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报告登记表10份班主任.doc
10页湘潭大学商学院硕士生听取学术报告汇报表 学生姓名: 杨 帆 专业:金融学报告名称成就理想报告人寇纪淞报告时间2010年9月20日报告地点经管楼506 报告摘要本报告是由天津大学的副校长寇纪淞主讲,主题为:务实创新、为善去恶、知行合一,成就理想主要内容有:1中国经济的发展概况中国与印度经济的比较从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比较华为的创新投入;2务实创新---不能依靠加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国改革大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德、智、体全面发展4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相为将一家人;5为善去恶、知行合一;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报告心得体会听完了此次报告认识到创新精神是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创新严重不足,因此中国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所以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必须大力开展国人的创新教育,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也必须全面发展自身的才能,从小事做起,为善去恶,知行合一,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要锲而不舍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加强自身创新精神的建设,为我国的发展甚至世界的发挥在那做出有力的贡献,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我抱负和理想!班主任签名:湘潭大学商学院硕士生听取学术报告汇报表 学生姓名:杨 帆 专业:金融学报告名称《经济发展改革热点问题与<经济研究>用稿取向》报告人郑红亮报告时间2010年12月25日报告地点商学院106学术报告厅 报告摘要我于2010年12月25日上午9:30-11:30听取了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经济研究》常务副主编郑红亮教授题为《经济发展改革热点问题与<经济研究>用稿取向》的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如下:郑教授首先阐述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改革的十大热点问题,即当前宏观经济态势与宏观调控政策、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综合改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公司治理结构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和价格改革、国际经济与外资外贸政策以及收入差距扩大与分配体制改革,并指出了上述领域中需要大家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随后,郑教授还就《经济研究》的用稿取向,从刊物风格、文章类型、文章特色、研究方法、审稿制度、投稿须知等几个方面就师生关心的问题作了详细解释与说明,并建议大家多读《经济研究》文章、多读相关英文刊物的文章、多参加学术会议交流,以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最后,郑教授还对师生提出的许多问题逐一作了详尽解答 报告心得体会郑教授从专业审稿人的角度,分析了当前经济学研究人员应该把握的十大热点问题,这为我未来研究的选题提供了很清晰的方向,自己受益匪浅同时,郑教授解释和说明了《经济研究》的用稿取向,对自己写高水平的文章很有帮助郑教授的精彩报告,开阔了师生的视野,为大家今后的学术研究指明了方向班主任签名:湘潭大学商学院硕士生听取学术报告汇报表 学生姓名:杨 帆 专业:金融学报告名称城市化问题研究报告人万广华报告时间2010年12月26日报告地点商学院106学术报告厅 报告摘要万广华教授首先提出了两个问题,即今后的政策制定者在发展战略的设计和执行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增长还是考虑不平等,还有就是缩小中国贫富差距的出路在哪里。
他表示,仅靠增长不足以实现消除贫困这一终极目标,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与经济结构的变迁、调整紧密相关,解决不均等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快速推进城市化他认为,在将来的10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先解决目前已经进入城镇务工人员及其家人的户口问题,这可以把我国的城市化率提高到65%左右然后再花10年左右的时间,把城市化率提高到75%城市化将带来人口从乡村流向城镇,同时会带动人口从欠发达地区流向相对富庶的地区,城乡、区域、行业差距自然而然会缩小,方方面面的失衡也会迎刃而解城市化的步伐是不可阻挡的,关键问题还是城市化的速度中国特殊的国情(地少人多、服务业严重滞后、城乡差别特别大等等)决定了快速城市化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和紧迫的万广华详细分析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的区域差异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在此前提下指出区域差异要从“东中西”差距和“城乡”差距这两个角度进行剖析他不仅从理论上解释了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库兹涅茨提出的有关假说不适合我国国情,更通过数据证明了我国的区域不平等与经济结构变化密切相关 报告心得体会贫富差距一直以来都是各国学者探讨的重要课题,对中国贫富差距的研究也是非常多的,也提出了许多制度上、经济上的建议。
鉴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万广华博士提出的用城市化来应对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为中国的区域不平等和收入不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这无疑是新颖的万广华始终强调,做研究须立足事实,在客观存在的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这样的研究成果才能立得住并不是说城市化这一进程是一定会顺利的,但至少我们可以从国外的经验教训中学到东西,万广华提出,一个更好的策略是把这些资金投到城里移民的头上,或投入到农村的“软件”建设上,如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和劳力的技能,因为这些投入的产出是可以带动城里去的,而硬件建设是带不走的本质上,万广华提倡为城市化做准备班主任签名:湘潭大学商学院硕士生听取学术报告汇报表 学生姓名:杨 帆 专业:金融学报告名称我理解的中国发展道路:社会资本的视角报告人陆铭报告时间2011年4月9日上午9:00-11:00报告地点经管楼106 报告摘要一、为什么要研究社会资本及其发展?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资本与转型发展之间的双向关系二、在中国有什么不同:经济转型发展;政治集权与群体之间的竞争;在城乡分割局面下的社会分解三、结构安排:社会资本与经济市场化;社会资本与政治转型;社会资本与社会融合四、社会资本的作用在农村地区如何变化(张、陆和章,2007)社会资本的作用在城市地区如何变化(李、陆Sato2008)《权势的价值:党员身份与社会网络的回报在不同的所有制企业是否不同?》为何城乡间存在差异五、社会资源与政治转型,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发展与政治转型六、发展中的社会融合(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城市中的二元社会);二元社会的负面效应;三维的社会融合七、走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城市化和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社会融合以及城市政策;社会资本与市场规模(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下的政治经济结构会向西方模式收敛吗? 报告心得体会陆老师在阐述《我理解的中国发展道路:社会资本的视角》该报告主要从“为什么”“有什么不同”“怎么做”角度阐述社会资本在农村,在城市如何发展变化,最终确定一条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道路,城市化和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社会融合及城市政策等等。
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社会资本模式班主任签名:湘潭大学商学院硕士生听取学术报告汇报表 学生姓名:杨 帆 专业:金融学报告名称中国经济发展大趋势报告人简新华报告时间2011-4-11报告地点商学院一楼报告厅 报告摘要一、 中国经济发展的惊人成就(一) 经济增长增长速度1978-2006:9.8%;2007:11.4% ;连续5年超过10%;2008年:8.7% 2009年10.3%经济总量:1978年GDP:3645亿人民币,世界第十(二) 位居世界前列的经济指标农产品、工业品、基础设施 多个世界第一(三) 生活水平恩格尔系数从改革前的高系数到目前逐年回归正常人均寿命由1949年人均35岁至2010年人均73岁生活由严重短缺到相对过剩二、 中国经济继续较快发展的原因1、 潜在的国内需求提供了广泛空间2、 资本较充足三、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巨大的压力四、 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途径生产要素的供给提供必要的条件技术的持续进步是有利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政策日趋完善是重要保障。
报告心得体会武大简新华教授,对我国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大趋势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因世界经济正处于经济危机后的恢复期,很多学者专家或者公众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悲观,有些乐观而简新华教授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论据充分给出了乐观的判断,分析非常精彩且深入、全面通过报告让我们深入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看到中国经济未来的大趋势作为学生,我们本能地应该肩负起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任,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有力的推动者坚信我国一定能成为强国富国所以今天的我们,最重要的是学习知识,全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不停地探索,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攀岩知识的高峰,充实自己,为我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班主任签名:湘潭大学商学院硕士生听取学术报告汇报表 学生姓名:杨 帆 专业:金融学报告名称城市规模分布演进与经济增长报告人王贤彬报告时间2011年10月8日报告地点经管楼106 报告摘要本次报告研究的主题主要有:问题的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的很快,怎样的城市化分布能最大化地促进经济增长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已有的研究成果:城市—相互靠近—知识外溢—知识积累与创新—内生经济增长城市的最优规模的基本原则:向心力与离心力的权衡城市的分布很重要:理论上存在一个最优的城市规模分布,过于集中或者过于分散的城市规模分布都会造成效率损失几个特征事实:如果一个县、市的城市居民在五万以上,将其看作一个城市省际城市,2009年过大的8个,适中的6个,过小的9个各类规模的城市只相对稳定的存在一条友中小城市逐步存在小到大城市的理论 报告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学术讲座认识到:城市规模和城市分布不仅是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局的研究课题,而且经济学家也能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以独特的视野对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次的报告让我认识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报告显示,城市规模是内生决定的城市化是投资的推动力,为城市化建设和推进方面的学术论文给出了建设性建议班主任签名:湘潭大学商学院硕士生听取学术报告汇报表 学生姓名:杨 帆 专业:金融学报告名称金砖国家的崛起与转型报告人林跃勤报告时间2011-12-11报告地点经管楼106 报告摘要一、金砖国家的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