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专业成长基本策略.ppt

67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84169446
  • 上传时间:2024-08-3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14MB
  • / 6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国基础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动因•知识本位、学科知识本位、学科本位本位•传统的应试教育传统的应试教育盛行盛行•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个性化发展受到压制受到压制教育与课程跟时代要求形成巨大的反差教育与课程跟时代要求形成巨大的反差 •大约大约58.3%58.3%的学生每天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到的学生每天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到0.50.5小时小时•22.1%22.1%的学生表示几乎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的学生表示几乎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只有只有15.5%15.5%的学生每天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于的学生每天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于1 1小时小时22.122.136.236.226.326.315.515.50 05 51010151520202525303035354040几乎没有时间几乎没有时间约约0.50.5小时小时0.5-10.5-1小时小时1 1小时以上小时以上学生每天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每天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 应试教育倾向仍未从整体上得到改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未能得到有效扭转一些制约素质教育推进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 教师是成功实施新课程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教师是成功实施新课程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新课程的内在精神需要教师去传播新课程的内在精神需要教师去传播•新课程的内容需要教师去呈现新课程的内容需要教师去呈现•新课程的实施方法需要教师去创新新课程的实施方法需要教师去创新•新课程的评价需要教师去执行新课程的评价需要教师去执行•新课程的研究需要教师去参与新课程的研究需要教师去参与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策略•以课改的理论学习为引导•在新课程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及时提炼体验、心得与成果 一、以课改的理论学习为引导学什么?怎么学?怎么应用?理论学习要针对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与困惑,通过专家的引领,与问题解决相结合 调查显示:物理教师对理论的渴求•一线教师:“我们最缺乏的是理论,需要学些有用的理论”•教研员:“指导教学要避免盲目性,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与指导对实施新课程迫在眉睫。

      •课程专家:“教师要批判性学习与吸收新的教育理论,这对新课程的实施是至关重要的•向专家型教师发展过程中,教师对理论的需求会不断提升 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学习的课改理论•高中新课程的理念与理论•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高中新物理教材编制思想•高中新课程实施理论与方法•高中新课程评价理论与方法•校本课程的开发的理论与方法 高中物理课程的性质高中物理课程的性质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科学素养 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的: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目的: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结构: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课程结构: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课程内容: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课程内容: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课程实施: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课程实施: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课程评价:更新评价观念,促进学生发展课程评价:更新评价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高中物理课程目标高中物理课程目标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新课程的着眼点在于学生的新课程的着眼点在于学生的发展而不局限于知识的传承发展而不局限于知识的传承 选修选修1-21-2选修选修2-22-2选修选修2-32-3选修选修1-11-1选修选修2-12-1选修选修3-13-1选修选修3-43-4选修选修3-53-5选修选修3-23-2选修选修3-33-3物理物理1 物理物理2选修选修共同共同必修必修必修必修内容标准内容标准((课程模块课程模块))科学探究及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物理实验能力要求 实施建议实施建议•教学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 问题问题-理论理论-移植移植-创新创新•问题:根据教育实践中的困惑,选择研究问题•理论:有针对性学习理论并将其内化为信念与价值追求•移植:将理论具体化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创新:将理论与自我经验进行整合与创新 案例:高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变•背景:学校生源差,学生学习自信心低,学习成绩差,不爱学习物理•特级教师韦品江的方法:给学生学习成功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磨练学生学习的意志,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效果:学习物理兴趣大增,高考物理平均成绩显著提高 高中物理“学困生”转变的研究的理论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人的智力由多种成份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智力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潜力•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有几个递进的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人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对学习任务的选择、学习的努力、学习的紧张与焦虑 案例:高中物理自主学习的研究•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有关自主学习的理论•自主学习–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 实践反思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自主性?自主学习是否会淡化教师作用?学生有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自主学习的效果如何? 启示:•在新课程背景下,学习教育理论要切合实践–要针对课改实践中的问题,选择相应的理论进行学习–用理论去发现甄别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并分析哪些是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科学理论要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来进行问题解决–对问题解决的过程与结论,要揭示其理论的内在依据 二、在实践中自我反思为主要手段二、在实践中自我反思为主要手段 新物理课程是完美无缺的吗?如何确保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新物理教材与课时的矛盾如何化解?探究与接受学习哪个好?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案例:应然教学目的与实然教学目的的矛盾与化解•计划课程中的教学目的计划课程中的教学目的•执行课程中的教学目的执行课程中的教学目的•体验课程中的教学目的体验课程中的教学目的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应然教学目的与实然教学目严重相悖应然教学目的与实然教学目严重相悖 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 校长和教师认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身心健康以校长和教师认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身心健康以及创新精神是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

      及创新精神是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 校长、教师认为在学生身上校长、教师认为在学生身上实际体现得较好的课程目标实际体现得较好的课程目标 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目标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目标 有有69.8%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高中物理课程目标的变化•知识目标:一是从知识本位转向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是课程目标定位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调整知识的教学要求•能力目标:一是完善对能力范畴的认识,二是注重在过程与方法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一是正确定位,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平抛物体的运动 平抛物体的运动旧教材:旧教材:1.1.什么是平抛运动什么是平抛运动2.2.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两个分运动直方向上的两个分运动3.3.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平抛运动由两个运动平抛运动由两个运动叠加叠加4.4.在两个方向上计算它的位置在两个方向上计算它的位置5.5.在两个方向上计算它的瞬时速度在两个方向上计算它的瞬时速度6.6.计算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计算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学生得到并存学生得到并存储平抛运动的储平抛运动的知识知识  平抛物体的运动 平抛物体的运动新教材:新教材:1.1.什么是平抛运动并实验展示平抛运什么是平抛运动并实验展示平抛运动轨迹动轨迹2.2.猜测竖直方向运动的规律并实验验猜测竖直方向运动的规律并实验验证证3.3.探究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探究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通过实验通过实验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 ;在轨迹上找到每在轨迹上找到每隔相等时间物体所到达的位置隔相等时间物体所到达的位置; ;测量两测量两相邻位置间的水平位移相邻位置间的水平位移, ,分析这些位移分析这些位移的特点的特点) )4.4.理论上分析抛体运动的规律理论上分析抛体运动的规律, ,得到抛得到抛体运动的位移公式、速度公式体运动的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学生在过程与方学生在过程与方法中得到平抛运法中得到平抛运动的知识和一般动的知识和一般性的方法性的方法 反思与化解对策•重视能力、态度与情感目标,但不忽略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力求教学价值理念的转变,改进教学的方式与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与接受学习要灵活运用•把握好知识点教学的深广度 案例: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矛盾与化解倡导自主学习,重视科学探究,是课程改革的亮点。

      改革教法,促进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是课改的主要目标之一探究性学习还是接受性学习好? •课堂教学一定要探究吗?•接受性学习一定是被动学习吗?接受性学习一定是机械学习吗?•探究教学一定要用探究性实验吗?•学生探究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缺乏怎么办?•探究能力如何考查与评价? 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接受性学习是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知识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不等同机械学习或被动学习•接受性学习是一种间接学习,知识高效学习方式,对教育设施要求低•探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有指导的或完全自主的探索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直接学习,具有问题性、主体性、过程性的特点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教学中用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问题情境-实验探究-分组讨论-归纳结论-汇报交流–全班16个组中只有三个组在规定时间内得出结论,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样去探究–反思:教材编写与学生认知水平不一致;教材有忽视教学实际之嫌•问题情境-猜想假设-讨论讲解-实验验证–降低实验难度,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静摩擦力的教学:用接受学习还是静摩擦力的教学:用接受学习还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用简单器材做静摩擦力实验(谁做)用简单器材做静摩擦力实验(谁做)–用手拉页码交叠的课本或杂志用手拉页码交叠的课本或杂志,并要求学并要求学生解释实验现象生解释实验现象•设计实验研究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设计实验研究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实验研究得出结论(谁设计,谁做)实验研究得出结论(谁设计,谁做)•设计实验研究静摩擦力的特点设计实验研究静摩擦力的特点–用控制变量方法进行实验(谁设计,谁用控制变量方法进行实验(谁设计,谁做)做) 关于教学方式的思考•探究性学习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用探究性教学有时效果不佳,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探究能力与习惯不能适应探究性的教学 反思与化解对策•正确认识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根据教学实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探究可以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的全部要素,与可以是部分要素•防止探究性学习的“形式化”与“绝对化”•循序渐进地开展探究性学习,做到“形”“神”统一 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是肤浅的知识。

      三、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教师的教学与研教师的教学与研究是无关的吗?究是无关的吗?研究是专业研究研究是专业研究者的工作吗?者的工作吗?n理论与实践、研究与教学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与教学相融合,n研究者要参与实践,实践者就是研究者研究者要参与实践,实践者就是研究者 教学与研究相融合•研究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研究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研究课题来自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来自教学实践•研究由教学工作者或与专家共同完成研究由教学工作者或与专家共同完成•研究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改善教学为目研究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改善教学为目的的 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怎样的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怎样的专业指导对教师的帮助最大专业指导对教师的帮助最大?3.22.836.735.721.60510152025303540ABCDEA.A.未结合课例的纯理论未结合课例的纯理论指导指导B. B. 与同事共同阅读理与同事共同阅读理论材料并相互交流论材料并相互交流C. C. 课改专家与经验丰课改专家与经验丰富教师共同指导课堂教富教师共同指导课堂教学学D. D. 经验丰富的同事在经验丰富的同事在教材教法方面的指导教材教法方面的指导E. E. 同事之间对教学实同事之间对教学实际问题的切磋交流际问题的切磋交流 对对295295名教师问卷名教师问卷 哪种听课、评课方式对教师帮助最大?哪种听课、评课方式对教师帮助最大?24.624.60.70.75.95.911.111.157.757.7与自己水平相当的教师相互听课与自己水平相当的教师相互听课讨论讨论专家和优秀教师听自己的课并点专家和优秀教师听自己的课并点评评听优秀教师的课并听专家点评听优秀教师的课并听专家点评专家、优秀教师和自己合作备课专家、优秀教师和自己合作备课, ,听课、评课,研究改进听课、评课,研究改进听优秀教师的课,并结合自己的听优秀教师的课,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参加讨论教学实际参加讨论对对295名教师问卷名教师问卷 如何寻找教学研究的问题?•1.从教育实践中寻找行动研究的问题•2.在教育与课程的变化中,寻找行动研究的问题•3.从课标、教材、学术文献、学术会议中寻找行动研究问题•4.与他人交流,向他人请教 从课程变革中寻找研究的问题•中学物理教学三维目标的整合教学•高中物理基于学生问题的教与学•中学物理探究性教学的实践研究•多元智力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中学物理专题研修•中学物理常规实验的探究性功能的开发•中学物理探究能力的评价•新课程背景下物理考试改革的研究 •从一个困惑谈起•我的课堂教学研究属于教研还是科研?•课堂教学研究是一个老课题,是否还有研究的价值?•如何选择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课题?•如何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 •如何提问才能如何提问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效果?•课堂教学提问适当性的研究课堂教学提问适当性的研究 如何研究课堂教学提问的适当性如何研究课堂教学提问的适当性?•传统的经验性或理论性的方法•另一种实证方法–从开始提问到有人举手:基准时段–到3倍基准时段:有多少人举手–如果举手人数80%左右,则问题是适当的 •基于学生问题的教学基于学生问题的教学•基本特点:基本特点: 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萌发新问题•基本过程:基本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围绕解决问题教学——萌发新问题教师提问教师提问----教师结教师结构性提问构性提问----学生学生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案例:对人教社物理新教材分析研究案例:对人教社物理新教材分析研究•12个模块的编写理念•整体设计的安排–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兼顾差异–联系实际,突出STS思想–关注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注重开放性,努力促成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努力反映科学文化内涵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兼顾差异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兼顾差异•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注重学生今后发展必需的知识–注重理解知识和掌握方法•重视实验及实践活动的设计–演示;(随堂)实验;做一做;动手活动;课外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为不同潜能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不同模块各具特色,供学生选择–必修模块的弹性处理,如“说一说”“做一做”“科学漫步”“STS”等栏目 86.7%86.7%的学生表示喜欢动手实践、讨的学生表示喜欢动手实践、讨论交流、自学等主动学习的方式,只有论交流、自学等主动学习的方式,只有12%12%的学生喜欢老师讲授。

      的学生喜欢老师讲授121230.530.550.850.80.80.85.45.40.60.60 0101020203030404050506060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老师讲授交流讨论动手实践书面练习自学其他 案例:物理课堂中主动性活动与被案例:物理课堂中主动性活动与被动性活动的效果差异动性活动的效果差异•被动性活动:被动性活动:–听讲、看演示、看解题、听小结等听讲、看演示、看解题、听小结等•主动性活动:主动性活动:–自学、对话、讨论、做实验、练习、自学、对话、讨论、做实验、练习、自我小结等自我小结等活动的量与强度多大为佳?活动的量与强度多大为佳? •增大课堂学生学习主动性活动量的目的是什么?•课堂学生学习主动性活动量的形式有哪些?•课堂学生学习主动性活动量的时间如何分配为佳?•增大课堂学生学习主动性活动量的理论依据有哪些?•增大课堂学生学习主动性活动量的效果如何? 物理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物理课堂无效和低效教学行为的研究 创设创设情景情景探究探究合作合作引导引导自主自主 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实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实践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例极少践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例极少。

      84.384.341.141.117.917.94.64.66.46.43.73.73.53.5O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9090学生作业的类型84%练习记忆41%读书思考17%搜集信息4%实践作业6%小组讨论3%论文报告3%其他 习题教学怎么样才能更有效习题教学怎么样才能更有效?•做法1:先由教师讲例题,然后学生做大量习题.•做法2:也称样例学习:先提供解答好的习题作为样例让学生学习,然后练习–学生可以自我教学–学习解答好的习题比亲自去解习题省时间–可以提供一种和帮助•样例学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作用如何? 开展课改研究,促进教师成长•目的:改进课改实践工作,解决课改实际问题、提高课改实施质量•研究者:提倡一线教师与专家相互协作,共同研究•研究场所:在课改的实践中•研究发展性:自我反思、行动改进、不断提高•方法实效性:综合运用方法,有利于教学问题解决和改进教学动的各种方法 四、及时提炼实践研究中的体验、心得与成果记录的涵义是什么记录的涵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记录为什么要记录?记录的形式有哪些记录的形式有哪些?记录是一个保存、总结、反思、提升教育实践性知识的过程记录方式可以是教学方案、备课笔记、后记、案例、经验总结、研究报告、论文、论著、音像文档等 谈特级教师的例子谈特级教师的例子•特级教师凌瑞初说“我发现自己做了一件现在看来非常有意义的事,就是每天写教学后记。

      •特级教师吴加澎以多种方式记录下以优化教学过程的“实验-启思-引探”的教学思想,“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以过程为主线、以变式为手段”的教学方略得到同行高度的评价 •特级教师徐承楠《促成学生有效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获省市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自主发展教育》研究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特级教师姜水根发表众多的有关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研究、科学教育哲学的研究文章 具体成功的物理教育经验小结具体成功的物理教育经验小结–记录的形式:记录的形式:物理教育活动物理教育活动过程过程+ +效果效果+ +体体会会–““改错法改错法””教教学简单易行,学简单易行,效果惊人效果惊人 一般性的物理教育经验总结一般性的物理教育经验总结•形式:形式:–某种指导思想或理论某种指导思想或理论–基本程序和实例基本程序和实例–适用范围和实施的建议等适用范围和实施的建议等 案例:高中物理教学中“认知冲突”策略的应用研究•背景:教学非常重视某些知识点,学生在做相应题目往往出错•研究过程:思考可能的原因,调整教学策略,采用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教学方法•研究效果: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深刻,错误率低,有成就感 高中物理教学中“认知冲突”策略的应用研究的理论依据•费斯丁格的认知失调的动机理论:个体有保持心理平衡的倾向,当面对认知冲突时,就会产生心理的失衡现象,为恢复平衡,产生旨在消除认知冲突的行为动力•没有认知冲突的学习,难以有深刻的体验和体会,容易遗忘•合理设置认知冲突,可以强化注意焦点,保持知觉的警觉和注意力的集中•个体由于努力认知,消除认知失衡,得到满意和轻松的情绪体验,对认知动机起了一种强化的作用。

      •认知冲突策略在中学物理概念教学中认知冲突策略在中学物理概念教学中的运用的运用•认知冲突策略在中学物理规律教学中认知冲突策略在中学物理规律教学中的运用的运用•认知冲突策略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认知冲突策略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的运用•认知冲突策略在中学物理习题教学中认知冲突策略在中学物理习题教学中的运用的运用 •及时记录,以便及时记录,以便研究研究•记录是对自己实记录是对自己实践性知识进行反践性知识进行反思、总结、提高思、总结、提高的过程的过程•用于交流与传播用于交流与传播教育思想和方法教育思想和方法 小结: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成长的基本策略1.以课改的理论学习为引导2.在新课程实践中不断地反思3.研究中教学、教学中研究4.及时提炼课改实践中的体 验、心得与成果 •谢谢!谢谢!::0579-0579-8228206882282068tczhu@tczhu@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