界上第一位研究死亡和濒死经验的女医生、倡导临终关怀的先行者,她告诉众人“如何怀有悲悯的心对待生死大事”,以及“如何呵护好生,才能呵护好死”《生命之轮》是她在生命的余晖中回顾自己一生的真情告白,告诉读者关于生命的终极秘密:“死亡并不真正存在,人生最难的功课是学会无私地去爱。
罗斯医生已经教会了世人如何才能安宁地死去死亡不再是绝望,不再是失败,而是生命的一部分,更是“漫长的旅程前的休息”对于如何看待必然来临的死亡,她的回答是:一个人如何死,要看他是如何活的好好活着,在生命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才是死亡教导我们的功课精品.如今,罗斯医生和她的《生命之轮》又给人们上了一堂课,教人们如何才能活得好11.《活出生命的意义》[美]维克多·弗兰克尔著华夏出版社《活出生命的意义》已被翻译成24种语言,销量1200万册,数字表述了它巨大的影响力此书作者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被视为“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他们全家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都死于毒气室,唯他和妹妹幸存死亡如此逼近,困难如同炼狱,弗兰克尔将自己的生命经验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开创了意义治疗法,为人们寻找绝处逢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富有光彩的见证书中作者的视角既恳切又超然:立足自己的内心,诚实不欺;又以医生的专业冷静超越当时严酷的环境,不怨不怒这种生命的真切体验和科学家的冷静观察,一再激励读者去思考生与死、生命的价值所在弗兰克尔不只是二战纳粹集中营走出的待决囚徒,他用一生证明绝处再生的意义;《活出生命的意义》告诉世人,炼狱般的痛苦一经超越,枝头绽放的将是爱与希望的花蕾。
或许,在这个虚无日盛、意义式微的时代,这样不懈怠的生命热情,将成为一种格外闪亮的人生指引摘自黄玮《解放日报》)12.直视骄阳决不枯燥,决不深奥,决不做作,让你欲罢不能,让你泪流满面,让你豁然开朗,让你会心大笑——亚隆就有这样的本事,带着温暖和智慧,让你和他共同直面死亡你可以不接受他的邀请,但一旦打开《直视骄阳》,走上对死亡的探索之旅,你就会得到启迪、陪伴和治疗——既然没有人能改变必死的命运,就也没有人不存在死亡的焦虑对死亡的恐惧如影随形,一直跟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和它握手,因为向死而生教会我们活出意义,活在当下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理事陆晓娅如是推荐13.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精品.作者:简媜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简媜给老年找了个美丽的名字,银闪闪的地方,但实际上年老既不美、也不浪漫她以令人思省的散文文字,广泛地观照思考“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由周遭亲人的故事触及到整体社会层面,一路从肉身、人生、老化、疾病到死亡的生命现场仔仔细细彻底探勘,在问题间穿行并找寻出路,可说是一本全面探讨老年议题的“生死书”这是一本生者的“完全手册”,老者的“百科全书”,病者的“照护指南”,逝者的“祈福祷文”五十岁以上的人应该要随身一本携带以防万一,五十岁以下则应该每晚睡前翻读一章,日日砥砺。
完整涵盖健康、心灵、理财、寓居、伦理亲情、社会参与、长期照护、临终准备与葬仪等层面,综观身与心的安顿这本散文集,分五辑,有贴近生活的亲情故事,也有诙谐幽默现场“live”,作者通过她从生活里观察和感悟的生死学,向读者娓娓诉说人世浮生的悲欢交集全文一篇篇小故事,涵盖了健康、心灵、理财、寓居、亲情、社会、病痛、临终、殡仪等层面,反映当下老年化的社会,人们在面对“生老病死”的态度与思想从初老、渐老、耄耋、病役到死亡,简媜以寓言式的魔幻奔想,仔细勾勒“老人共和国”里的鎏银岁月,以深情至性的柔笔追想至亲晚年,娓娓述说人世浮生的悲欣交集及侍病伴老历程之爱憎孤寂,既见机智幽默的优雅自嘲,亦是急急切切苦口婆心的警世诤言——肉身是浪荡的独木舟,每个人生都是一只装着悲欢离合的包袱,包袱里有各自的欢愉与憾恨在她笔下,生老病死转化为一座蕴藏智慧宝石的矿脉,值得一生开采14.天蓝色的彼岸作者:[澳]希尔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这是一部感人至深,触动灵魂的人性寓言小男孩哈利因车祸去了另一个世界在那里它他加入了等待去天蓝色彼岸的队伍但他还挂念着爸爸,妈妈,姐姐和同学们,却又不知如何传达他的心声,直到他碰到一个叫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