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丘北县民中2025届高三下期中考试综合试题含解析.doc
23页云南省丘北县民中2025届高三下期中考试综合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后者红色更深B.分别向2 mL 5%H2O2溶液中滴加1 mL0.1mol/ L FeCl3和CuSO4溶液,产生气泡快慢不相同C.蛋白质溶液遇饱和Na2SO4溶液或醋酸铅溶液均产生沉淀,沉淀均可溶于水D.用加热NH4C1和Ca(OH)2固体的混合物的方法,可将二者分离2、图表示反应M (g) + N (g)2R(g)过程中能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2molR的能量高于1molM和1molN的能量和B.曲线B代表使用了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M的转化率: 曲线B >曲线AC.1molM和1molN的总键能高于2molR的总键能D.对反应2R(g) M (g) + N (g)使用催化剂没有意义3、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用铁罐贮存浓硝酸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钝化B食盐能腐蚀铝制容器Al能与Na+ 发生置换反应C用(NH4)2S2O8蚀刻铜制线路板S2O82-的氧化性比Cu2+的强D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Ca(ClO)2与CO2和H2O反应,生成的HClO分解A.A B.B C.C D.D4、铋(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ⅤA族,其价态为+3时较稳定,铋酸钠(NaBiO3)溶液呈无色现取一定量的硫酸锰(MnSO4)溶液,向其中依次滴加下列溶液,对应的现象如表所示: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iO3-的氧化性强于MnO4-B.H2O2被高锰酸根离子还原成O2C.H2O2具有氧化性,能把KI氧化成I2D.在KI-淀粉溶液中滴加铋酸钠溶液,溶液一定变蓝色5、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检验久置的Na2SO3粉末是否变质取样配成溶液,加入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B制备纯净的FeCl2向含少量FeBr2的FeCl2溶液中滴入适量新制氯水,并加入CCl4萃取分液C制备银氨溶液向5mL0.1mol•L-1 AgNO3 溶液中加入1mL0.1mol•L-1 NH3•H2O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A.A B.B C.C D.D6、化合物如图的分子式均为C7H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M、N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W、M、N的一氯代物数目相等C.W、M、N分子中的碳原子均共面 D.W、M、N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纯碱和烧碱熔化时克服的化学键类型相同B.碘晶体受热转变成碘蒸气,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碘原子间的作用力C.SO3溶于水的过程中有共价键的断裂和离子键的形成D.HF的热稳定性很好,主要是因为HF分子间存在氢键8、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修订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并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生效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8g乙酸乙酯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1.3NAB.常温常压下28gFe与足量浓硝酸混合,转移电子数为1.5NAC.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CH4反应完全,形成C一Cl键的数目为0.1NAD.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数目为10-12NA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CO2的电子式: B.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C.乙烯的球棍模型: D.钾原子结构示意图:10、化学与生活、人类生产、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塑料、有机玻璃、光导纤维、碳纤维都是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B.磁性氧化铁可用于制备红色颜料和油漆C.用明矾溶液可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是因为溶液中的A13+离子能与铜锈反应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该过程涉及胶体性质的应用11、下列化学用语或命名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的结构式:H-O-O-H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C.含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 D.NH4Cl的电子式:12、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13、常温下,H2A和H2NCH2CH2NH2溶液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的变化如图(I)、(II)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A.NaHA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B.乙二胺(H2NCH2CH2NH2)的Kb2=10-7.15C.[H3NCH2CH2NH3]A溶液显碱性D.向[H3NCH2CH2NH2] HA溶液中通人HCl,不变14、某学习小组设计如下装置进行原电池原理的探究一段时间后取出铜棒洗净,发现浸泡在稀硝酸铜溶液中铜棒变细,浓硝酸铜溶液中铜棒变粗对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处于稀硝酸中的铜棒为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为:Cu2+ +2e- =CuB.该装置可以实现“零能耗”镀铜C.配置上述试验所用硝酸铜溶液应加入适量的硝酸溶液使铜棒溶解D.铜棒上部电势高,下部电势低15、实验室从废定影液[含Ag(S2O3)23-和Br-等]中回收Ag和Br2的主要步骤为:向废定影液中加入Na2S溶液沉银,过滤、洗涤及干燥,灼烧Ag2S制Ag;制取Cl2并通入滤液氧化Br-,用苯萃取分液其中部分操作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装置甲分离Ag2S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用装置乙在空气中高温灼烧Ag2S制取Ag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滤液中Br-的Cl2D.用装置丁分液时,先放出水相再放出有机相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热浓硫酸和乙醇混合液,产生的气体能使溴水褪色 ,证明该气体是乙烯B.用苯与溴水制取溴苯,溴苯的密度比水的大C.铜与稀硝酸制取一氧化氮,可以利用排水法收集D.加热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反应制氨气, 氨气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由乙烯、甲醇等为原料合成有机物G的路线如下:已知:①A分子中只有一种氢;B分子中有四种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②2HCHO+OH-→ CH3OH+HCOO-③请回答下列问题:(1)E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F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3)A→B、C→D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5)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6)H是G的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H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①1mol H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消耗4molNaOH;②H的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1:1:17)由甲基苯乙醛和X经如图步骤可合成高聚酯L试剂X为________________;L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痛灭定钠是一种吡咯乙酸类的非甾体抗炎药,其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化合物 C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2)化学反应①和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和_____3)下列关于痛灭定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a.1mol 痛灭定钠与氢气加成最多消耗 7molH2 b.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能够显示 6 个峰 c.不能够发生还原反应 d.与溴充分加成后官能团种类数不变 e.共直线的碳原子最多有 4 个(4)反应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芳香族化合物 X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 A 大 14,遇 FeCl3 溶液显紫色的结构共有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显示有 5 个峰的 X 的结构简式有_____6) 根据该试题提供的相关信息,写出由化合物及必要的试剂制备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图19、苯甲酸乙酯可由苯甲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共热下反应制得,反应装置如图(部分装置省略),反应原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①向三颈烧瓶内加入12.2g苯甲酸、25mL乙醇、20mL苯及4mL浓硫酸,摇匀,加入沸石②装上分水器、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加热至分水器下层液体接近支管时将下层液体放入量筒中继续蒸馏,蒸出过量的乙醇,至瓶内有白烟(约3h),停止加热③将反应液倒入盛有80mL冷水的烧杯中,在搅拌下分批加入碳酸钠粉末至溶液无二氧化碳逸出,用pH试纸检验至呈中性④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然后合并至有机层用无水CaC12干燥,粗产物进行蒸馏,低温蒸出乙醚当温度超过140℃时,直接接收210-213℃的馏分,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苯甲酸乙酯12.8mL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性苯甲酸1221.27249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苯甲酸乙酯1501.05211-213微溶于热水,溶于乙醇、乙醚乙醇460.7978.5易溶于水乙醚740.7334.5微溶于水回答以下问题:(1)反应装置中分水器上方的仪器名称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2)步骤①中加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加沸石的目的是______。
3)步骤②中使用分水器除水的目的是_________4)步骤③中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 5)步骤④中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____(选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6)本实验所得到的苯甲酸乙酯产率是________%20、草酸是草本植物常具有的成分,具有广泛的用途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易溶于水,熔点为 101 ℃,受热易脱水、升华,在 170 ℃以上分解常温下,草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1=5.4×10-2,K2=5.4×10-5回答下列问题:(1)拟用下列装置分解草酸制备少量纯净的CO,其合理的连接顺序为____(填字母)2)相同温度条件下,分别用 3 支试管按下列要求完成实验:试管ABC4 mL0.01mol/L4 mL 0.02mol/L4 mL 0.03mol/L加入试剂KMnO4KMnO4KMnO41 mL0.1moL/L H2SO41 mL0.1moL/L H2SO41 mL0.1moL/LH2SO42 mL0.1mol/L H2C2O42 mL 0.1mol/L H2C2O42 mL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