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全国“爱牙日”宣传口号和主题信息.doc
70页目 录1、 9.20 爱 牙 日2、唇裂和腭裂3、错牙合畸形4、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5、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6、口腔颌面部感染7、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8、口腔颌面部损伤9、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10、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11、口腔黏膜常见病12、口腔卫生保健13、颞下颌关节常见疾病14、唾液腺常见疾病15、牙拔除术16、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17、牙髓病和根尖周病18、龋 牙 病19、牙本质过敏症20、牙周组织常见病1、 9.20 爱 牙 日爱牙日的由来:1989 年,由卫生部、教委等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的 9 月 20 日为全国爱牙日 (与世界爱牙日是同一天)历年的爱牙日中心主题是:1989 年:人人刷牙,早晚刷牙,正确刷牙,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刷牙1990 年:爱牙健齿强身1991 年:爱护牙齿从小做起1992 年:爱护牙齿,从小做起,从我做起1993 年:天天刷牙,定期检查1994 年:健康的生活需要口腔卫生1995 年:适量用氟,预防龋齿1996 年:少吃含糖食品,有益口腔健康1997 年:爱牙健齿强身,预防龋病牙周疾病,健康的牙齿伴你一生1998 年:健康的牙齿,美好的微笑。
1999 年:老年人的口腔保健2000 年:善待牙齿2001 年:吸烟与口腔健康2002 年:预防牙周疾病 维护口腔健康2003 年:有效刷牙 预防牙周疾病2004 年: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2005 年:孕妇口腔健康2006 年:关注婴幼儿口腔健康2007 年:口腔健康促进----面向西部,面向儿童2008 年:关注中老年人口腔健康2009 年:维护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给“口腔健康的标准”下的定义如下: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色泽正常,无出血现象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口腔应具备以下要素:(1)没有任何疼痛和不适,(2)良好的功能:咀嚼、吞咽和语言功能,(3)心理方面:外观正常、不影响自尊、个人满意,(4)社会方面:不影响社会交流2009年全国“爱牙日”宣传口号和主题信息一、活动主题维护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二、宣传口号(一)维护口腔健康,增进全身健康二)爱牙护齿保健康,生命质量有保障三)拥有健康口腔,笑容和谐美丽四)口腔健康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五)口腔不健康,发音影响大六)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牙齿健康七)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定期洗牙,远离口腔疾病八)窝沟封闭保护牙齿。
三、主题信息1.口腔疾病对口腔健康的影响1)口腔疾病造成的牙疼或失牙,造成咀嚼食物功能受影响2)口腔疾病引起疼痛,造成偏侧咀嚼习惯,久之便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3)乳牙早失致使相邻牙向缺隙处移位,造成咬合关系紊乱,形成恒牙错 ;乳牙龋病如不及时治疗,还可引起恒牙发育不良4)牙列缺失导致失去咀嚼功能的正常生理刺激,颌骨的正常发育受影响,可造成颌面部轻重不等的畸形5)不良口腔卫生状况和疾病可以造成口腔异味6)口腔癌可直接威胁人的生命,是世界上 6 种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口腔癌术后常可造成面容严重损毁7)口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种口腔疾病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往往可以继发其他口腔疾病2.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口腔疾病会对全身健康造成威胁,导致和加剧许多全身性疾病1)心脏疾病口腔疾病的致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可侵入血液,加重或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冠心病等心脏疾病大量研究证实牙周炎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与急性发作或总的死亡率均有显著相关2)呼吸道疾病口腔疾病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相关性较强据有关资料统计,肺炎 80%的诱因是吸入口腔、咽部含有细菌的分泌物,而这些分泌物大多是来自口腔。
3)糖尿病大量研究显示出糖尿病与牙周病发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且互为高危因素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常常并发不同程度的口腔病变,在糖尿病人群中,牙周病的发病率高,病变损害严重且进展更迅速同时,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显差于无牙周疾病的患者4)胃肠道疾病消化道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而口腔中存在大量的幽门螺旋杆菌,药物很容易清除肠胃中的幽门螺杆菌,而牙菌斑中的幽门螺杆菌难以清除,成为细菌库5)脑血管疾病牙周病与颈动脉斑块增厚之间存在相关性,颈动脉斑块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测定指标,这表明两种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6)对孕产 6、 妇及胎儿影响(7)影响生长发育咀嚼功能降低,造成偏食和食欲不振等,导致胃肠消化吸收减弱,机体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3.口腔疾病对发音的影响4.口腔疾病对面容和心理的影响5.口腔疾病对社会及经济的影响口腔疾病在学生六大常见病中排名第二,是严重影响学生出勤率、学生体质和素质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成人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因素口腔疾病对生命质量的影响还体现在增加经济负担上,高额的治疗费用对家庭和国家的经济影响是巨大的。
二)在我国,改善人群口腔健康状况迫在眉睫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 5 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 66.0%,中老年人患龋率分别为 88.1%和 98.4%,牙周健康率分别为 14.5%和 14.1%,并且大多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因此,改善群众口腔健康是当前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三)促进口腔健康的方法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2.使用牙线、间隙刷等清洁工具;3.使用含氟牙膏、氟泡沫、氟涂漆等氟化物;4.少吃含糖食品,减少甜食次数;5.戒除烟酒,不嚼烟草和槟榔;6.不吃过烫或有刺激性的食物;7.定期进行口腔检查:(1)发现龋齿要及早治疗;(2)发现牙石和牙龈出血要进行洁治;(3)矫正牙 畸形;(4)拔掉不具保留价值的残根,处理不良修复体,去除不良刺激;(5)及时镶复缺失牙8.儿童应注意:(1)纠正吮指等口腔不良习惯;(2)对新萌出的恒磨牙和前磨牙进行窝沟封闭;(3)及时拔除滞留的乳牙;(4)必要时使用间隙保持器,以保持缺牙的间隙,有利于恒牙的正常萌出2、唇裂和腭裂唇裂(cleft lip)和腭裂(cleft palate)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口腔颌面部发育畸形据统计,新生儿唇腭裂的患病率在 1:1000~l:850 之间,其中唇裂合并腭裂的占 61%,单纯唇裂占31%,单纯腭裂约占 8%。
男性多于女性,约 1.5:1唇腭裂的形成与发病因素1.唇、腭裂的形成(1)唇部的胚胎发育与唇裂 胚胎发育至第 4 周时,在原始口周围出现五个突起,即:上方正中的额鼻突,两侧为上颌突,下方两侧为下颌突,两侧下颌突形成不久即在中线彼此联合,约第 5 周时完全联合,形成下唇、下颌骨及舌的前 2/3;以后额鼻突发育分化出中鼻突和侧鼻突第 6 周中鼻突的末端再分化出 2 个球状突,至第 7 周,两个球状突在中央联结形成完整的上唇的人中、鼻小柱和前颌;两个球状突在人中外侧分别与上颌突联结形成完整的上唇及前牙槽嵴胚胎第 8 周时各突起相互联结,初具人的面形在胚胎 4~8周时,如因某种因素影响,使胚胎发育过程发生障碍,就会产生各种畸形在胚胎第 5 周时,两个下颌突未能在正中连合,则可产生下唇正中裂在胚胎第 7 周时上颌突与一侧或两侧球状突部分或全部未能连合,则形成一侧或两侧程度不等的唇裂,或可伴牙槽嵴裂,两个球状突不能在正中连合则发生上唇正中裂2)腭部的胚胎发育与腭裂 胚胎第 6 周时球状突在口内由前向后形成前颌及鼻中隔,左右上颌突向中线生长形成侧腭突;第 8 周时侧腭突呈水平方向快速生长,在中央与前颌联合形成完整的牙槽嵴;胚胎第 9 周时,两侧侧腭突由前向后在中线融合,并与上方的鼻中隔融合形成硬腭;第 12 周时两个腭突在中线融合形成软腭及悬雍垂。
腭的形成使口腔和鼻腔分隔开如在此时期发育障碍,便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腭裂畸形2.发病因素 引起胚突发育和融合障碍的确切原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为多因素致病,相关因素有:(1)遗传因素 某些唇、腭裂的患者,在其直系或旁系亲属中可发现类似的畸形,因而认为唇腭裂畸形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可能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2)营养因素 妇女妊娠早期维生素等物质缺乏在有关的动物实验中发现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 B2 及泛酸、叶酸等时可引起后代畸形,但在人类尚缺乏致畸的证据3)感染和损伤 妊娠前 3 个月罹患某些感染性疾病如风疹、弓形虫病;子宫及邻近部位的损伤,如不全人工流产或药物堕胎等,可引发后代畸形4)药物因素 目前已知的某些药物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苯妥英钠、抗组胺药物等均可导致胎儿畸形5)内分泌的影响 妊娠早期,孕妇因精神紧张或损伤等原因导致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可诱发胎儿畸形6)烟酒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妇女妊娠早期大量吸烟 (包括被动吸烟)及酗酒,其子女唇腭裂的发生率比无烟酒嗜好的妇女要高7)物理因素 胎儿供养不足,羊水过多或过少、孕妇频繁接触放射线或微波均可能成为唇腭裂的诱因。
唇、腭裂的临床分类及特点1.唇裂的分类(1)根据裂隙部位可将唇裂分为以下几类 ①单侧唇裂:包括不完全裂、完全裂 (图 49—1);②双侧唇裂:包括不完全裂、完全裂、混合型裂(一侧完全、另一侧不完全)( 图 49—2)2)根据裂隙的程度可分为 ①I 度唇裂:仅限于红唇部的裂开;②Ⅱ度唇裂:上唇部分裂开,但未裂至鼻底;③Ⅲ度唇裂:整个上唇至鼻底完全裂开此外,临床上还可见到隐性唇裂,即皮肤和黏膜无裂开,但其下方的肌层未能联合2.腭裂的分类 ①腭裂 I只是悬雍垂裂;②腭裂Ⅱ软腭或包括部分硬腭裂;③单侧腭裂Ⅲ单侧软、硬腭全部裂开,常伴有牙槽嵴及唇裂;④双侧腭裂Ⅲ双侧软、硬腭组织完全裂开(图 49-3);⑤混合性裂:一侧完全性裂,一侧不完全裂;⑥其他外典型裂;软腭隐裂、腭咽闭合不全3.腭裂的临床特点(1)吸吮功能障碍 由于患儿口、鼻腔相通,口腔内不能产生负压,因此患儿无力吸母乳或乳汁从鼻孔溢出,影响患儿的正常母乳喂养2)腭裂语音 腭裂患者因口鼻腔相通,腭咽闭合不全,影响气流的正常进出,患者发音不清,元音带有浓重的鼻音,辅音表现鼻漏气3)口鼻腔卫生不良 由于口鼻腔直接相通,鼻内分泌物可流人口腔,造成口腔卫生不良;进食时,食物往往反流到鼻腔,易引起局部感染。
4)牙列错乱 完全性腭裂患者往往牙槽裂隙较宽,存在骨质缺损,造成患侧牙弓塌陷,裂隙两侧的牙齿畸形、阻生或错位萌出5)听力降低 由于不能形成腭咽闭合,进食时吞咽常有食物反流,易引起咽鼓管及中耳的感染,因此中耳炎的发生率高,患儿常有听力降低6)上颌发育障碍 腭裂患者常出现上颌骨发育不足,随年龄增长越来越明显,导致反 、开 和面中部凹陷畸形 唇、腭裂的治疗原则外科手术是治疗唇裂和腭裂的重要手段,但唇、腭裂患者常伴发有其他相关畸形, 绝非单一的手术能达到功能和形态相结合的满意效果对绝大多数病员而言,需要对相关的畸形进行多学科的“协同治疗” ,包括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口腔正畸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科、耳鼻喉科、心理学、语言病理学等有关学科医师组成治疗小组进行会诊,共同拟定出全面可行的治疗计划,按步骤实施,即近些年来国际上公认的序列治疗 (systematic or sequential treatment)包括早期的唇粘连、唇裂整复前的牙槽突矫治复位、唇裂整复术、腭裂整复术、牙槽突裂植骨术、鼻畸形矫正术、正颌外科术以及相关的术前术后正畸治疗、语音治疗、心理治疗等等,从而达到功能、形态及心理状态相结合的满意效果。
序列治疗牙 合 牙 合应尽早开始,一直持续到成人一般认为,单侧唇裂整复术最合适的年龄为 3-6 个月,双侧唇裂整复术相对复杂,术中出血相对较多,时间较长,一般宜 6~12 个月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唇裂手术年龄有提前的倾向经过十几个世纪的实践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