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多元化评价研究.doc
7页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多元化评价研究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评价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德、技、能”为核心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接着论述了多元化评价体系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介绍了旅游管理专业多元化评价的具体实践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多元化;评价;“德、能、技”;旅游管理专业 1研究背景 教育部一系列文件指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要坚持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因此,以教育部相关文件为指导思想,旅游管理专业自2021年国家骨干院校项目建设启动以来,积极探索以“德、技、能”为核心的“校、企、生”多元化评价体系建设,目前已形成一套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由教师、行业专家、用人单位、学生、职业鉴定机构等构成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2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评价的现状 2.1重视共性、忽视个性 长期以来,受班级人数多、考试评价标准单一等因素影响,教师精力有限,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只能机械地把闭卷考试分数作为区别学生好坏的主要标准,致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共性”教育。
2.2重视结果、忽视过程 现有的评价方法过分关注教学活动的结果,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并导致学生不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考试前突击背书、突击复习,最后通过考试的现象这明显背离了教育目标的真正内涵 2.3重视知识、忽视能力 原有的评价体系侧重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力,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察,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并寄希望于教师考前划重点 3旅游管理专业构建学生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探索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自2021年国家骨干院校项目实施以来,一直在探索构建学生多元评价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共同监控和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及时吸纳学生、用人单位、行业专家、政府部门及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共同参与学生和教学质量评价具体实践如下: 3.1多元化评价的指导思想 ①评价的全面性职业教育是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所以不应采用知识记忆导向的评价模式而应把技能操作、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资格标准、实习岗位胜任等方面融入评价标准,全面地评价学生②评价的差异性由于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因此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采用有差异的考评方式,对待不同智力的学生。
例如:在海南旅游英语课程的评价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开展分层教学,并在期末采用差异化的考试方式,让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③评价的过程性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方式改革过程中,把学生的考勤、课堂表现、学习笔记、阶段性作业等全部纳入学生的平时成绩,并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引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校外实践、顶岗实习的评价,由校企双方共同依据职业道德、安全操作、岗位职责履行、沟通合作、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过程性指标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④评价方式多样化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除了理论考试外,还有操作考试、面试、成果考试、上机考试、学习报告、小组作业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3.2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构建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德、技、能”三个方面 3.3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运行机制 3.3.1构建多元考核评价机制的框架 多元考核评价机制包括考试、课业考核(过程性评价)、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企业评价及参加技能竞赛、社会活动等多元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3个部分,一是理论考核,采用闭卷、开卷等形式;二是职业能力考核,采用口试、实际操作、作品、撰写论文、调查报告以及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和职业技能大赛等。
三是企业、社会的反馈或鉴定等 3.3.2确立多元考核评价主体 对学生的评价,实行多主体制,包括专业教师、员、行业专家、用人单位、第三方评价机构和学生自身等,形成教师评价、第三方评价、学生互评、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多方面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 3.3.3多元化评价体系的保障体系建设 保障体系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教学过程监控系统依据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监测、评议、审查活动,确保多元化评价的实施过程规范第二,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包括教学质量测评制度、督导听课制度、教学评优制度,确保多元化评价的实施质量第三,教学质量反馈系统包括实行教师座谈会制度,学生座谈会制度、网上评教制度和第三方评价制度等,对于多元化评价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 3.4多元化评价的具体做法 3.4.1改革评价方式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如向专业教师咨询其专业学习情况、向员了解其行为表现、同时结合学生的成长日志反应的真实记录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学生特别是2021年以来,旅游管理专业率先启动“双导师”制度,由院内专业导师和企业实践导师,定期对学生进行专业和职业指导,学生要将自己的成长轨迹和双导师的工作真实记录在成长日志上。
这些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身存在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鼓励他们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4.2改革评价内容 旅游管理专业在学生评价过程中,虽仍然采用成绩导向,但扩展了成绩的内涵和内容,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学习兴趣等多方面为突显高职学生的特点,旅游管理专业还专门设立年度技能奖,鼓励在技能训练、技能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 3.4.3改革评价程序 旅游管理专业对学生的评价程序也进行了改革,鼓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自下而上的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例如在某一个学习任务或学习项目完成后,首先,进行学生或小组的自我评价学生根据任务或项目完成情况,结合教师的指导和评价,对本次任务或项目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自评但也发现,学生的自我评价往往很难做到全面客观其次,开展学生或小组互评为弥补自评存在的不足,接着开展学生互评因为学生互评能反映某个学生或小组潜在的或老师看不到的优缺点互评完成后,由学生之间互相投票或打分最后,在综合以上两个环节的基础上,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这种由下而上多主体的评议,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展示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4思考与建议 4.1教育部门主导,行业积极参与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为了培养更多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行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行业的积极参与必不可少建议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牵头,行业协会积极参与,依据行业标准和人才需求,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多元化评价体系,统一人才评价标准,以利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4.2改革教育理念,重视能力培养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同于以往学术精英型人才的评价,因此评价体系的改革有助于倒逼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一线教师的教育理念需要及时更新,理清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的区别,明确职业院校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师需要对职业教育课程进行大胆改革,并开发相应的配套教学资源课程开发前,专业教师和企业成员成立专业调查小组,调查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需求;课程开发过程中,由行业专家、企业人士、教师、学生等都要参与其中,充分沟通 4.3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要把课堂灌输式教学向理实一体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完成项目、模拟操作、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利用互联网技术,大力发展慕课、微课、移动信息化课程等,扩大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途径和手段,给予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继续学习和重复学习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王丽娜,杨亭亭,刘仁坤.国内外高等教育学习评价现状研究综述—————兼论对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评价体系建设的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1(2). [3]翟思成,王文才,闫肃.以专业为单元的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1(2):40-44. [5]王丽雅.发挥多元评价导向作用,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1年第7期. [6]黄斌,邹茜茜.谈科学发展观下的高职学生评价[j].教育与职业,2021(01). 第 7 页 共 7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