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微生物生化反应的质量与能量衡算.doc
7页§ 微生物生化反应的质量和能量衡算 一、基本内容微生物反应过程的特点 1. 微生物微生物反应是生物化学反应,通常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2. 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培养基成分多,反应途径复杂,因而在微生物生长的同时往往还伴随着生成代谢产物反应3. 微生物反应还受到众多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果只对微生物反应过程做概念性描述,可表示为: 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氧及无机盐)=新微生物细胞 + 代谢产物 + 二氧化碳此式不是计量关系式在生物工业中,有些行业,如酵母生产,只要求菌体的产生,不希望产生其他产物;乙醇工业中,由于是厌氧反应,因此,氧和水项等于零另一些行业,如氨基酸、酶制剂、抗生素和有机酸等生产,上式各项都不能少 质量和能量衡算在工程上的意义 通过质量和能量衡算,可以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定量关系,反应过程需要消耗和释放多少能量通过反应过程衡算式有已知量可以求出未知量所以它是研究反应过程的一个有效手段,对解决工程问题特别有用对各元素进行原子衡算如果碳源由 C、H、O 组成,氮源为 NH3,细胞的分子式定义为 CH xOyNz ,忽略其他元素,可用下式表示微生 物反应: CHmOn + aO2 + bNH3 = cCHxOyNz + dCHuOvNw + eH2O + fCO2 CHmOn ------ 碳源的元素组成;CHxOyNz------ 细胞的元素组成;CHuOvNw ------- 产物的元素组成; 下标 mnuvwxyz----- 与一个碳原子相对应的氢、氧、氮的原子数。
评价微生物生物代谢机能的重要指标 ----- 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RQ) RQ = CO 2 生成速率/O 2消耗速率 例:乙醇为基质,耗氧培养酵母,反应方程为:C 2H5OH + aO2 + bNH3 = c(CH1.75N0.15O0.5) + dCO2 + eH2O 呼吸商 RQ=0.6求各系数 a、b、c、d、e 解:C: 2=c+d H: 6+3b=1.75c+2e O: 1+2a=0.5c+2d+e N: b=0.15 已知 RQ=0.6 即 d=0.6a 联立求解 a=2.394 b=0.085 c=0.564 d=1.436 e=2.634 反应式: C 2H5OH + 2.394O2 + 0.085NH3 = 0.564(CH1.75N0.15O0.5) + 1.436CO2 + 2.634H2O 微生物反应过程中营养物质和产物之间的碳素衡算 根据大量实验和微生物成分元素分析说明,在相同微生物不同培养条件和限制性基质情况下,微生物细胞的元素组成有些差别,但差别不大,因此可以看作相对稳定根据培养基中营养物质(S),菌体(X),产物(P)和二氧化碳中含碳元素的数量可以写出微生物反应过程碳元素的衡算式: (-dS/dt)α1 = (dX/dt)α2 + (dCO 2 /dt)α3 + (dP/dt)α4 να1 = μα2 + QCO 2α3 + QPα4 ν ----- 营养物质的消耗比速,ν = (1/X)(-dS/dt)(mol/g.h) μ ----- 微生物菌体生长比速,μ = (1/X)(dX/dt)(h -1) QCO2 ---- 二氧化碳生成比速,QCO 2 = (1/X)(dCO2 /dt)(mol/g.h)QP ----- 代谢产物生成比速,QP = (1/X)(dP/dt)(mol/g.h) α1 ------- 每摩尔基质中碳的含量(g/mol), 葡萄糖 α1 = 72α2 -------- 每克干菌体中碳的含量(g/g), 一般 α1 = 0.5 α3 -------- 每摩尔二氧化碳碳的含量(g/mol),α3 =12 α4 -------- 每摩尔产物内碳的含量(g/mol),对乙醇 α4 = 24 ,对醋酸 α4 = 24 ,对乳酸 α4 = 36 等。
微生物反应过程中主要基质 --- 碳源的衡算 大部分的发酵过程中都是以糖作为碳源在微生物中碳源主要消耗于: ( 1 )满足于微生物菌体生长的需要,可用(ΔS)G 表示 ( 2 )维持微生物生存的消耗(如菌体的运动和营养物质的摄取和代谢产物排泄等主动运输的耗能,可用(ΔS)m( 3 )生成代谢产物的消耗,可用(ΔS)P则有 -ΔS = (-ΔS)G + (-ΔS)m + (-ΔS)P 得率系数是对碳源等物质生成细胞或其他产物的潜力进行定量评价的重要参数①菌体得率(细胞得率)= Y X/S = ΔX/(-ΔS) = (dX/dt)/(-dS/dt) = dX/(-dS) 单位为 g/g 或g/mol ②相应代谢产物得率:Y P/S = dP/(-dS)③菌体理论得率: YG = (生成菌体的量)/(用于同化为菌体碳源消耗) = dX/(-dS)G ④代谢产物理论得率 YP = (生成产物的量)/(用于异化产物的碳源消耗) = dX/(-dS)G ⑤ Y ATP :消耗 1molATP所获得的干菌数 g/mol ⑥ Y kj : 消耗 1kJ热量所获得的干菌数 g/kJ ⑦ Y X/O : 消耗 1g氧所获得的干菌数 g/g ⑧ Yave- : 消耗一个有效电子所获得的干菌克数 Ykj = Yave- /109.0 109.0----------- 为氧化一个有效电子所伴随的焓变。
有效电子数:当 1mol碳源完全氧化时,所需要氧的摩尔数的 4倍称为该基质的有效电子数比如:碳源为葡萄糖,其完全燃烧时每摩尔葡萄糖需要 6mol的氧,所以有效电子数为 4×6=24 P/O: 每消耗 1原子的氧所生成 ATP的分子数量,一般酵母 1.0,细菌为 0.5~1.0 YA/O : 氧消耗对 ATP的得率 (ΔATP)s / (ΔO2)P/O = ?.YA/O -dS/dt = (1/YG)(dX/dt) + mX + (1/YP)(dP/dt)ν = (1/YG)μ + m + (1/YP)QPm-------- 碳源维持常数 mol/(g.h) 在以培养微生物细胞为目的微生物反应过程中,代谢产物的积累可以忽略不计,上式可简化为:ν =(1/YG)μ + m 以 ν 为纵坐标,μ 为横坐标的图上可得到一直线该直线在纵纵坐标上的截距为维持常数 m ,其斜率为 1/YGν/μ = 1/YG + m/μ1/(YX/S) = 1/YG + m/μ 微生物生长比速 μ 作为横坐标,将菌体得率 YX/S 的倒数为纵坐标的图上所得的直线其斜率为维持常数 m ,截距为理论得率的倒数 1/YG 例:用葡萄糖为唯一碳源,在通风提供足够溶解氧的情况下连续培养 Azotobacter vinelandii 的结果并根据上面推导的关系求得该微生物的理论得率 YG 、维持常数 m 和不同情况下葡萄糖消耗对菌体生长的得率 YX/Sν(mol/g.h)(10 -2 ): 0.22, 0.31, 0.35, 0.49, 0.50 , 0.53 , 0.74 μ(h -1 ):0.06, 0.098, 0.121, 0.200, 0.246, 0.300, 0.350 解:以 ν 为纵坐标,以 μ 为横坐标做直线,根据直线在纵坐标的截距和它的斜率的倒数分别为:m=0.9 × 10 -3 mol/(g.h) YG =54 g/mol YX/S = μYG /(m.YG + μ ) g/mol YX/S : 31.3, 36.1, 38.5, 43.1, 45.1, 46.5, 47.4可以看出微生物生长比速愈大或碳源消耗比速愈大(这是由于碳源作为限制性基质,其浓度增加的结果),YX/S 与 YG 愈接近,可以推得 YG是 YX/S的极限。
微生物反应过程的氧和 ATP衡算 在微生物耗氧反应过程中,氧的消耗与呼吸链反应所生成的储能化合物 ATP 成正比 ATP 中具有高能键,碳源降解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保存在偶联形成的高能键中ATP 是生物体内主要的高能物质 1. 微生物反应过程的氧衡算在微生物反应中常用碳水化合物作为能源,碳水化合物完全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若为单一碳源培养基,微生物生长菌体并生成产物的条件下,按碳源和产物完全氧化所需的氧,可建立下列氧的衡算式: A(-ΔS) = B ΔX + ΔO2 + C ΔP A---------- 碳源 S 完全氧化需氧量,如葡糖 :A=6(mol/mol) B---------- 菌体 X 完全氧化需氧量,一般可 B=0.042(mol/g) C-------- 代谢产物 P 完全氧化需氧量 (mol/mol) ,如乙醇 C=2 ,醋酸 C=2 ,乳酸 C=3 ΔO2 是微生物反应过程中的耗氧量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用于微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耗氧另一部分为生长菌体的耗氧 m0: 为菌体需要的氧的维持常数(mol/g.h) 若以 X为培养液内菌体的浓度,在 Δt 时间内维持所需的耗氧量应为:m 0.X.Δt 。
YGO: 用于菌体生长氧的理论得率(g/mol) YGO = 生成菌体量 / 用于菌体生长的氧 ΔO2 = m0.X.Δt + ΔX/YGO 忽略代谢产物可得:A(1/X)(-ΔS/Δt) = B(1/X)(ΔX/Δt) + (1/X)(ΔO2 /Δt) 即: Aν = Bμ + QO2 QO2 ---------- 氧的消耗比速(mol/g.h) QO2 = (1/X) ( ΔO2 / Δt )=(1/X)( m 0 .X + μ X.1/YGO ) = m0 + μ/YGO 上式是一直线方程,当在连续培养微生物记录 μ 所对应 QO2 ,在 μ 为横坐标,QO2 为纵坐标的图上为一直线,以直线在纵坐标上的截距为微生物反应过程氧的维持常数 m0 其斜率即为氧对微生物菌体的理论得率 YGO 的倒数 微生物反应耗氧量的计算 根据微生物反应的氧衡算可以估计微生物反应的耗氧量 Δ O2 =m0 .X . Δt + ΔX/YGO ΔX=( Δ O2 - m0 .X . Δt ) YGO A(-ΔS)=BΔX + ΔO2 + CΔP 当 ΔP=0 ΔX=[A(-ΔS)- ΔO2]/B 消去 ΔX 并进行整理得到: Δ O2 / Δt = [A/(1 + BYGO )]/(-ΔS/Δt ) + [m0 .B.YGO /(1 + BYGO ).X 设 a = A/(1 + BYGO ) b = m0 .B.YGO /(1 + BYGO ) 。
式中均为常数物理意义: a--------- 与碳源完全氧化耗氧相当的菌体生长的需氧量 mol/mol, g/g) b-------- 微生物菌体维持代谢的氧的消耗比速( mol/g.h, g/g.h) ΔO2 / Δt = a(-ΔS/Δt )+b.X 或是 QO2 = a ν + b 利用曝气池处理污水是一种由生物群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 曝气池处理污水是一种连续培养过程,由连续培养限制性基质物料衡算得出: -dS/dt = D(S0 - Se ) 代入上式得: Δ O2 / Δt = a D(S0 -Se ) + bX (1/X)(d O2 / dt) = a(F/V)[(S0 -Se )/X] + bV---------- 曝气池有效容积( m3 ) F---------- 曝气池污水的流量( m3 /d )X---------- 曝气池悬浮物质浓度(作为生物量)常用 MLSS 表示( g/m3 )或( kg/ m3 ) 例:某有机废水 BOD物质浓度为 800(g/m3 ),要求处理后 BOD下降90%a=0.5kg/kg,b=0.3kg/kg.d废水处理量为 8360(m3 /d),曝气池有效容积为 6000m3 ,曝气池内悬浮物质浓度为 3000mgMLSS/L,求该曝气池的耗氧浓度和曝气池的体积溶氧系数kLa。
曝气池液体的饱和氧浓度 c * =7(mg/L),运行时实际维持的氧浓度 c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