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鞭挞者新生,印度米格27ML战机升级计划红警3米格战斗机.doc
12页鞭挞者新生,印度米格27ML战机升级方案 红警3米格战斗机 近日,有消息称印度空军已经完成了对120架米格-27ML型歼击轰炸机的升级工作这些战机装备新型航电系统及光电瞄准吊舱,具备昼夜全天候精确导航/攻击能力,提高了印度空军在复杂条件下的作战能力据印度媒体报道,这项方案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开展组织下属的防务电子研究所、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和印度空军三方合作完成,xx年三方签署谅解备忘录,xx年首架原型机试飞 米格-27开展简史 米格-27ML是前苏联研制的歼击轰炸机,1969年完成研制,1970年试飞,1971年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众所周知,二战后,前苏联将强击航空兵作为一大类兵种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突出低空突防能力的歼击轰炸航空兵最初为歼击轰炸航空兵配备的是苏霍伊的苏-7型歼轰机不过由于在使用中发现苏-7的起降性能不佳,不适合在野战机场使用,苏霍伊又在其根底上研制了苏-17歼轰机苏-17采用变后掠翼,较好地实现了起降和突防能力的综合该机以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造价低廉获得用户的喜爱,除大量装备前苏联空军外,还大量出口目前还有许多国家装备此型战机,苏霍伊随后也推出苏-17M5型歼轰机用于这些战机的改良。
不过,苏-17亦非完美无缺:由于采用了机头进气布局,其内部空间有限,难以容纳较多的航电系统为解决这个问题,苏-17M3采用外挂雷达吊舱的改良方式,但这样的改良占用了战机外挂能力最强的那个挂点所以,前苏联空军决定另外研制一种歼轰机,要求拥有较大的空间以容纳较多的航电系统考虑到时间及后勤方面的因素,新型飞机以米格-23为根底进行改良设计,这就是米格-27与前者相比,米格-27主要加大了座舱的下视角度,为飞行员提供较好的下视视野;另外用固定进气道取代了原来的多波系进气道,在座舱及重要部位加装了装甲 当然,最大的改良飞机内部米格-27取消了机头火控雷达,取而代之的是“背景”激光测距仪器,还安装了新的攻击/导航系统早期型米格-27装备的是SOKOL-23攻击/导航系统,其子系统包括:KN-23综合导航系统、ASP一17光学瞄准具、RSBN-6多普勒导航雷达及RV-5P雷达高度计电子战系统方面采用了SPO一10雷达告警系统和KDS一23干扰投放架在实际使用中,前苏联空军觉得SOKOL-23存在以下缺点:首先“背景”激光测距仪仅能测距,不能对目标进行指示和制导RSBN-6导航雷达要发射雷达波进行导航,在高威胁环境中容易暴露,特别对于歼轰机需要突防对方战区纵深目标时。
另外,其精度缺乏,所以后来用更先进的PRNK-23攻击/导航系统替代了SOKOL-23 PRNK-23系统主要改良包括:在NK-23系统里用数字式计算机替代了模拟计算机,飞机也换装新的机载计算机BTSVM/Orbita-10,运算和处理能力大为提高;添加了惯性导航系统,可以在隐蔽的情况下为战机提供更加精确的姿态和位置信息,除了可以提高飞机的导航精度外,还可以为武器的投放特别是制导武器的投放提供更加精确的火控解算根据有关资料,PRNK-23具备11种任务模式,包括预编飞行、返航(选择3个备用机场)、超视距轰炸和预编轰炸轰炸模式包括水平、俯冲和甩投等多种此外,由于导航系统的改良,其还可以自动连续进行导航和定位,在出航前机载BTSVM计算机可以输入43个参数,包括机场坐标及6个转弯检查点由于具备上述特点,PRNK-23提高了战机攻击的精确性,扩大运用范围,特别是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减轻了飞行员的负担,让其可以更加专注于飞行、搜索和攻击目标这对于在低空执行任务的米格.27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前苏联又研制了PRNK-23M与前者相比,后者用“枫叶”-PM激光测距仪替代了原来的“背景”系统枫叶”-PM增加了目标指示能力,可以导引Kh-29空地导弹及激光制导炸弹。
为了与电视制导空地导弹兼容,在座舱内还增加了1部IT-23电视显示器 虽然PRNK-23系统解决了米格-27远程导航的问题,但还需解决目标识别问题在狭窄的座舱中驾驶战机高速飞行的情况下,飞行员仅凭目视是很难发现目标的,特别是一些小型、机动及经过伪装的目标这样,就需要一个辅助手段来帮助飞行员完成这一工作为此,前苏联在研制改良型米格-27K时,为其配备了经过重大改良的PRNK-23K攻击/导航系统该系统以BTSVM/Orbita20-23K计算机为核心,运算速度和内存得到进一步提升除保存原有的导航系统外,还增加1部类似“罗兰”系统的A-720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 在座舱显示方面,PRNK-23K采用pupil-2平显替代原来的ASP-17光学瞄准具最重要的是,PRNK-23K用Kaira一1电视/激光测距跟踪系统替代原来的“枫叶”-PM激光测距/目标指标系统Kaira一1主要增加一部电视目标搜索与跟踪系统,安装在米格-27K的机头该系统由两具镜头组成,分别用于广角搜索和窄角跟踪,后者与激光测距/目标指示系统组合在一起广角镜可以提高比照度,以改善在低可见度条件下的探测能力系统的图像在座舱内的IT-23T单色显示器上进行,飞行员选择目标后,Kaira一1可以自动跟踪目标。
同时,在飞行前也可以将目标输入计算机,然后飞抵战区后进行自动搜索,大大降低了飞行员的负担正因为如此,米格-27K可以更加广泛地使用前苏联的精确制导空地武器,包括Kh-29及Kh-25空地导弹和KAB一500L激光制导炸弹;使用APK-8吊舱控制Kh-59防区外攻击导弹;使用Vyoga ESM pod控制Kh-31反辐射导弹在电子战方面,米格-27K用SPO一15雷达告警接收机替代了原来的SPO一10与老系统相比,SPO一15不但可以接收雷达波,而且还可以分析雷达的类型此外,米格-27K还能挂载SPO一141主动雷达干扰吊舱,大大提高战机在高威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印度引进米格-27 印度空军最初从前苏联进口的歼击轰炸机是苏-7,但其在实战中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被巴基斯坦空军击落多架所以,在70年代印度空军寻求苏-7后继机的时候,就没有采用苏.17,而是转向采购米格-27当然,这也有保持和当时印度空军决定采购的米格-23具备后勤通用性的考虑出口到印度空军的米格-27编号为米格-27ML,其与前苏联空军的米格-27M相比,在机载系统做了简化:攻击/导航系统为PRNK-44,计算机为Orbit―lO-15-44L,发动机由AL-21更换成了R-29B-300。
该机最大速度 M1.7,航程2200公里,作战半径为:挂载2枚Kh-29空地导弹、无副油箱、7%的余油时,为225公里;2枚Kh-29空地导弹、2枚R-60空空导弹和3具790升副油箱时,为540公里 与印度空军当时正在引进的“美洲虎”攻击机相比,米格-27ML在技术上并不占优美洲虎”采用涡扇发动机,机载系统以数据总线为骨干,其攻击/导航系统包括平显、惯导和激光测距仪等但印度空军认为,凭借变后掠翼的优点,米格-27ML在低空快速突防性能上面优于“美洲虎”因此,印度空军让米格-27执行纵深突防任务,“美洲虎”那么用于近距空中支援印度与前苏联在1985年签署引进生产米格-27的协议,首批50架飞机部件由前苏联伊尔库茨克飞机厂生产,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在其纳克西飞机制造厂进行组装首架飞机于1986年1月11日升空试飞,印度空军给予其的绰号为“Brave”,即“勇士”之意由此可以看出印度空军对其寄于的厚望1988年起,印度开始用自己制造的部件来生产米格-27到1996年停产,米格-27共生产了150架,装备印度空军8个作战中队,分别是2、9、10、18、22、29、51和222中队此外,印度空军空战技术开展中心也装备有米格-27。
尽管被寄于厚望,但米格-27ML在印度空军服役的道路一开始就不平坦首先,由于米格-27原来的作战环境是在高寒地区,而印度次大陆气候炎热,许多部件水土不服,比方轮胎就经常破损,影响飞行平安印度一度想自己研制新的轮胎,但由于技术及经济方面的原因,不得不继续向俄罗斯求助90年代初,印度空军也曾设想对米格-27进行改良,包括用前苏联自用的AL一21发动机替代R-29B-300,并加装Kh-31P反辐射导弹和R-73空空搏斗导弹但因为前苏联解体,印度与俄罗斯在军备台作处于 状态,加上俄罗斯不再给予印方军备采购优惠,且要求支付硬通货,这项方案被搁置 升级方案 考虑到米格-27ML依然是印度空军攻击机队的主力,且机体较新,只是机载设备属于前苏联70年技术水平,印度因此决定对其进行改良1996年,印度空军批准米格-27的升级方案根据印度的说法,与当时进行的米格一21升级方案不同的是,米格-27ML的升级由印度主导――但实际上主要系统也国外,主承包商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纳克西飞机厂为此,纳克西飞机厂扩大了设计部门,并成立飞机升级设计与研究中心根据印度空军的方案,首批改良50架,费用大约2亿美元。
1999年,印度空军的米格-27ML参加了印、巴边境的卡吉尔;中突同苏-7一样,米格-27ML同样让人大跌眼镜:1架米格-27ML被巴方用“前卫”一1肩扛式地空导弹击落在一场并不剧烈的冲突中就有折损,这让印度空军不得不重新考虑米格-27ML在未来高强度战争中的生存能力所以,印度空军决定对所有米格-27ML进行改良,并据此确定了米格-27的改良方向: 一、改善执行多种任务的能力,包括昼夜全天候导航/攻击能力、对地精确轰炸、近距空中支援及防空压制能力 二、安装现代化的航电系统,改善人机界面,降低飞行员的负担,从而提高效率 三、加装先进武器控制系统,扩大武器挂载种类,提高执行任务的可靠性 四、安装先进电子战系统,提高战机在高威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五、增加空中加油系统,提高航程 六、提高飞行员舒适度,改善座舱空调 七、简化飞机维修程序,减少维修需要,提高出勤能力 根据相关报道,米格-27ML新的航电系统采用1553B总线,以任务计算机为核心,形成联合式航电系统由于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增加设备和系统非常方便,并具备较好的开放性和升级潜力系统软件由DRRO和印度空军软件研究所联合研制,包括导航和武器投放算法,程序超过50万行,可以有效支持包括精确制导武器在内的机载武器投放。
任务硬件的核心为印度防务航空电子研究所研制的航空系统中心计算机(CAC)根据DARE介绍,CAC采用开放式结构的32位数据处理器,可以同时完成任务计算机、座舱显示、数据记录和接口等功能需要指出的是,除了米格-27ML,印度空军的苏-30MKI和“美洲虎”升级都采用了CAC,甚至还装备了马来西亚空军向俄罗斯采购的苏-30MKM战机在导航方面,采用法国萨奇姆公司SIGMA 95N导航系统(配置有GPS/Glonass系统和由HAL的海得拉巴分部研制RAM-1725A雷达高度表)它为战斗机提供了高精准度的导航以及更高的操作灵活性这套导航系统已经成为印度空军的标准导航系统,配备的机种几乎包括所有印度空军现役作战飞机,以及海航新购置的米格一29KUB战斗机 在探测器方面,用法国泰利斯公司的TMV632激光测距与目标指标系统替代“枫叶”-PMTMV632是一种人眼平安激光器件,其可以通数据总线与火控系统其他设备如平显、大气数据计算机等交联,在完成瞄准目标的同时进行精确的同步测距,实时提供飞机到目标的精确距离同时,还可以为其他战机或者地面部队提供精确制导武器的投放支援其工作视界为40x20作用距离超20公里。
米格-27ML升级方案中最重要的系统是,引进以色列拉斐尔的“利特宁”光电导航/瞄准吊舱利特宁”吊舱可以说是当今运用最广泛的光电吊舱系统,在包括美、英、法在内的16个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