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背诵策略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95862196
  • 上传时间:2022-05-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2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背诵策略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一、语言习得中背诵环节的价值透视语言学习的几个重要环节中,背诵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探讨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课程改革中的实践思考,主要从背诵的角度出发,阐释高中阶段背诵教学的新探索与思考背诵是古老而有效的人类教育方式之一因为背诵教育模式的背后是记忆,即是背诵的最终目标所在人类的记忆与电脑的存储不同,有人喜欢用电脑互联网资料的浩瀚来否定当下背诵教育的意义,认为在数字存储面前,人脑记忆不过是沧海一粟诚然在拥有数量上,人脑自然不敌电脑,但我们要先确认的是人类记忆的目的不在于“记”,更重要的是在“忆”忆(憶)便是心意的过程,是只有人类才能拥有的能力,它的作用不是原原本本、记多少反馈多少的等量,它是通过人类的加工,获得创新与增加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于1967年发表的文章——《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al Grammar),在这篇文章中,内隐学习的概念被首次提出上世纪90年代内隐学习成为认知心理学的又一个研究热点和传统外显学习的产物相比,内隐学习所习得的知识通常表现为缄默知识的形式英国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Planyi于1958年首次提出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这一概念。

      缄默知识最大的好处就是获得语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郭秀艳在《内隐学习:一种不知不觉的学习》一文中提及,“因此可以说,语感是通过内隐学习获得的可见,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中,“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涵泳”、“吟诵”等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因为它们符合内隐学习的规律相信我们每一位上过学念过书的人都明白背诵对语感培养的意义如今的笔下生辉和妙语连珠离不开儿时不厌其烦的背诵;李白、杜甫、苏东坡、李清照等伟大的文学家,也是在这一代又一代学童的摇头晃脑中涌现出来的其实在西方,古希腊演说家西蒙尼提斯〈Simonides〉就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而在中国,早期经典教育中,就有“不学诗,无以言”的论说诗”是指《诗经》,《诗经》最主要的作用其实是在各个重要场合的运用,比如外交场合、国家祭祀、君臣问答等等,“无以言”便是指那些临机应对、恰到好处的话语,这都是依靠个人背诵运用而得,临时翻书怎么来得及再说近代,著名作家茅盾能创作那么多传世小说,就得益于他年轻时背诵《红楼梦》依靠背诵受益的例子不胜枚举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背诵那些可以在当今时代轻而易举获得的信息已经失去意义与价值因为背诵价值并不在此在所有人都可以获得等量信息的背景下,个性化的思维与认识反而更具价值,而它本身便是一种内隐机制的运作,来源于我们的背诵记忆!所以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背诵不是不重要了,它反而变得更为重要!”二、背诵教学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在确定背诵价值意义之后,我们切不可头脑一热,说干就干,要去给学生加篇目:把蒙幼之学重新补上,四书五经一起拿下。

      我们面对的是需要学习人类现代文明文化的高中学生,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再解决几个问题,之后才能入手第一:背诵的量问题以重庆地区的考生为例,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共有33篇诗文,其中散文9篇,诗词曲24篇统计一下,一个高中生一学期的时间即半年左右,一共才积累六篇古诗文,未免有些单薄因此我们需要适当的增加,但增加又不能过量今日的学生不是以往私塾里的学子,他们的学业除了人文之外还有理化科学、艺术体育这些都需要时间,而人的时间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故一味贪多求大,只会适得其反第二:背诵的度问题传统教育思想认为“法乎其上,仅得其中;法乎其中,便得其下这其实充满了朴素的教育观念,学习经典名著是所有语文学习者共通的观点,这点毋庸置疑中国传统的经典,是经学路线的四书五经,这并不完全适合我们当下的学生我们背诵的目的不是要复古,而是增加学生底蕴、培养学生语感、陶冶学生情操、砥砺学生品行因此挑选、筛检适合的文章是第一步更要考虑到高中生接受的程度,太难的没必要,太简单的又没意义难度适中,不仅能增加学生阅读量与知识面,更能配合课内教育内容,形成良性互动循环所以我们的目光应停留在较为有思想性、学术性至今还能产生影响与价值的一些语言段落,而较少选取描写抒情性的文章。

      第三:如何引导的问题首先背诵增加了学生的学业量,要让学生主动配合其次同时要保证背诵的完成与质量,要学生一个个当面背诵通过,甚至有的时候要出一些练习、题目进行更深一步的训练,亦要付出相当的工作量教师自己的问题可以克服,学生那里则要先讲清目的与思路三、背诵教学的实践方法与建议可以采取的方法:制定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估做法,即评定一个学生学期学年成绩时并不只看考试成绩,还要把相当比重的分值留给“平时成绩”于是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块做文章:改革“平时成绩”算法首先说明补充的背诵篇目并不是硬性要求,假如某学生不喜欢背,那该学生的“平时成绩”就取其平时练习测验的最高分要是按照要求背诵,每多背一篇就在其平时最高分上叠加相应分值,最高可到100分满分语文也可以得满分!这对于许多同学而言是从小学毕业之后再也没有遇到过的事情,这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当然笔者认为同样重要的是,学生本身有好学求知,向上进取的精神这才是支撑整个课题研究得以完成的重要环节有了科学理论的根据,前人经验的启示,再处理好上述几个问题,正式行动便可以开始了高一、高二与高三的做法并不完全相同,具体差异是在篇目上高一、高二是以补充为主,高三因为面临高考教学要求,故把范围规定在高中三年的课内篇目上,背诵的同时起到了复习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高一班级第一个学期,我认为可以补充如下篇目:1.《礼记·礼运》篇关于“大同与小康”的论述;2.《论语》七则;3.《史记·项羽本纪》结尾《赞》的部分;4.《史记·游侠列传》前三节的议论;5.《后汉书·黄琼传》李固写给黄琼的一封书信;6.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7.归有光的《沧浪亭记》;8.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则第一个学期的背诵大多以议论为主,而且有篇幅较长的文章学生会感到吃力,但如果加强落实最终还是能够完成的通过这样的练习,有些同学会认为原先看到长的文言文都会感到恐惧,而如今能够把它流利地背出,是自己变强大了,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对于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第二个学期的背诵要求,我认为可以适当作改变,把背诵篇目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复习巩固,上个学期的篇目可以重新再背一次,也可以加分,但最多只能选三篇这种做法是根据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而设计的,该理论的依据在心理学上十分成熟,利用反复(当然要有有效的时间节点)来加深记忆二是新增篇目,这次可以选择如下几篇文章:1.《老子》三章;2.《墨子·非攻》节选一段;3.《孟子》三段;4.《庄子·达生》一则;5.《荀子·天论》一段;6.《左传》“晋灵公不君”;7.《诗经》中《七月》、《黍离》。

      这个学期以先秦文为主,诸子百家文论思想对于学生思辨能力大有裨益学生由于通过上一个学期的背诵,已经习惯适应了这块学习内容,渐渐地也不把它当作学习负担人教版语文教材背诵篇目的比例安排有很大问题,如高一学年背诵篇目非常少,可以安排笔者上面提到的补充篇目,但高二学年教材中的背诵部分明显增加,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上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适当地调整通过这样的背诵试验教学,笔者认为可以渐渐地摸到适应当下教学环境的背诵方式,但一切的努力最终要看是否有效果,有价值学习习惯好,主动性强的学生会完成这样一个试验任务,这不仅会提高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其提高语文考试成绩和平时的语言交流能力我们更需要的是面向所有学生,故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倡导背诵的习惯,让学生愿意去背,主动去背;让学生自己形成一种“缄默知识”,产生“内隐学习”的机制这样才能有助于每一个学生从背诵中受益,这种受益不仅仅是学业分数上,更是一种深入秉性的内在,它将在学生今后的生涯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积极有益的作用Reference:[1]刘耀中.内隐学习的理论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6).[2]杨金鑫.内隐学习研究对我国语文教学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2,(3).[3]郭秀艳.内隐学习(著作)[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杨海燕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400013)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