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表演的实质 演员与角色的统一.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34737352
  • 上传时间:2018-02-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表演的实质 演员与角色的统一 表演是一种通过演员的演出完成艺术(话剧、舞剧、戏剧、故事片及电视剧等均为此) 它是演出艺术表现形式的主体 演员是演出艺术中形象的直接体现者 表演艺术的创作目的和任务:就是依据作家提供的剧作形象(或称文学形象) ,在导演的指导下,进行二度创作,塑 造出真实的、典型的、富于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 演员艺术是如何完成形象塑造的呢?  电影艺术的核心就是解决演员与角色之间矛盾的统一  演员塑造人物实际上就是缩短演员与角色之间的距离,使两者融为一体 在解决演员与角色矛盾的统一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演员与角色融为一体并非演员脱胎换骨变成角色因此创作中演员要从自我出发,寻找自我身上与角色相近的东西与相似的情感,在加以扩 大,并设法抑制与角色相反的东西应通过演员的身心、情感,去塑造一个活生生的完美形象同时又要以角色为规范、为目的去进行“化身” 与“ 塑造” 二、在演员与角色这一对矛盾中,演员是主导的,作为艺术家的演员是角色的灵魂 1.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强调演员主体的创造性 2.要解决好演员与角色的矛盾,还涉及到演员自身的思想深度、艺术修养和表演技巧、功 力等。

      没有高超的艺术功力和修养是难以使演员与角色高度和谐与统一的 表演艺术基本原则 1.演员在摄影机或摄像机前,以演员自身为创作手段去体现影片内容,塑造人物形象的艺 术,这就统称影视表演艺术,它的核心就是解决演员与角色的矛盾 2.演员则是以其自身为创作的手段与工具 表演艺术基本原则——三位一体 1.表演创作不同于其他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三位一体” 2.演员自身:在表演艺术创作中,创作者、创作的工具材料、和创作的产品即人物形象这 三位一体统一于演员自身 3.演员创作的材料就是演员自己的脸、五官、自己的肌体、自己的思想、情感等等 影视演员应掌握和磨练自身的外部表现工具-形体、五官、声音、语言以及各种技能, 并掌握一整套表达人物情感、思想的内部心里技巧,他依据剧本,在导演指导下进行二度 创作,将人的艺术形象从剧本体现到银、屏上 表演艺术的创作主要表现在独特的再体现和鲜明的性格化,又能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隐 藏在剧本字里行间的深邃的作者意念,并对剧作的人物形象作有个性的补充和体现 表演艺术这种三者集于一身的特点 一方面会给演员带来极为生动的创作结果,另一方面也给演员的创作带来特殊的困难 “三位一体”的特点决定了演员要像音乐家掌握乐器、文学家掌握语言那样去磨练自身的外 部表现工具——形体、五官、声音、语言以及各种外部技能(包括骑马、开车、游泳、格 斗、歌唱、舞蹈及乐器演奏等特殊技能) ,并掌握一整套表达内心世界及情感的内部心理技 巧。

      当然也包括演员自身对生活的理解积累及各方面的修养等2 总结:演员将自己端上银幕或舞台去展览自我算不上艺术特别是职业演员,要塑造 有血有肉、有性格、有思想、有灵魂的典型形象决非轻而易举,特别是要塑造性格各 异的系列形象,并使其富有征服人的魅力,那就更难,不但需要基本功、正确的方法、 技巧,还需要各方面的修养、知识及各种生活积累和深邃的思想 表演艺术基本原则 作为电影的种种特性,例如:它的逼真性、时空性、蒙太奇及电影特有的生产过程(电视 也类似)必然带来镜头前表演的种种特点 一、银、屏幕的逼真性: 银、屏幕的逼真性要求表演的生活化,影视反映现实极其逼真,将真实的现实环境一一 纳入自己的形象体系,这就是说,影视演员是在与现实相一致的真实景物中进行表现的 这就要求演员的表演与真实的环境融为一体,做到自然、真实、生活化 二、演员以导演的分镜头剧本进行创作,其表演必须在导演的总体构思下,通过综合手段 体现出来演员创作角色的过程中,组成创作自我感觉的必不可少的各种因素和技术方法,如动作、 假使、规定情境、想象、单位与任务、注意与对象、真实感与信念、速度与节奏、情绪记 忆、交流与适应、逻辑与顺序、性格化、舞台魅力、肌肉松驰、道德与纪律、控制与修饰、 面部表情、声音、语调、言语、造型等。

      为了掌握演技和进行具体的理论及分析影视片表演鉴赏,我们先从表演的内部技术学起 一、动作表演(员)的名词就是动作演员就是动作者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有它的 “原因”、 “目的”和“结果” 这就是动作的三大要素动作-是演员技术最主要的一部分我们必须重视它演员 表演时,仅依靠外在动作是不够的,必须找出内在的根据(即目的) 二、注意力集中 1.表演是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表演对象上的一门技巧银屏上或舞台上的注意多为 有目的的注意 2.演员有意识地运用注意力集中的技巧,可以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增强记忆, 为创作角色储备丰富的素材 三、肌肉松驰练习(肌肉控制) 肌肉松驰是演员消除肌肉紧张的技术一个演员如果没有很好的修养,容易犯有莫不开 和精神及肌肉紧张的现象,这对表演艺术有极大的影响 表演艺术基本原则——两个自我 1.表演的艺术创作中,演员一方面表现为人物形象——角色,另一方面又作为形象的主人 ——创作者,两者既矛盾又统一 2.它是演员表演时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 3.演员要化身为角色,进入角色的规定情境,过着角色的精神生活,同时演员作为角色的 创作者,又时刻监督着自己的表演,驾驭表演角色的整个过进程,使其沿着正确的创作目 标行进,这就形成演员创作角色时的双重生活。

      在表演术语中,演员作为创作者的“我”称作“第一自我”,所扮演角色的“我”称作“第二自我” 3 演员的艺术就是要解决演员与角色的平衡、生活于表演的平衡演员在创作中既要体验 和表演角色的情感,即所谓进戏,又要掌握高度的表演技巧去驾驭这种情感,否则表演将 会失控,也不成其为艺术 因此,表演的分寸、表演的魅力、表演的艺术就产生于这种双重生活、双重人格的微妙 的平衡之中 一切表演艺术的创作中都要掌握好“角色中的自我,自我中的角色”的辩证统一表演艺 术的奥秘就在于使演员与角色和谐统一 统一的程度越高、越和谐,说明表演艺术越高,从而达到“化身”为形象的境界,并将演 员的魅力与角色的魅力融为一体,创造出形象的魅力 抛开自我,去直接表演形象,表演结果,难以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容易导致虚假、过 火的表演 然而,仅仅停留在演员自我,不从自我的基础上去探索角色、创造角色,会造成“自我展 览” 式的表演,谈不上艺术创造这两种倾向都不足取 表演艺术基本原则——表演天性与游戏感 1.表演与天性、艺术与游戏存在着一种天然的亲近关系因此,寻求表演中的第二天性与 表演中的游戏感是演员将遇到的至关重要的课题和走向表演王国必然的必经途径。

      2.一切表演技巧都是为了恢复有机天性 3.我们说表演与游戏有一种天然的亲密关系,表演决不可漠视游戏感,然而一定要超越游 戏感 4.作为起点,即演员进入表演创作时必须寻找到一种游戏感作为终点,表演除了具备游 戏属性外,则有超越游戏感无论如何,表演应该是一种充满欢乐、愉悦及享受的创造活 动过份的严肃、过强的“ 责任心”及职业负担都会妨碍天性的创作 表演艺术基本原则——体验 VS 表现 1.在表演艺术领域里,关于创作方法、表演学派,历来就存在着体验派和表现派旷日持久 的争论两派争论了数百年 2.表现派的代表人物有 18 世纪法国启蒙运动领袖、哲学家、戏剧理论家狄德罗和著名法国 演员老科格兰 3.体验派的代表人物有 18 世纪英国著名悲剧演员欧文、意大利著名悲剧演员萨尔维尼及前 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4.表现派主张演员只要在排演场排演时体验经历一二次角色的内心情感,从而寻找到足以 表现人物内心的外部形式,以后每次演出只要冷静而理智地再现这种形式去打动观众 5.体验派主张演员在每一次排演和每一场演出时,都应尽力地、或多或少地体验角色的情 感,都应该动情,并将这种情感通过外部形式传达给观众,从而感染观众 6.体验派主张要感动观众,演员自己首先要被感动,情感不能用形体和表情去塑造,情感 只能用情感来塑造。

      7.表现派则认为,重要的是找到足以深刻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外部形式,并有能力在每次 演出中准确地再现这个形式,达到感动观众的效果,而不是演员自己感动表现派还认为, 人的自然情感往往缺乏艺术表现力,如果不将情感的自然形式进行艺术的精造与加工,则 达不到感动观众的效果 8.实际上体验派大师们也不是主张情感的自然流露,也要求艺术的加工提炼,也要求内在 的体验的外部表现,也要求第一自我的控制4 9.体验派的控制主要指的是监督与驾驭体验派演员应当“勤于感受”,而又善于驾驭自己 的情感 10.两派的重要分歧在于:“ 表现派强调技术而否定灵感,否定天性本身的创造,在表现派 看来,演员在舞台上必须永远保持理智与清醒,不能进入‘忘我’ 境界或‘迷惘状态’; 11.体验派则恰恰把有意识的劳动作为通往下意识创造的门径,在体验派看来,灵感或‘有 机天性’及其下意识的创造正是表演艺术中最宝贵的瞬间 ”体验派主张“ 化身于角色”的“合 一”,表现派则强调“ 艺术是表现,而不是合一” 应该说两者都是艺术创造 匠艺 匠艺型的演员则根本不去体验角色的感情,仅仅用一套规定死的刻板模式去扮演角色, 匠艺不是艺术然而,在我们的艺术中却经常出现匠艺。

      时至今日,我们的银幕、银屏和舞台上仍不时出现匠艺式的表演,反对刻板的表演恰恰 表演领域里的一项重要任务好在观众的表演欣赏水平在不断提高,这对杜绝匠艺表演是 一副良剂 匠艺:如“人物脸谱化” 、 “ 幅度过大” , “表演痕迹过重”、 “ 故作姿态、矫揉造作”以及“表演观 念陈旧化” 、 “表演技巧一般化”、 “人物形象单一化”、 “ 形体动作程式化”、 “人物造型脸谱化” 、 “演员形象模式化” 等 表演流派:斯派、梅派、布派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派) 、  布莱希特(布派)  中国的戏曲艺术(亦简称梅派、即梅兰芳演剧体系)堪称世界三大演剧体系  它们虽然都是戏剧艺术,但在演剧的美学原则、表现方法上,在演员与角色、演员 与观众的关系上,以及表演与观赏的审美意识上都存在着许多差异自然在表演方 法及风格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