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radata笔试题.doc
36页收集一 :1. 逻辑推理题3 道为简单的根据条件推理题3 道稍复杂的推理题2. 技术题(数据库为主)( 1)程序题,数字转换成定长字符串答:数据库实现:();'000000000' 给出足够的长度>(i)((,0(i))((i))(i)(i)1/18('!') ;2/182:()(10)(10) '0000000000 :((()))<=(0((())) (());((()))==(());('!') ;(2) 查询语句查出第二大 * ( () ( ) , t.* t ) k = 2;(3) 问答题:索引分类和各自用途主索引:查询速度是最快的影响数据分配,不能动态创建或删除3/18次索引:提高查询性能,不影响数据分配,需要额外的索引表, 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数据变化时要占用额外的处理器性能4) 根据查询语句确定创建哪种类型的索引,如何优化查询(5) 选择题 好像是 15 道,主要涉及数据库范式判别、三大 完整性的考察及查询语句所谓第一范式 ( 1) 是指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 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第二范式 ( 2) 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行必须可以被唯一 地区分。
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 以存储各个实例的唯一标识例如员工信息表中加上了员工编号 () 列,因为每 个员工的员工编号是唯一的, 因此每个员工可以被唯一区分 这 个唯一属性列被称为主关键字或主键、主码简而言之,第二范式就是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第三范式( 3)要求一个数据库表中不包含已在其它表中已包含 的非主关键字信息例如,存在一个部门信息表,其中每个部门 有部门编号()、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信息那么在的员工信 息表中列出部门编号后就不能再将部门名称、 部门简介等与部门有关的信息再加入员工信息表中 如果不存在部门信息表,贝 V 根据第三范式( 3)也应该构建它,否则就会有大量的数据冗余 简而言之,第三范式就是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4/18三大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实体完整性要求每一个表中的主键字段都不能为空或者重复的值参照完整性就是从表中每条记录外键的值必须是主表中存在的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就是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 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收集二:一笔试题目:1.逻辑推断题5/18布尔代数概念的题目 ;关于2. 逻辑推断题3. 数据库技术,1 语句:求出学生成绩表中 的所有学生名单;成绩第二高答:实现 ,第二高()=2如果是各科成绩倒数据第二则:课程姓名 ,() 名次 ( 倒数 )()=2注:子句限制排队输出的最终结果。
子句与子句类似, 一定范围内使输出限制在1) 实现 :6/18(()())t=2说明:是秩分析函数,它只能在、语句和语句的 子句中使用的选择列 表中使用可以在视图或联合视图中使用, 上例即相当于使用视 图的方式和的区别是:当存在并列排名时,不会保留空位,它的返回值连续的 ( 如: 10 、10 、10 、11 ) 而会保留相应的空位 ( 如: 10、10 、10 、13) 2) 实现(,()())t=23) 分组使用 ,使用此方法可以选出各班第二名学生的名单(()())t=27/182 你知道有哪几种索引,每种索引都有什么用处,怎么使用呢?主索引:使用主索引时行数据分配唯一主索引非唯一主索引:用于用于预先连接两个或多个表,连接索 引有主索弓 I,可以有非唯一的主索引,但不能有唯一的主索引次索引:1) 唯一次索引2) 非唯一次索引作用:非唯一次索引 ()是的一种索引,非主索引,索引的列 值允许不唯一典型地,在子句中使用索引的列,将提高查询性 能可以单独创建它基于算法可以创建按值排序的,按值排序的非唯一次索引 ()的索引子表按数据值存储记录,而不是哈稀值在按照范围查询时,这种索引非常有用。
连接索引:连接索引的目的,是从索引子表提供数据,避免访问 基础表1) 多表连接索引 - 预先连接多个表2) 单表连接索引 - 按照外部键的哈稀值分布单个表的记录3) 聚合连接索引 - 聚合一个或多个表中的列,形成汇总表8/184 程序设计题目1 将给定的数转换成固定长度的字符串, 不足尾数的应补足‘ 0' 注意有小数和负数的问题2 给定的地址,从中取出文件名,例 如,应该取出文件名字为 ;(){((“” ) ){}=((“/”)( “ ?”) );5 三种范式, 1,2,3 ,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之处,去范式化有什么好处,什么情况下使用? 第一范式:关系模式的所有属性都是原子的,不可分割的单元也可理解为不是多值属性缺点:不能排除数据冗余和更新异常等问题, 因为其中可能存在部分函数依赖第二范式:关系模式是第一范式且每个非属性都完全依赖于候选 码缺点:也可能存在数据冗余和更新异常等问题, 因为其中可能存在传递函数依赖9/18第三范式:关系模式是第二范式且每个非主属性都非传递依赖于 候选码特点:消费了数据冗余和更新异常等问题联系:是实符合低一级的范式是进行高一级范式的前提区别是: 1、 2 由于存在函数依赖,存在数据冗余和更新异常等问题。
3消费了前两范式的问题去范式的好处:提高性能,对于一些特定应用,使用去范式化,保持一定的数据冗余,可以提高性能因为它可以避免一些连接运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