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文化知识之古代的器用等.docx
2页古代文化知识之古代的器用等 古代文化知识之古代的器用等 古代文化知识之古代的器用 案,又称食案,是进食用的wWw.LWlm.coM托盘,形体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进食时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 俎,是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古人食肉常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着吃《鸿门宴》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 箸,夹食的用具,与“住”谐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讳故取反义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加个“竹”字头为“筷”,沿用至今 古代炊具 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鼎的上沿有两耳,可穿进棍棒抬举可在鼎腹下面烧烤 甑,是蒸饭的用具,与今天的蒸笼相似甑里装上要蒸的食物,置于锅上,水煮开后,蒸气透过甑底孔眼将食物蒸熟 古代酒器 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口,高颈,圈足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如国宝“四羊方尊” 爵,古代饮酒器的总称,作为专名是用来温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 觥(gōng),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横放的牛角,长方圈足,有盖如《醉翁亭记》:“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古代家具 席,古人常“席地而坐”的一种坐具,由芦苇、竹篾编成如成语“管宁割席” 床,古代的床“床”指的是坐具,它极矮,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榻,一种供人坐卧的家具狭长而较矮的床如《滕王阁序》“人杰地灵, 徐孺下陈藩之榻” 中国古典文学体裁之元代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元代是戏曲的成熟期出现了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等一批优秀的作者,也出现了《窦娥冤》《倩女离魂》《梧桐雨》《汉宫秋》等一批优秀的作品 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角色行当充任 戏剧中的男角叫“末”,正末即是男主角扮演女性人物叫“旦”有正旦(剧中女主角)、小旦等之分扮演性格或像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人物叫“净”也叫 “花脸”,扮演性格诙谐的人物叫“丑” 形式上,元杂剧用四大套数安排故事情节,不连贯处,则用楔子结合,形成了一本四折一楔的格式,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结尾用两句、四句或八句诗句概括全剧的内容,叫“题目正名”。
每折戏曲包括曲词、宾白和科三部分曲词是按照事情需要的曲牌填写的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文字,也叫曲文、唱词或歌词全部曲词都押同一韵脚宾白是用说话形式表达剧情或交代人物关系的一种艺术手段,分对白(角色之间的对话)、独白(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感情和愿望的话)和旁白(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等科是动作、表情等,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