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煮书教学课件鄂教版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ppt

15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92776871
  • 上传时间:2024-09-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2M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单元￿·￿第4课煮书 课文导入￿￿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吧你能为它找到伙伴吗?你们听说过“煮书”吗?书能煮吗?真奇怪!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课文《煮书》,相信我们会有新的收获! 字词积累幅￿￿￿￿粮￿￿￿￿食￿￿￿￿反￿￿￿￿复￿￿￿否￿￿￿词￿￿￿￿煮￿￿￿￿劲￿￿锅￿￿￿￿惑￿￿￿￿甫￿￿￿范￿￿￿￿番￿￿￿￿牢￿￿￿犯￿￿￿￿豁￿￿￿￿朗￿￿fú￿￿￿￿liáng￿￿￿￿shí￿￿￿￿fǎn￿￿￿￿fù￿￿￿￿￿fǒu￿￿￿￿￿cí￿￿￿￿￿zhǔ￿￿￿￿￿jìng￿guō￿￿￿￿￿huò￿￿￿￿￿fǔ￿￿￿￿￿￿fàn￿￿￿￿￿fān￿￿￿￿￿￿láo￿￿￿￿￿fàn￿￿￿￿￿￿huō￿￿￿￿￿lǎng￿￿￿“煮、￿食”都是翘舌音,“词”是平舌音,“牢”、“朗”是边音劲”是多音字,在本文读“jìng”,组词为“苍劲”,还有一个读音是“jìn”,组词为“有劲” 字词积累幅￿￿￿￿粮￿￿￿￿￿食￿￿￿￿反￿￿￿￿复￿￿￿￿否￿￿￿￿词fú￿￿￿￿liáng￿￿￿￿shí￿￿￿￿￿fǎn￿￿￿￿￿fù￿￿￿￿￿￿fǒu￿￿￿￿￿cí￿￿￿“粮、￿食”都有一个“良”字,一个是左右结构,一个是上下结构。

      ￿“复”的中间是个“日”￿“幅、￿粮￿、词”是左窄右宽结构,“否、复”是上下结构 字词积累苍劲有力:得心应手:疑惑不解:豁然开朗:多用来形容书画作品的用墨与勾勒像苍松劲枝一样有力度感心里怎样想,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借以形容功夫到家,技艺成熟,做起来很顺手对某一事物非常怀疑迷惑,认识不清,很不理解原意是指形容从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敞后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理解课文Ø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Ø我指着横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会煮坏吗?”Ø真奇怪呀!书不是用来读的吗,怎么可以“煮”呢?￿￿￿￿￿默读1--3自然段,思考:小作者看到“煮书”二字时,向谁提出了问题?提出了什么问题?奇怪疑惑不解 理解课文Ø“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理解课文Ø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感受到书籍丰富了人的内心世界,使人的内心充实、富足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儿 理解课文￿￿￿￿￿你知道当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煮书”就是反复地、不厌其烦地诵读品味用“……非……不可”说话,体会杜甫读书的决心之坚毅 理解课文￿￿￿￿￿那些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位一番,多有意思呀!“煮书”的方法是“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煮书”使人心情愉悦,“煮书”的过程是“多么有意思呀”! 理解课文￿￿￿￿￿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用“不仅……而且……”说话,体会“煮书”的好处很多读书”和“品书”之间的关系 (1)煮书离不开“读书”和“品书” (2)读书是为了“品”,细细的“品”后是为了更好地“读”,￿￿￿￿￿即读中品,品中悟,悟后再读 拓展提升你还知道哪些“煮书”的方法?鲁迅的读书方法￿￿￿￿鲁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二是硬看对较难读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知道读懂钻透为止三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多门,深入地研究下去。

      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四是活读他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五是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拓展提升名人谈读书郭沫若------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人读活书,可以把人读死清代张之洞“三贵”-----读书贵博、贵精、贵通清代梁启超“三读”----看书一般为粗读,有价值的要细读,格言类的要精读著名科学家高士奇“三回”-----谈读书体会时说过:“一回见生,二回见熟,三回就成为朋友 总结课文￿￿￿￿￿￿￿￿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我们不仅明白了“煮书”的真正含义,而且了解了许多读书、学习的好方法那么,哪一种更适合你呢?只有找准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才能在学习上做到事半功倍希望你们每一个人在今后的学习中都有“煮书”精神.及时补充精神食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业布置1、正确抄写本课的词语2、朗读课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