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及第一单元教案.doc
32页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及第一单元教案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本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民风民俗、外国名篇名著、人间真情、体会人物品质(科学)精神和难忘小学生活本册教材共有课文17篇,其中精读课文12篇略读课文5篇这六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部分组成课例包括2-4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导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阅读链接”,全册安排“阅读链接”4次,分别在1课《北京的春节》、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12课《为人民服务》、16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口语交际” 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全册共安排了三次,分别安排在第二、第四、第五单元,主题分别是同读一本书、 即兴发言、辩论;“习作”是除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外,其他每单元都有安排,主题分别是家乡的风俗、写作品梗概、让真情自然流露、心愿、插上科学的翅膀飞;除了这5次专项习作外,课文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第一次是《腊八粥》课后,让学生照样子写一种最喜欢的食物;第二次是在学习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以后,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个观点。
全册共安排“语文园地”五次,“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是固定栏目,另有“书写提示”“快乐读书吧”穿插安排,其中,“书写提示”在第一、五单元各安排了一次在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安排了一次“快乐读书吧”,主要向学生推荐世界名著二、教材的主要特点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5.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三、单元导读分析第一单元: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本单元主要根据“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组成这样编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与风俗,感受不同地方的风采,体会不同的趣味第二单元: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外国文学名著”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了解作品梗概,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体会人物的心态变化,感知人物的形象;培养学生阅读和想象的能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第三单元: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匆匆》《那个星期天》 两篇课文组成,并编排了两篇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并能运用所学,在习作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第四单元: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平凡的人物却有着非比寻常的美德精神本组教材就是围绕“高尚品格”这一专题写的本单元选编的4篇课文《故事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 、《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 ,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第五单元: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又爱思考的人”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文言文二则》《表里的生物》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他们那时多有趣啊》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方法;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尝试写科幻故事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回顾学习生活,抒发惜别之情;感谢老师教导,赞美同学情谊;展望美好未来,表达真诚祝愿四、教学目标(一)识字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2.会写常用汉字120个3.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4.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6. 诵读优秀诗文,把握语调和节奏,能够通过注释和想象,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7. 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三)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四)口语交际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恰当对应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五)综合性学习1.运用学过的方法收集、整理资料2.设计并制作成长纪念册3.策划毕业联欢会,学写策划书五、教学措施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2.识字写字方面: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渠道主动识字,增加识字量,在读写的过程中进行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汉字,加强对学生钢笔字的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阅读教学方面: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词句训练,积累语言;引导学生把握内容,体会感情;指导学生精心阅读,领会方法,并向课外扩展延伸4.口语交际教学:要明确要求,注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把口语交际训练和日常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5.习作教学: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引导学生多写多练,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本单元主题:本单元主要根据“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组成这样编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与风俗,感受不同地方的风采,体会不同的趣味二、本单元重点:1.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并能在习作时,能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2.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北京春节的热闹非凡,腊八节的香味袭人,藏戏的生动有趣都需要仔细阅读才能体会到不同节日的快乐与享受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3)体会作者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利用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这4篇文章都表达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利用不同的手法,体验到节日带来的不同感受三、课时安排:1北京的春节 2课时2腊八粥 2课时 3古诗三首 3课时4*藏戏 1课时习作:家乡的风俗 2课时语文园地 2课时课题1 北京的春节 课型精读课文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1.会写“蒜、醋”等15个字,会写“热情、自傲”等20个词语。
2.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3.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4.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能分清文章详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教具准备课件、歌曲《新年到》第一课时 预设生成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播放歌曲《新年到》导入语:同学们,听喜庆的音乐响起来;看,红红的狮子舞起来……听着喜庆的音乐,看着这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大声地告诉我,这是什么节日?2.揭示课题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板书课题,读课题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3)想一想: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检查反馈,相机指导出示课件】(1)出示词语,读一读饺子 万象 炮 眨眼 通 断 万不得已 截然 燃放 小贩 摆摊儿 彼此 贺年 恰好一律 彩绘 外(2) 出示词语,观察特点。
饺子 榛子 栗子 风筝提示:后面的字是轻声读得又轻又短3)词语解释腊月:农历十二月 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的焕然一新张灯结彩:挂上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万不得已: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分外:超过平常,特别 光景:境况;状况;情景空竹:一种木制的传统健身玩具3.体会“京味儿”的语言特点1)作者简介出示课件】(2)出示词语,读一读出示课件】杂拌儿 零七八碎儿 玩意儿提示:儿化音后面的“儿”只做卷舌的动作,音不要读出来就可以了3)出示句子,读一读a.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b.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提示:闲在:清闲自在这是北京方言老舍在《茶馆》里写道:“秦二爷,您怎么这么闲在,想起下茶馆儿来?”4.初读课文,说一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提示:忙乱、热闹、喜庆、团圆。
板书)三、理清结构,分清详略1.北京的春节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提示: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时间之长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堪称之最2.默读课文,合作填表【出示课件】时间风俗习惯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过小年,放鞭炮,吃糖过了二十三初六元宵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正月十九春节结束3.汇报交流【出示课件】(板书时间,用→连接)4.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