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灾害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6页自然灾害学Natural disasters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总学时:48 学时,其中讲课:48学时课程性质:选修开课学期:第4学期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地质学与地貌学适用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教材:自编讲义开课单位:地理与遥感学院地理与资源环境系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自然灾害学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第4学期开设的专业方向选修课,该课程主要介 绍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基础、成因和成灾机制,以及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与开展变化趋 势,为防灾减灾、灾害风险管理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开展服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 生能科学地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开展规律,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减小自然灾害对社会造 成的危害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1章绪论(3学时)1.1 自然灾害的概念(1.5学时)(1)了解全球及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及损失特点;(2)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属性及形成条件;(3)掌握自然灾害的概念重点:自然灾害的概念难点:自然灾害的基本属性及形成条件1.2 自然灾害的分类及特点(0.5学时)(1) 了解自然灾害的分类;(2)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重点:自然灾害的特点1.3自然灾害学及研究内容(1学时)(1)了解自然灾害学的研究内容;(2)掌握自然灾害学的概念。
重点:自然灾害学的概念第2章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6学时)2.1 自然灾害风险概述(2学时)(1)了解自然灾害风险相关概念的相互联系;(2)理解自然灾害风险的定义;(3)掌握自然灾害风险及组成要素相关概念重点:自然灾害风险的概念和内涵2.2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3学时)(1) 了解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模型;(2)理解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原理;(3)掌握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重点: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难点: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模型2.3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1学时)(1) 了解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定义;(2)理解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和程序;(3)掌握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重点: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第3章洪水灾害(6学时)3.1 洪水与洪水灾害概述(1学时)(1)了解洪水和洪水灾害的分类;(2)掌握洪水和洪水灾害的概念重点:洪水与洪水灾害的概念3.2 洪水灾害形成的原因(3学时)(1) 了解水循环、水量平衡、径流相关概念;(2)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径流形成过程以及影响因素;(3)掌握洪水灾害形成原因重点:洪水灾害形成原因难点:水循环过程和径流过程3.3 洪水灾害风险评估(1学时)(1) 了解洪水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2)掌握洪水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
重点:洪水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3.4 减缓洪水灾害对策(1学时)(1) 了解减缓洪水灾害的基本原那么;(2)掌握洪水灾害减缓的基本措施重点:洪水灾害减缓的基本措施第4章干旱灾害(6学时)4.1 干旱与干旱灾害概述(2学时)(1) 了解干旱与干旱灾害的分类;(2)理解各类干旱指标的意义及应用;(3)掌握干旱与干旱灾害的概念重点:干旱与干旱灾害的概念难点:干旱指标的意义及应用4.2 干旱灾害形成的原因(2学时)(1) 了解人类活动对干旱的影响;(2)理解干旱形成过程以及影响因素;(3)掌握干旱灾害形成原因重点:干旱灾害形成原因难点:干旱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4.3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1学时)(1) 了解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2)掌握洪干旱害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重点: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4.4 减缓干旱灾害对策(1学时)(1)了解减缓干旱灾害的基本原那么;(2)掌握干旱灾害减缓的基本措施重点:干旱灾害减缓的基本措施第5章台风灾害(4学时)5.1 台风灾害概述(1学时)(1)了解台风命名与台风分类;(2)理解我国台风灾害的特点;(3)掌握台风与台风灾害的概念重点:台风与台风灾害的概念难点:我国台风灾害的特点5.2 台风灾害形成原因(1学时)(1)了解台风灾害的路径与影响区域;(2)理解台风形成的过程;(3)掌握台风灾害的形成原因。
重点:台风灾害的形成原因5.3 台风灾害风险评估(1学时)(1)了解台风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2)掌握洪台风害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重点:台风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5.4 减缓台风灾害对策(1学时)(1)了解减缓台风灾害的基本原那么;(2)掌握台风灾害减缓的基本措施重点:台风灾害减缓的基本措施第6章其他气象灾害(10学时)6.1 高温热浪(2学时)(1) 了解我国高温热浪的特点;(2)理解高温热浪的形成过程及危害;(3)掌握高温与高温热浪的概念;(4)掌握高温热浪的形成原因及减缓对策重点:高温热浪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减缓对策难点:高温热浪的形成原因6.2 低温冷冻(2学时)(1)了解低温冷冻灾害的类别;(2)理解寒潮的路径、影响范围及危害;(3)掌握寒潮的概念;(4)掌握寒潮的形成原因及减缓对策重点:寒潮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减缓对策6.3 雪灾(2学时)(1)了解雪灾的类别;(2)理解不同雪灾类别的危害;(3)掌握雪灾、雪崩、风吹雪及牧区雪灾的概念;(4)掌握牧区雪灾形成原因及减缓对策重点:牧区雪灾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减缓对策6.4 雾霾(2学时)(1)了解我国雾霾的特点;(2)理解雾霾的形成过程及危害;(3)掌握雾霾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减缓对策。
重点:雾霾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减缓对策6.5 沙尘暴(2学时)(1) 了解我国沙尘暴的特点;(2)理解沙尘暴的形成过程及危害;(3)掌握沙尘暴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减缓对策重点:沙尘暴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减缓对策第7章地质灾害(6学时)7.1 地震灾害(2学时)(1)了解地质灾害的概念;(2)理解地震灾害的形成过程及危害;(3)掌握地震灾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减缓对策 重点:地震灾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减缓对策7.2 滑坡灾害(2学时)(1) 了解我国滑坡灾害的分布;(2)理解滑坡灾害的形成过程及危害;(3)掌握滑坡灾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减缓对策 重点:滑坡灾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减缓对策 难点:滑坡灾害的形成原因7.3 泥石流灾害(2学时)(1) 了解我国泥石流灾害的分布;(2)理解泥石流灾害的形成过程及危害;(3)掌握泥石流灾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减缓对策 重点:泥石流灾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减缓对策 难点: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原因第8章海洋灾害(4学时)8.1 风暴潮灾害(2学时)(1)了解海洋灾害的概念;(2)理解风暴潮灾害的形成过程及危害;(3)掌握风暴潮灾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减缓对策 重点:风暴潮灾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减缓对策 难点:风暴潮灾害的形成原因8.2 海啸灾害(2学时)(1)理解海啸灾害的形成过程及危害;(2)掌握海啸灾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减缓对策。
重点:海啸灾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减缓对策难点:海啸灾害的形成原因第9章生物灾害(3学时)(1) 了解生物灾害的概念;(2)理解生物灾害发生的机理;(3)掌握生物灾害发生的规律及减缓措施重点:生物灾害的发生规律及减缓措施难点:生物灾害的发生机理四、课程考核(1)作业等:作业:3-5次(2)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3)总评成绩计算方式: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计算五、参考书目1、沈金瑞,自然灾害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刘会平,潘安定,自然灾害学导论,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3、吕学军,董立峰,自然灾害学概率,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4、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55、陈颛,史培军,自然灾害(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