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青少年性教育在农村普及情况及提升对策研究.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8298120
  • 上传时间:2021-12-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9.98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青少年性教育在农村普及情况及提升对策研究 袁玉松++王炜东++孙宇++张碧蘅++陈虹宇【摘要】为了研究中国农村基层青少年性教育的现状,展开本次调查,主要选取乐安县的青少年及其家长作为典型调查对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基层青少年性教育情况不容乐观,仍处在自我摸索的阶段呈待建立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位一体的性教育形态,最终形成适时、全面、系统的性教育模式关键词】性教育;青少年;中国农村;教育模式R167【文献标志码】A1问题的提出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性健康教育包括性生理、性心理及性道德三方面内容,是指通过丰富和提高人格、人际交往和情爱方式达到性行为(广义的)在肉体、感情、理智和社会诸方面的圆满协调,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的祖国是一个近几年经济迅速发展的文明古国在这里,既有受到上千年的封建性道德传统观念的影响,同时又有随着改革开放进入中国的国外“性解放”观念的影响[1]面对现在站在十字路口的我们,家庭、学校、社会给予了学生怎样的性教育?性教育是为了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还是单纯为了防止传染病和社会问题的发生?现在的性教育是否能让学生朋友们拒绝无知,是否能让他们做到“知情选择”?现在的教育内容对他们够用吗?[2]种种问题对于生活在中国基层的青少年来讲都还是未知。

      为此,有必要了解青少年性知识教育在基层普及情况2调查对象及方法21调查对象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6~16岁青少年及其家长在全村集会时对村民进行抽样调查首先将村民分为“青少年”和“家长”两个大组,并向其发放不同的问卷,在每个大组内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先将“青少年组”分为“6~12周岁组”和“13~16周岁组”两个组别,并按各组总人数比例在组内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分发相应数量的儿童组问卷在家长组按照“职业”“学历”两个因素进行分层,然后在各组内进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发放相应问卷对于拒绝填写问卷的青少年或家长则对其进行替换和增补22调查方法221问卷调查法本次发放调查问卷共计340份,其中儿童问卷与家长问卷各170份实际收回336份,儿童问卷有4份遗失;其中有效问卷332份,无效问卷4份皆为儿童问卷基本信息不完全及作答不完整者算作无效问卷最终纳入统计的为162份儿童问卷与170份家长问卷222访谈法随机选择不同人群进行采访,拟采访的对象有基层党员干部、旅游公司工作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以及不同职业村民等采访问题围绕当地青少年接受性教育的范围,家长对子女性教育的认识程度及教育方法等方面展开[3]3调查结果及分析31受访青少年接受性教育的现况分析311青少年性生理在受访的162名儿童中,知道男女之间区别的有84人,仅占519%(见图1),而在这部分人群中,810%(68人)年龄在12周岁以上(包括12周岁),可见农村青少年在性别及其生理差异方面的概念还相对薄弱,尤其是年龄在12周岁以下(包括12周岁)(青春期前)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从12岁开始),青少年性观念逐渐成熟、性知识逐渐丰富。

      而对于“睾丸”、“精子”、“卵巢”等生理名词的掌握程度,受访男女性中分别有562%(91人)和530%(86人)的人认识自身性别生殖系统名词,明显高于对异性相关名词的掌握,而年龄段仍主要集中在12岁以上,且主要是当自身身体发生变化后才通过这一过程初步掌握相应生理名词和知识可见当地儿童尤其12岁及以下者,性生理知识的掌握仍然不足当被问及更换内衣裤的频率时,12岁以上人群中943%(100人)会每天更换内衣裤,而这一比率在12岁以下人群中降至741%(41人),可见12岁以下人群不仅在生理知识的掌握上弱于12岁以上组别,在生理卫生意识上也更为薄弱312青少年的性心理当被问及在遇到遗精或月经的反应时,调研数据显示,从性别角度区分,男孩中选“无所谓”的占389%,而女孩中选“羞涩”所占的比率为278%由此可知,女孩相对于男孩来说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显得比较羞涩从年龄角度区分,12岁以下(包括12岁)的青少年儿童选择了害羞的比例最高(280%),而12岁以上的青少年儿童则主要选择无所谓(280%)在调查中同时发现,大部分12岁以下的孩子根本不明白月经或遗精的意义,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正确的“青春期性心理”更无从谈起。

      受访孩子中,当他们和父母一起观看电视节目时,遇到有吻戏或者床戏时,418%的青少年被其父母禁止观看这一类镜头,而仅有215%的孩子得到了家长的正确引导从年龄角度区分,12岁以下(包括12岁)580%的孩子的家长不让孩子观看,而即使12岁以上的孩子这一比例仍达到了340%,说明有相当一部分数量的家长不能给予其孩子正确的性心理引导,从而导致孩子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难以形成正确的性心理而对于家长,当发现孩子早恋时,其中认为应该“正确引导”的占受访家长总数的565%,认为应该“强行制止”的占受访家长总数的379%,而认为应该“放任其发展”的占56%表明当地仅刚过半数家长面对孩子早恋会选择正确的引导,而仍有接近四成的家长选择“强行阻止”这种极端而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早恋综上所述,孩子在青春期的性心理发展状况及其所处环境令人担忧[4]图4受访青少年观看到性相关镜头时其父母的反应313青少年性道德关于青少年性安全意识,当被问及遭受性侵时的反应,771%的青少年儿童会选择告知家长和老师或者及时报警(见图6)12岁以上的青少年儿童中半数以上选择了及时报警,其自我保护意识较12岁及以下群体更强。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将近210%的青少年儿童面对性侵犯无所适从,有的因为难以启齿而不告诉他人,有的因为对性侵行为根本不自知这正体现了当地性知识教育的薄弱之处[5]近几年来,未成年人受到性侵犯的报道屡见不鲜,究其根本是我国性知识教育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性知识教育不受重视,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只有逐步建立健全性知识教育体系才能改变现状[6]图6受访青少年遭遇性侵害是的反应endprint而作为家长,当面对孩子未婚先孕的情况时,选择以堕胎和逼婚两种方式为主(各占约400%),还有少部分家长选择把孩子寄养在别人家,谁也不认识谁,撇清关系互不干扰314青少年性知识来源当被问及“小时候家里谁给你洗澡次数最多”时,963%的孩子选择了“母亲”或者“奶奶”等女性家长(见图7),而在12岁及以下受访人群中,这一比例高达1000%,可见在家庭里,女性家长比男性家长在对孩子的性教育方面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另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知道男女差异的青少年中,超过721%的青少年儿童是通过书籍、电视或其他途径通过自学方式获得男孩与女孩的区别,而家庭和学校教育在性教育中占据的比重并不大,仅占不到279%(见图8)同时,仅较小比例的职业为公务员、教师等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其子女对男女差异认识几率更高且更全面。

      当被问及进一步的“青春期性知识”获得途径时,167%的青少年是从父母处了解到青春期性知识的,315%的青少年是从老师那里了解到青春期性知识的,剩下的孩子都是自己通过其他途径探索得知而在家长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20%的家长认为应该从孩子的幼儿园阶段进行性知识教育,291%的家长认为应该从孩子的小学阶段进行性知识教育,429%的家长认为应该从孩子的初中阶段进行性知识教育,90%的家长认为应该从孩子的高中阶段进行性知识教育说明了即使在愿意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家长中,仍有超过一半的人群不知道进行性教育的正确时间,对性教育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可见家庭教育并没有真正担负起其应有的角色和重要责任当被问及何种性教育方式更好时,仅有294%的家长认为由家庭来进行性教育更好,553%的家长认为由学校来进行性教育更好超过半数家长希望孩子可以在学校受到正规的性教育,而并不愿由家庭承担相应责任义务,更少部分家长则对性教育的方式全无思考,茫然无知32受访家长对子女的性教育态度与施行情况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研活动的在牛田镇及周边农村的村民中,有647%的家长认为应当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这表明农村中大多数的家长认识到了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必要性,这是我们接下来进行性教育普及工作的良好基础。

      但是,至于实际家庭教育效果却并不理想,在知道“男女差别”的孩子中,其父母职业为公务员、教师等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其子女对男女差异认识几率更高且更全面由此可见:父母文化水平越高,其自身性知识储备越丰富,对孩子进行性相关教育越积极[7]进而对其孩子的性教育也更为到位,孩子的性知识水平也相应更高在受访的青少年儿童中,仅有167%的青少年是从父母处了解到青春期性知识的,这一结果说明“家庭性教育”在青少年儿童性教育过程中实际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家长更多的还是寄希望于学校性教育(家长中有553%的认为由学校来进行性教育更好),或者即使想要承担自身却缺乏相应的能力来完成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如下:(1)政府的相关宣教做的不够完善;(2)村民的保守思想一时难以完全转换过来;(3)提前进行性教育可能诱导中学生提前发生性行为,以致适得其反;(4)本样本中父母自身受教育水平较低,因此即便其态度较为开放但仍无法使其对孩子的性教育正确开展;(5)受到当地书院文化的影响,大多数村民对学校的正规教育充满信任,同时却对学校性教育真实开展情况缺乏了解由此也可见得国家对性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对性保健卫生、性病预防知识的普及工作在农村中初显成效。

      但受限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家长自身受教育水平,家庭性教育开展的实效并不明显,家庭性教育任重而道远[8]4结果分析及建议41先对父母进行性教育根据发展心理学的和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精神分析法认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社会认知起着主要作用而现下农村中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的大部分为妇女和老年人,这个人群对于性本身就存在着歪曲的、不科学的、不理性的认知[9]农村基层占地面积小,人员分布较稀疏,部分地区有赶集的习俗,故而当地政府的计生委等相关部门可以针对这一农村的特性,联合学校教育部门以宣传单、广播、宣讲等形式进行性知识扫盲科普教育内容形式上尽量以简明的图画加俚语组成,张贴在人口密集的集市和交通枢纽地段使身处农村的成年人不至于成为“性盲”,能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有着良好的性道德,以及必要的性安全措施[10]42进行全面适度的性知识教育性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性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性伦理知识、性法律知识、性病防治知识和人格建设[11]考虑到青少年正处在人格发展,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不完整,具备从众、易激惹、独立意识增强、猎奇的特性[12],性教育应当遵循全面、系统、可接受、个体化和立体的教学原则,纵贯青少年的整个发育阶段。

      全面”还意味着各种性教育措施应当保持一致性由于农村的家长对性知识了解的比较浅显,仅仅是意识到性教育的必要性,所以对家长的教育应该率先进行,例如每个月定期进行教育宣讲,使家长和学校站在同一阵线上如果要求不统一,或者教育不一致,各种措施的教育作用就会削弱这种不一致会导致青少年思想的混乱,甚至行为上的矛盾[13],使得性教育可能会收到相反的效果43建立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现下农村中青少年的性教育现状还很薄弱,无论是从性意识的启蒙还是性资源的获取方面来讲,都存在这比较多的限制,这就要求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四个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齐抓共管,在实践中探求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青少年性教育道路[14]见图10431家庭应该是青少年性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是儿女最亲近的人,接触的时间最早也最多,对青少年性观念的发展和成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endprint正确的家庭性教育应当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代青少年的家庭性教育的需求[1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