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戚宦之争有什么历史影响.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拖***
  • 文档编号:304098081
  • 上传时间:2022-06-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47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戚宦之争有什么历史影响 戚宦之争产生的历史影响 外戚、宦官专政时期,东汉政治日益腐朽外戚、宦官以及他们的党羽,都公行贿赂,搜刮财货,兼并土地外戚梁冀被诛,抄没的家财竟达三十余万万,抵上东汉全年租税之半宦官集团利用手中的权势,也公然受贿宦官们聚积了无可估量的资产,便尽情过着腐朽糜烂的生活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是封建统治集团的内部冲突在专制制度下的尖锐表现专制制度的完备,使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之手,皇帝成为一切权力的化身,觊觎权力的人,都力图挟持皇帝豪族政治势力的进展以外戚专权的形式展现,从而架空了皇权而皇帝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不得不求助于宦官,因而宦官能够专权无论外戚或宦官专权,都力图操纵皇帝,或拥立幼主,以便自己持续操纵他们又都趁权力在手时摈弃异己,大肆搜括,竭泽而渔从封建士大夫看来,宦官是身份卑贱的迸发户,所以,在外戚、宦官的争斗中,外戚较多地得到士大夫的支持 在东汉后期的戚宦纷争中,外戚纵然利用皇帝幼弱,得以专擅朝政,宦官也力图拥立幼主,以便自己的操纵 总之,双方都全力图挟持皇帝,摈弃异己,由于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乱政,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 1.导致政治腐败 :外戚、宦官的相互倾轧,使当时的政局混乱,朝纲不振,政治一片黑暗。

      无论是外戚或宦官擅权专政,大都摈弃异己,任人惟亲,卖官鬻爵,广收贿赂 2.引起党锢之祸 :戚宦乱政引起大臣和士人不满,他多支持外戚而攻击宦官,宦官便利用权力大加迫害,于是酿成桓、灵之世的两次党锢之祸 3.造成民变四起 :由于政治日趋黑暗,东汉王室、贪官污吏及地方豪绅对人民的敲榨敲诈愈益加剧 百姓无法生活,便四处流浪和暴动,结果终究展现大规模的民变   戚宦之争的理由 (一)西汉皇后吕雉,结果造成後来吕氏专政的局势到汉武帝时,设大司马大一职,规定务必由外戚承担,加重了外戚的权势 在西汉,权势高的外戚有汉高祖时期的吕氏武帝及昭帝时的霍氏宣帝时的史氏及许氏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时的王氏、傅氏、丁氏 (二)东汉的汉光武帝削减三公之政军权力:汉光武帝因惧丞相权力过大会篡位,是以削减三公之权力,结果使得常承担内朝官职的外戚或宦官没有了三公的制衡   戚宦之争历史背景 东汉中期,众多皇帝昏庸不堪,沉迷玩乐,结果使皇后逐步把持政权且从和帝开头,全体君主皆年幼继位,使得太后可以利用垂帘听政的方法来操纵政权,太后提拔其亲戚,结果外戚掌管了政权皇帝成长後,太后交回政权,皇帝由于不满外戚专政,那么与宦官合谋对付外戚,告成後结果宦官得宠,皇帝身亡後,继位者又是年幼的皇帝,另外一太后又垂帘听政,结果恶性循环如此不断持续。

      东汉自汉章帝以后,戚宦之争未尝稍息汉和帝十岁即位,太后兄窦宪专权,皇帝与朝臣隔绝,只能依靠宦官永元四年(92年),和帝用宦官郑众所掌管的禁军,歼灭窦氏势力,宦官此后干政弄权 汉安帝初政,太后兄弟邓骘等掌权待邓太后死,安帝与宦官李闰、江京等合谋歼灭邓氏势力,形成皇后阎氏兄弟阎显等与宦官共同专政局面延光四年(125年)安帝死,阎皇后因太子刘保非亲生,废为济阴王,将他囚禁在德阳殿下,并与阎显定策立章帝曾孙北乡侯刘懿为帝,她遂临朝称制懿当年即亡故,人心浮动,中常侍孙程与其他宦官十八人,拥济阴王为帝,是为汉顺帝后孙程等又杀了阎显顺帝时孙程等十九人皆得封侯,宦官势力大增顺帝同时也重用外戚,拜梁皇后之父梁商、商子梁冀先后为大冀跋扈专权,在顺帝去世后,连续立、质、桓三帝延熹二年(159年),汉桓帝与宦官单超等合谋歼灭梁氏势力,此后宦官独揽政权自和帝以来,宦官与外戚交互倾轧,更番弄权 — 3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