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块四中学生学习心理——注意.doc
9页第四节 注意什么是注意(Attention)?问题:找到上图中所有的狗和猫一、注意概述(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二)注意的特点1.指向性2.集中性三)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真题:“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目不见,擂鼓在侧而耳不闻”表明了注意的___________功能四)注意的分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1.无意注意(1)无意注意的概念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2)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如一道强烈的光线;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如活动变化的霓虹灯、演讲者抑扬顿挫的声调;刺激物的新异性,如画廊中新张贴的广告等2.有意注意(1)有意注意的概念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2)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
第二,合理组织活动活动组织得是否合理关系到有意注意的保持 第三,对兴趣的依从性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有了这种间接兴趣,尽管活动本身枯燥,但有意注意仍能保持很长时间,使人长久地从事这种活动,直到任务完成 第四,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注意的品质(一)注意的广度(二)注意的稳定性(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一)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 (二)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持续时间愈长,注意就愈稳定 要使注意持久地集中在一个对象上,是很困难的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 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三)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 (四)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1.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不起伏 D.注意的分配2.“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反映的是注意的( ) A.广度 B.分配 C.稳定性 D.转移 233网校名师答案:B“眼观六路”,“耳听八方”3.案例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 【提问角度】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答题框架】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很好,但可能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原因如下: 首先,老师的做法吸引了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指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产生的注意案例中,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其次,老师的做法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注意的分散指分心,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案例中的老师……三、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三)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