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四肢骨关节损伤.ppt

55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84353979
  • 上传时间:2024-08-3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18MB
  • / 5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章第十章四肢骨脊柱损伤四肢骨脊柱损伤 第一节第一节 四肢骨关节损伤四肢骨关节损伤 一、骨一、骨 折折 概述概述 骨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称骨折 注意:有些骨折 ,X线早期可不显示骨折线,两周后再行摄片复查,此时断端骨质吸收,骨折线则清晰可见 ;注意鉴别易被误诊为骨折的X线影像 损伤机制损伤机制 骨关节损伤鉴定应详细了解包括受伤时间、过程、方式、暴力性质等 同一受伤过程,可发生不同类型骨折 同一创伤机制,也可为不同的受伤情况或原因所引起 直接暴力骨折:直接暴力骨折:骨折发生在暴力作用处,如打击、车、弹撞击等 间接暴力骨折:间接暴力骨折:骨折并不发生在直接暴力处通过传导、杠杆或人体旋转等 肌肉拉力骨折肌肉拉力骨折:肌肉突然而强烈收缩而引起附着骨质的牵拉撕脱骨折 骨折分类骨折分类 v 外伤性 骨折与病理性骨折v 骨折程度 完全性骨折 不完全性骨折v 骨折形态 螺旋形骨折 粉碎性骨折 撕脱性骨折 骨折愈合期骨折愈合期 v 新鲜与陈旧性骨折的判断 主要从骨折线变化和骨痂量的多少进 行判断 新鲜骨折:3周内骨折 ,折线锐利 ;无骨膜下新生骨痂影 ;软组织肿胀 陈旧骨折 :3周以后 ,骨性愈合之前 ;骨折线仍可见 ;断端见骨质吸收 ;骨膜下新骨形成 并发症与后遗症并发症与后遗症 v 骨折早期并发症 全身并发症 :创伤性休克 、脂肪栓塞综 合征 、挤压综合征 局部并发症: 骨筋膜室综合征 感染 晚期后遗症晚期后遗症 外伤性骨化性肌炎 缺血性骨坏死 骨折不愈合 骨折畸形愈合 ①成角畸形 ②短缩畸形 ③旋转畸形 ④侧方移位畸形 创伤性关节炎 损伤因素、医源性因素、自身因素 关节强直 ①骨性强直 ②纤维性强直 ③关节挛缩 ④关节僵硬 关节不稳 关节强直关节强直 关节面软骨遭到某些疾病或损伤而造成。

      由非坚实性强直至坚实性强直临床检查从关节有少量活动至完全不能活动、强直性畸形 关节僵硬关节僵硬 是指受伤肢体经长期外固定而不注意功能锻炼时,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不畅,伤肢组织间隙中浆液纤维性渗出物和纤维蛋白沉积,可使关节内外组织发生纤维性粘连加之关节周围组织挛缩,关节活动发生不同程度障碍 检查检查 1.影像检查 X线检查 、CT、MRI 2.肢体缺失测量 3.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关节活动度 (ROM) 分主动与被动的关节活动度 ;量角器测量ROM的原则 ;关节活动测量步骤 ;关节活动度的记录 肢体长度测量肢体长度测量v上肢长度测量 整个上肢长度测量:上肢伸直,用皮尺测量肩峰突出点至中指指末尖端或尺骨茎突长度 上臂长度测量:用皮尺测量肩峰至肱骨外上髁长度即可 前臂长度测量:用皮尺测量尺骨鹰嘴至尺骨茎突即可 肢体长度测量肢体长度测量v下肢长度测量 整个下肢长度测量:下肢伸直,用皮尺测量髂前上棘至内踝尖端长度但骨盆畸形愈合时,用皮尺测量肚脐至内踝尖端长度 大腿长度测量:用皮尺测量髂前上棘至髌骨中点长度即可 小腿长度测量:用皮尺测量髌骨中点至内踝尖端长度即可。

      肢体周径测量肢体周径测量v上肢周径测量:选择骨突点为标志,以此骨突点上或下若干厘米测其周径,双侧对比例如:上臂在肩峰下15厘米平面;前臂在尺骨鹰嘴下10厘米平面;腕关节在桡骨茎突平面;掌部在2-5掌骨头平面等处测量其周径 肢体周径测量肢体周径测量v下肢周径测量:同样选择骨突点为标志,双侧对比例如:大腿在髂前上棘下20厘米平面;小腿在胫骨结节下10厘米平面;踝关节在外踝平面 关节位置肩上臂自然下垂,并贴近胸侧臂肘前臂与上臂成一直线前臂 屈肘900,拇指向上腕手与前臂成一直线,手掌向下髋平卧,腿伸直膝大腿与小腿成一直线踝足的纵轴与小腿成900各关节中立位 各关节主要活动正常低限关节正常低限肩外展上举1200肘屈曲1000前臂旋前和旋后各450腕掌屈和背屈各450髋屈曲120膝屈曲120踝背曲100,跖曲300 二、关节损伤二、关节损伤 损伤原因和机制 关节损伤类型和临床表现 1.韧带损伤分类 2.关节内骨折 3.关节脱位 检查 体格检查 影像学检查 关节镜检查 第二节第二节 肢体功能法医学鉴定肢体功能法医学鉴定 一、概一、概 述述 肢体功能障碍常见原因有骨折不愈合;骨折的严重畸形愈合;广泛严重皮肤软组织瘢痕和深部组织纤维化;重要血管损伤后严重并发症造成永久性肢体缺血;关节强直与畸形;创伤性关节炎及骨坏死;重要周围神经损伤 二、肢体缺失二、肢体缺失 肢体缺失是指肢体因外伤直接造成离断,或因肢体组织失活、神经血管严重受损或损伤造成严重并发症、感染后截肢。

      肢体缺失为解剖形态学改变,缺失平面应以影象学检查为准其损伤程度鉴定以原发性伤情为主,不能因断肢(指)再植或拇指再造术等治疗,部分或较好恢复其相应功能,而减轻原发伤害程度 拇指缺失程度拇指缺失程度 临床确定拇指缺失程度是根据缺失平面用六分法:一度缺失:远侧拇指指骨骨节部分缺失二度缺失:远侧拇指指骨完全缺失三度缺失:远侧拇指指骨+部分近侧拇 指指骨骨节 四度缺失:远、近拇指指骨完全缺失五度缺失:拇指指骨完全缺失+部分第一掌骨六度缺失:拇指指骨+第一掌骨+部分 腕骨 鉴定时,一度、二度缺失的即为轻伤,三度或以上缺失的即为重伤 三、关节功能障碍三、关节功能障碍关节运动的类型 ①自主运动 ②被动运动 关节功能障碍 关节功能障碍原因有关节结构破坏;关节活动受制;关节失稳;运动力减弱或丧失;肢体供血不足 关节活动障碍类型: ①骨性关节活动障碍 ②纤维性关节活动障碍 ③神经麻痹性关节活动障碍 关节功能障碍程度的计算方法关节功能障碍程度的计算方法1、以健侧同类关节的活动度为计算基数2、以正常关节活动度为计算基数3、以各关节主要活动低限值作基数计算 因为这是能够保证基本生活所需的关节功能值 四、四肢骨关节损伤后关节功能评价四、四肢骨关节损伤后关节功能评价 五、损伤程度及伤残五、损伤程度及伤残 1、肢体缺失 鉴定原则:以损伤当时原发性伤情为主2、肢体功能障碍 检查包括:肢体长度、周径、关节活动度、畸形测量、肌力测定、 肢体血管神经检查、动作和步态、辅助检查 鉴定原则:以损伤引起的后果和结局为主 鉴定时限:临床稳定,一般损伤后3个月 关于肢体贯通创(盲管创)关于肢体贯通创(盲管创)•可比照体表创口长度进行鉴定•一次形成的创口长度和创道长度可以相加•盲管创创道在疤痕形成以后,经B超检查可较正确测量创道长度 关于“严重”•大关节活动度丧失•手功能:对指、握物•分析肢体的整体功能 上肢:着衣、脱衣、扣纽扣、握物、对指、端碗、用筷子、写字、使用工具 下肢:步态 摇晃、侧斜、迈步大小、落地时间、完全下蹲、下蹲后自由站立 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评定为轻伤•股骨颈骨折后发生股骨头坏死,评定为重伤。

      •股骨颈骨折在出现股骨头坏死前若已进行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关节运动功能情况良好,评定为轻伤•股骨颈骨折发生在老年骨质疏松的病理基础上,所受外力不大,需判定损伤与股骨颈骨折的因果关系 第四节 椎间盘损伤 一 概 述 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问,由软骨终板、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问盘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约80%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其中部分病例在轻微外伤或劳累后易复发 •椎间盘是一个密闭的弹簧垫,由相邻椎体上下面的透明软骨板、周围的纤维环及位于盘的中央部分的髓核所组成其主要的生物力学功能是维持椎间隙的高度、对抗压缩力,并使相邻两椎体的相对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正常的椎间盘具有弹性和韧性,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 •在日常生活及劳动中,椎间盘组织由于承受人体躯干及上肢的重量,劳损较其他组织为重;且由于其仅有少量的血液供应,营养极为有限,从而极易发生退行性变性,好发部位多在活动度较大与比较固定的脊椎交界处,包括C2-3、C5-6、T11-L1及L4-S1等处 •椎间盘的退变从20岁即以开始。

      椎间盘在反复承受挤压、屈曲和扭转等负荷作用下,容易在受应力作用最大处,即纤维环的后部由里向外产生裂隙,并不断积累和逐渐加重,使该处的纤维环变得非常薄弱在此基础上,由于一次急性的外伤,重复多次的轻度损伤过度的负荷,均可使原已退变和积累了损伤的纤维环进一步破裂,已变性的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导致“椎间盘突出症” •一般认为,从事重体力劳动和举重运动、长期从事弯腰工作、长期处于坐位及颠簸状态的人,容易发生椎间盘的退变和突出综上所述,椎间盘突出是在椎间盘发生退形性变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外伤(除非椎体、椎弓环结构被完全破坏)仅仅是椎间盘突出的重要诱因或辅因之一 二二 损伤原因和机制损伤原因和机制•多数椎间盘突出症者年龄为30~50岁,诱因为不太严重的损伤或日常活动 •但15~30岁年轻人中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与损伤有明显的关系•壮年成人与年轻人的病变也不完全相同,前者椎间盘退变,缓慢发生髓核和纤维环退变组织的突出,后者为纤维环的突然撕裂,髓核突出且常伴有软骨板的破裂并向椎管内的移位 •腰椎间盘突出有一半以上伤者,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慢性损伤史•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基本因素,累积伤力是椎间盘变性的主要因素,也是椎间盘突出的诱因 四、法医学鉴定四、法医学鉴定 外伤性椎间盘突出损伤程度的鉴定:外伤性椎间盘突出损伤程度的鉴定: 若损伤后立即出现椎间盘突出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证实有骨、关节损伤和髓核突出,无或极轻微的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则外伤与椎间盘突出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应评定为轻伤 若损伤后立即出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显示椎间盘突出伴有明显椎体、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无骨、关节损伤,且外力作用不大,则外伤与椎间盘突出之间存在间接因果关系; 若损伤后经过相当长时间出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见有明显椎体和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无骨、关节损伤,则外伤与椎间盘突出之间无因果关系 第五节第五节 骨盆损伤骨盆损伤 一、概一、概 述述•骨盆由两侧的髂骨、耻骨、坐骨和后方的骶骨、尾骨构成环形 •骨盆位于身体中部,其主要作用为支持和传导体重,连接下肢,并保护盆腔内脏器官免受损伤,下肢震荡也通过骨盆达脊柱 二、损伤机制二、损伤机制 当骨盆遭受暴力作用时,副弓往往首先受损,耻骨支、耻骨联合及靠近骶髂关节部位的髂骨最易骨折。

      当主弓折断时,副弓大多同时骨折 1·直接暴力 2·间接暴力 3·撕脱性骨折 三、骨折类型三、骨折类型 稳定型骨盆骨折 占骨盆骨折的2/3,不影响骨盆的负重,也不破坏骨盆的总体形态结构与稳定 不稳定性骨折 指骨盆环前后部分至少有两处发生完全性骨折错位,或伴有骶髂关节分离、耻骨联合分离、髋臼骨折脱位这类骨盆骨折使骨盆严重变形,常有盆腔脏器损伤,后遗骨盆不稳定、骨盆倾斜畸形,影响骨盆负重功能如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同侧骶髂关节分离(脱位)、一侧骶髂关节分离(脱位)合并耻骨联合分离、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等 四、临床表现四、临床表现 骨盆骨折或脱位后均有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如合并尿道、膀胱、直肠或血管、神经等损伤,可出现相应症状,尿道损伤后可出现血尿、无尿等 五、检五、检 查查 骨盆挤压、分离试验出现阳性,耻骨联合有直接、间接压痛,髋关节运动障碍,骨盆偏斜和有移位,下肢不等长等一)骨盆畸形愈合 (二)骨盆倾斜致肢体不等长 (三)x线平片 六、法医学鉴定六、法医学鉴定•单纯性骨盆骨折 ,如髂骨、坐骨、耻骨等线形骨折,可评定为轻伤•凡出现骨盆骨折 ,并发骨折不稳定愈合,或严重畸形愈合,或出现骨盆倾斜致使下肢缩短5厘米以上等,可评定为重伤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