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411.pdf
4页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校本研修活动记录表(集体备课) 校本研修活动记录表 姓名 学科 参与对象 数学 学校 活动主题参加李老师的数学研究课《年、月、日》 √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同课异教示范观摩名师工作室专题研讨影子培训教学竞赛校际结对专题(课题)研究为提高数学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充分发挥数学教研组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以集体备活动目的课的研究为载体,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锤炼教育艺术,做到资源共享、集思广益,加强同学科教师间的研究交流机会,共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参加李老师数学研究课《年、月、日》的备课 二、解读教材 《年月日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的年月日这一单元的内容之一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与他们生活比较接近的时间单位时、分、秒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研究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借助一定的想像力因而教材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三、设计理念 2、观察年历,探究新知 (1)认识年历 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对年、月、日的知识可能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所以,教师先让学生自学从年历中了解到哪些知识,再通过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同桌合作研究这几个问题分别是:“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 31 天?哪几个月是 30 天?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这样研究既不枯燥乏味,又不死板,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初步学会看年历并知道一年有 12 个月,其中 1、3、、5、、7、、8、10、12 月份是 31 天;4、6、9、11 月份是 30 天,2 月份是个特殊月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所以让学生根据每个月的天数,推算出一年的天数 活动形式 活动内容 与过程 (2)教学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首先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再将研究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动眼“看”数学,动手“做”数学,通过观察、猜测、讨论、判断、计算等活动方式,参与、体验知识的探索过程,从而掌握平年和闰年的知识在突破教学难点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 (3)在提问过程中可以采用希沃上的倒计时功能,增加学生思考的紧迫感 4、总结评价 采用希沃白板的自互评功能,让学生们相互评价,以自身或他人的角度来看看自己本节课收获的知识和不足之处。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概括,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进行检测,通过测评可以获得反馈息并及时补救,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测评时,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练二题这些练习题紧扣重点,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好知识的自心下课结束时,我对学生说时间对我们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每日都学会新知识,每月都有大收获,每年都取得大进步然后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来结束这节课的研究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本着“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思想教育,体现了数学教学的人文性在学生谈体会,谈收获的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及他人进行正确的评价,从而使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为学生的心理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四、教学探讨 活动剪影 《年、月、日》数学研究课备课现场 收获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