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艺美术史元.ppt
70页中 国 工 艺 美 术 史元代第一节绪言•蒙古国:公元1206~1271年•元:公元1271~1368年一、时代与工艺美术•多种文化并存:蒙古族、伊斯兰、汉族传统 以及藏传佛教、欧洲基督教、高丽•前三种是主要文化类型•工艺美术品常是文化交流的结晶蒙古族文化—— 饮食起居、服饰的民族特色渗透工艺美术:•色尚:白、蓝(织物、青花)•数字:重九恶七(装饰数量)•品种:毡罽•饮食:造型硕大伊斯兰文化——•早期西征建立的喜爱•大量穆斯林工匠东迁•广设局院纳石失、撒答剌欺•大批伊斯兰产品输入•伊斯兰风(装饰带等)汉族传统文化——•汉匠是主要制作者•传统样式均被保留•新组合令面貌大异宋金二、生产格局•时代特点:官府作坊极多 中央性: 归隶:主要属工部、将作院、储政院 分布:大都(今北京)、上都(今内蒙正蓝旗)一带最集中 地方性:散处各地,以织染局为主•民间生产:北方不及江南第二节 织绣印染一、引言一、引言•丝织兴盛:仅中央性官府织染作坊即有64所以上•官府作坊常规模很大:东织染局3006户•重要产区:杭州一带、两都一带•托:特殊的织物长度计量单位•织染的发展:缎的成熟 织金锦的繁荣 棉布的普及 毡罽的盛行二、著名二、著名丝绸品种品种1、织金锦 两种产品与其差异:纳石失(纳失失、纳赤思、纳阇赤),当译自波斯语。
最尊贵、影响最大的面料团窠狮身人面蚊纳石失团龙凤纹织金锦佛衣披肩2、撒答剌[là]欺团窠对格力芬纹锦被面局部3、纻丝(缎)•特点:表面浮线较长,光滑、柔软、亮泽•历史: 宋欠成熟 元备受喜爱,官府作坊的主流产品 明清大发展,成为代表性丝绸品种云龙纹缎裙局部4、、 刻刻丝•已知的一般制品仅产在嘉兴民间•中叶以前,实用品为主流•后期,宫中刻丝已带较多的欣赏性质 紫汤荷花纹刻丝靴套(蒙古国)刻丝牡丹图团扇面刻丝云龙图扇面(元后期) 缂丝东方朔偷桃图轴缂丝东方朔偷桃图轴 元元纵58厘米横33厘米5、织御容和织佛像织御容——•图案:已故帝、后及王、妃的大幅肖像•用途:供奉祭祀•制作:官府作坊为皇家织造先画后织 •工艺:当为刻丝•工艺家:阿尼哥是现知制作的第一人刻丝须弥山曼荼罗(元后期)刻丝须弥山曼荼罗局部 6、刺绣•实用性刺绣的兴盛•绣佛经刺绣罗夹衫刺绣满池娇三、三、丝绸装装饰1、色彩——单色织物流行•白蓝红褐绿黑的常见与原因2、图案(除纳石失、撒答剌欺)——•题材:花鸟主流•八吉祥:宝轮、法螺、宝伞、宝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8种藏传佛教吉祥物。
入元,开始进入内地装饰•吉祥图案装饰方法•织、绣为主,还有绘画、印金•帝王亲贵奢华,常以珍珠、宝石装饰梅雀纹绫袍局部印金绫袍元世祖皇后画像元世祖忽必烈像 四、棉布四、棉布•历史:地域偏远,发展缓慢入元改变•著名产地:松江(在今上海)•黄道婆贡献:带来先进工具和技术,传授邻里•装饰的变化:先织纹,元晚期印染图案五、毡罽五、毡罽 •定义: 毡,用羊毛等经湿、热、挤、压等制成的片状材料 罽,细密的毛织物•统治集团重视:两都一带,官府毡罽作坊已知有16处•用途:蒙车、籍地、铺陈、障蔽、裁衣制服•毡的装饰方法:染色、刻毡•罽装饰方法:染色、刺绣、织金•西域毛织物源源进入中土 第三第三节 陶瓷陶瓷一、引言一、引言•窑场分布: 北方,今河南与山西、河北的南部最密集 南方,今浙江、福建、江西尤其集中 •景德镇:唯一的官府瓷器作坊——浮梁磁局,属将作院元瓷成就的代表,瓷都的开始•外销及其影响二二 、景德、景德镇窑窑1、青花、青花•定义: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胎上绘画图案,再罩釉、烧成的瓷器器物呈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的效果•历史:出现于唐,至元,因蒙古族尚白尚蓝大发展,从此成为中国瓷器代表,并对世界影响巨大•典型的元青花:用波斯钴料,装饰繁密,器物常硕大•装饰带与蒙古族的重九恶七青花角端鸾凤纹盘青花花卉八青花花卉八宝纹盘(元)宝纹盘(元) 青花双龙纹四系扁壶青花狮戏纹八棱玉壶春瓶青花萧何追韩信图梅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2、釉里红•定义: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坯体上绘画图案,然后罩釉、烧成的瓷器,器物呈白地红花和红地白花效果•创始于元,数量不多•元制面貌近青花而略粗釉里红高足转杯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高高33cm,口径,口径8.8cm,足径,足径11.3cm。
瓶撇口,细颈,圆腹,瓶撇口,细颈,圆腹,平底,圈足通体釉里红纹饰:平底,圈足通体釉里红纹饰:里口沿绘卷枝纹一周,颈部绘里口沿绘卷枝纹一周,颈部绘蕉叶纹,颈、腹之间绘变形海蕉叶纹,颈、腹之间绘变形海水、卷枝纹各一周,腹部主题水、卷枝纹各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为松竹梅,衬以山石、芭纹饰为松竹梅,衬以山石、芭蕉、灵芝纹近足处绘莲瓣纹蕉、灵芝纹近足处绘莲瓣纹一周,圈足上亦绘卷枝纹一周,圈足上亦绘卷枝纹 釉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个品种,烧成难度大此件玉个品种,烧成难度大此件玉壶春瓶继承元代釉里红的烧制壶春瓶继承元代釉里红的烧制技术,红呈色较纯正,纹饰清技术,红呈色较纯正,纹饰清晰,是明初景德镇釉里红之佳晰,是明初景德镇釉里红之佳作 3、、蓝釉、釉、红釉瓷器釉瓷器•釉中含氧化钴或氧化铜•红釉器少于蓝釉3、、蓝釉、釉、红釉瓷器釉瓷器•釉中含氧化钴或氧化铜•红釉器少于蓝釉描金折枝梅纹蓝釉杯蓝釉描金匜蓝釉描金匜 4、卵白釉、卵白釉•釉白而微青,如鹅卵, 乳浊•景德镇烧造最多的一种•“太禧”和“枢府” 前者,仅见盘,皇家祭器 后者,多为折腰碗,枢密院及其下属机构的公用瓷“枢”、“府”款印花白釉折腰碗卵白釉印花“太禧”铭云龙纹盘5、青白瓷、青白瓷•胎较粗、釉较差•时代风气令装饰远较宋丰富(元代普遍现象)青白瓷观音像三、三、 磁州窑磁州窑白地黑花童子纹大瓶四、 龙泉青瓷青瓷人物纹八棱瓶五、 哥窑青瓷青釉兽耳炉•时代:主要在元末明初 •窑址:杭州或龙泉大窑•特点:仿宋官窑六、琉璃以铅为助熔剂低温陶器两次烧成常做建筑装饰,也有供器元代产地:山西、大都大都四窑场,“领匠夫三百余户,营造素白琉璃砖瓦” 元琉璃镂空三元琉璃镂空三彩龙凤薰炉彩龙凤薰炉玻玻璃璃莲莲花花盏、盏、托托 元元第四节 其他门类一、漆器一、漆器•素髹器仍为主流•高档品精美1、雕漆和张成、杨茂•名工:元末嘉兴西塘(在今嘉善)的张成、杨茂•地位:二人造诣高、影响大剔红山水人物图圆盒剔红双层茶花剔红双层茶花海棠纹圆盘海棠纹圆盘"张成造"曳杖观瀑图剔红盒“张成造”款剔犀盒剔犀云纹葵瓣式盏托2、螺、螺钿和黄生和黄生•名工:元中后期活动于大都的黄生•江西庐陵的螺钿家具螺钿楼阁图黑漆盘残片 3、戗金银和彭君宝 •风貌:图案繁密,一改宋风•名工:元初嘉兴西塘彭均宝4、木质银裹漆瓮•局院:应为工部油漆局的产品•时间:1285年做成•用途:宫廷贮酒器•形制:高逾一丈,“银内而金外,镂为云龙”,“贮酒可五十余石”•遭际:明初拆除元朝宫殿时弃毁二、金属器二、金属器1、金银器•数量:极多,上层钟爱•出土物面貌:近南宋•记载与出土不符:明初大破坏名工朱碧山•元后期嘉兴魏塘人•古代名气最大的银工•今仅存其银槎团花纹银奁“闻宣”款双凤纹金花银果盒凤凰卫视台标“朱碧山”款银槎 (chá )三、玉石器三、玉石器•造作:官府造作兴盛。
宫殿装饰•材料:和田玉、玛瑙(江南“价过于玉 ”)玉贯耳盖瓶渎山大玉海第五第五节 结语一、一、风貌与其演貌与其演进•时代风格:精丽华贵•演变:早期曾雄武华贵,世祖时,雄武减退,文宗时,精丽华贵形成•以往的误解:实物罕见 出土少:尚薄葬 传世少:明初的大毁坏二、影响•国内:明清后期的官府制作继承元风•国外:元朝的丝绸、陶瓷青花令天下风靡THE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