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宋西北沿边堡寨金汤城探微.pdf

24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41071767
  • 上传时间:2018-05-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92M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宋西北沿邊堡寨金湯城探微梁偉基三聯書店 (香港) 出版部引 言宋仁宗 (1022–1063在位) 慶曆年間 (1041–1048) ,富弼 (1004–1083) 呈上 〈河北守禦十 二策〉 ,提出了他對契丹和党項的看法:自契丹侵取燕、薊以北,拓跋自得靈、夏以西,其間所生豪英,皆為其用 得中國土地,役中國人力,稱中國位號,仿中國官屬,任中國賢才,讀中國 書籍,用中國車服,行中國法令,是二敵之所為,皆與中國等而又勁兵驍 將長於中國,中國所有,彼盡得之,彼之所長,中國不及,當以中國勁敵待 之,庶幾可禦,豈可以上古之夷狄待二敵也?1在富弼看來,遼夏是宋人不可等閒視之的 「勁敵」 ,劉平 (973–1046後) 甚至形容遼夏 為宋廷 「二疾」 2西夏尤其不可輕視,文彥博即認為 「賊昊雖曰小羌,其實黠虜其所舉動,咸有次序必先翦我枝附,壞我藩籬,先攻易取之處,以成常勝之勢」 3論國力,遼遠勝於夏,但論戰事持續之久、戰場範圍之廣、軍費消耗之鉅,宋 夏戰爭肯定在宋遼戰爭之上從太平興國七年 (982) 李繼遷叛宋,發動靈州之戰,至 景德元年 (1004) 李繼遷與吐蕃六谷部交戰陣亡為止,戰事持續二十多年。

      從明道元 年 (1032) 元昊 (1032–1048在位) 承襲父親王位,發動三大戰役,至慶曆四年 (1044) 兩國達成和議為止,戰事又持續了十多年,戰場遍及西北邊境從治平四年 (1067) 神宗 (1067–1085在位) 即位,推動拓邊政策,至靖康二年 (1127) 北宋亡國為止,戰1 李燾 (1115–1184) : 《續資治通鑑長編》 (以下簡稱 《長編》 ;北京:中華書局,1979–1993 年) ,卷一百五十,頁3640–41 2 同上注,卷一二五,頁2957 3 同上注,卷一三八,頁3323ICSJournal58_FA01_20Dec2013.indb 8920/12/13 2:44 PM《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o. 58 - January 2014© 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梁偉基90事又持續了一百多年,戰場深入至河湟地區4神宗感慨道: 「夏國自祖宗以來,為西方巨患,歷八十年朝廷傾天下之力,竭四方財用,以供饋餉,尚日夜惴惴然, 惟恐其盜邊也。

      」5西夏為禍之烈,於此可見一斑在漫長的宋夏戰爭中,宋人在西北邊境修築了為數眾多的堡寨,作為對抗西夏 的重要手段堡寨就是 「圍有土牆木柵的防禦據點」 ,6在北宋泛指城、堡、寨、砦、關、鋪等縣以外的行政單位,7選址大多 「選擇形勢要害堪作守禦寨基去處」 8嘉祐年間 (1056–1063) , 「城堡一百一十有二,熙寧二百一十有二,元豐二百七十有四, 熙寧較於嘉祐為一倍,元豐較於嘉祐為再倍,而熙河城堡又三十有一」 9然而據程龍統計,堡寨數量應該有四五百個左右10其中城的規模最大,寨次之,堡又次之,「寨之大者,城圍九百步;小者,五百步一寨用工略十三萬餘堡之大者堡城圍 二百步,小者百步一堡用工略萬三千」 ,11亦有六百步、八百步、一千二百步的堡寨12例如平夏城總面積達五十六萬多平方米,城牆寬九米,並有馬面、月城、敵樓及護城河等工事;13又如荔原堡的城牆南北四百五十米、東西三百米,山頂另有八十米乘一百米的子城14可見堡寨規模視實際需要而各有不同,而堡寨與堡寨之間的距離由十數至數十里不等15至於修築時間亦各有不同,例如熙河蘭岷路的定遠城,合共二十四日完工164 羅球慶: 〈宋夏戰爭中的蕃部與堡寨〉 , 《崇基學報》 第6卷第2期 (1967年) ,頁223–24。

      5 《長編》 ,卷三四九,頁83766 《古代漢語詞典》 編寫組 (編) : 《古代漢語詞典》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頁487 城與寨之間設置堡,作為相互支援的據點,關是重要的關隘,鋪是沿邊無使臣駐守管轄 的小堡寨,砦是寨的另一稱呼據范育言,有一種叫 「護耕小堡」 見 《長編》 ,卷四七 三,頁11281 8 《長編》 ,卷四百七十,頁11225當選址確定後, 「約度每處城圍地步大小,并去見今城寨四至遠近著望去處,及多少日月可以畢工,仔細畫圖開說聞奏,仍先行計置一處合用 樓櫓材植物料等百色名件、應干支費錢糧,候見實數具狀奏聞」 9 曾鞏 (1019–1083) : 《元豐類稿》 (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卷三十 〈劄子‧請減五路 城堡劄子〉 ,頁339 10 程龍: 《北宋西北戰區糧食補給地理》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頁66 11 《長編》 ,卷三二八,頁7895–9612 徐松 (1781–1848) (輯) : 《宋會要輯稿》 (北京:中華書局影印前北平圖書館影印本,1957 年) ,方域一九之五,頁7628 13 楊滿忠: 〈宋夏平夏城之戰及其歷史作用〉 ,載寧夏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編) : 《第三屆 西夏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銀川:寧夏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2008年) ,頁91。

      14 張多勇: 〈宋代大順城址與大順城防禦系統〉 ,載杜建錄 (主編) : 《西夏學》 第7輯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頁51 15 李華瑞: 《宋夏關係史》 (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頁229 16 《長編》 ,卷四七三,頁11279ICSJournal58_FA01_20Dec2013.indb 9020/12/13 2:44 PM《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o. 58 - January 2014© 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北宋西北沿邊堡寨金湯城探微91學者對北宋西北堡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佈特點、軍事防禦功能、經濟開發功 能或進行遺址發掘等,17較少涉及堡寨內部軍用物資設施及其管理人員的研究18 2009年,孫繼民的 《俄藏黑水城所出 《宋西北邊境軍政文書》 整理與研究》 (以下簡稱《文書》 ) 出版筆者閱讀 《文書》 時,發現不少材料涉及宣和年間 (1119–1125) 的金湯 城19然而,就筆者所見,現時還未有學者利用 《文書》 對宋代堡寨進行詳細研究。

      因此之故,本文嘗試運用 《文書》 ,再配合其他文獻資料,探討金湯城的建置沿革、 地理形勢、軍用物資設施及其管理人員的配置與職掌「得金湯、白豹,則橫山為我有」 :宋夏爭奪橫山控制權金湯城隸屬鄜延路保安軍,修建於元符二年 (1099) ,位於今天陝西省志丹縣西洛河 川北岸金湯城村20真宗 (997–1022在位) 景德三年 (1006) 八月,西夏李德明向宋廷投降,宋廷頒詔陝西州軍: 「德明已受朝命,緣邊屯戍量留步兵,餘悉分屯河中府、鄜州、永興軍」21 17 江天健: 〈北宋陝西路沿邊堡寨〉 ,載江天健: 《北宋對於西夏邊防研究論集》 (臺北:華世 出版社,1993年) ,頁9–42;羅球慶: 〈宋夏戰爭中的蕃部與堡寨〉 ,頁223–43;劉建麗: 〈北宋的秦州蕃部與堡寨〉 , 《西北史地》 1995年第1期,頁35–41;任樹民: 〈北宋西北國 防城寨的建築及其戰略地位〉 ,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1994年第4期,頁13–19;呂卓民: 〈簡論北宋在西北近邊地區修築城寨的歷史作用〉 , 《西北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8年第3期,頁78–83;呂卓民: 〈永樂築城與永樂之戰〉 , 《寧夏社會科學》 1981年第4 期,頁89–92;李華瑞: 《宋夏關係史》 ,頁221–311;陳聖宗: 〈宋夏邊境堡寨形勢與防線 變化關係之研究──以鄜延、環慶、涇原三路為中心〉 (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8年) ;金勇強: 〈北宋西北沿邊堡寨商業化研究〉 , 《延安大學學報》 (社會 科學版) 2006年第6期,頁105–9;強文學、黃領霞: 〈宋夏戰爭中的鄉兵與堡寨〉 , 《天水 師範學院學報》 2003年第6期,頁69–71;杜林淵、張小兵: 〈陝北宋代堡寨分布的特 點〉 , 《延安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8年第3期,頁85–89;曾瑞龍: 《拓邊西北:北宋 中後期對夏戰爭研究》 (香港:中華書局,2006年) ,頁15–44、257–86;陳守忠: 〈劉瀘 築水河洛城及相關事跡考〉 ,載陳守忠: 《宋史論略》 (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1年) , 頁100–110。

      18 周燕來、劉縉的 〈北宋西北堡寨職官管理體制初探〉 ( 《求索》 2009年第8期,頁216–18) 是 筆者所見討論北宋西北堡寨官吏體制較為詳盡的研究,然而其討論範圍仍然圍繞堡寨高 級官員,例如知城、監押、巡檢、主簿、酒務等 19 有關黑水城文獻的研究成果,散見於 《第三屆西夏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西夏學》 第4輯 (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 、第7輯、第8輯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年) 20 李華瑞: 《宋夏關係史》 ,頁237 21 戴錫章 (編撰) 、羅矛昆 (校點) : 《西夏紀》 (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卷四,頁 109ICSJournal58_FA01_20Dec2013.indb 9120/12/13 2:44 PM《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o. 58 - January 2014© 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梁偉基92宋夏戰事正式告一段落天聖九年 (1031) 十月,李德明過世,子元昊嗣位22寶元元年 (1038) 十月,元昊稱帝,國號 「大夏」 ,後來疆域擴展至 「東盡黃河,西界玉門, 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餘里」 ,23勢力強盛,足與宋遼鼎足而立。

      翌年,元昊遣使報知宋廷自己稱帝,但使者在宋廷表現倔傲,拒絕接受仁宗賞賜24仁宗君臣自然不會接受元昊稱帝,群臣多輕蔑元昊為 「小醜也,旋即誅滅矣」 25據 《長編》 所載, 「元昊潛與契丹結為聲援,以張其勢」 ,26說明元昊利用宋遼之間矛盾,以謀求生存空間,遼國亦樂見西夏成為牽制北宋的一道棋子,這正是富弼 所謂 「西伐則北助,北靜則西動」 的態勢27慶曆二年 (1042) 二月,遼人聚兵幽燕地區,遣使致書宋廷索要關南十縣之地28宋人憂慮遼夏合兵來犯,歐陽修即認為 「今論事者,皆知西、北欲併二國之力,窺我河北、陝西,若使西北並入,則難以力 支」 29當時甚至傳言遼國 「與元昊、高麗,連衡攻中原,元昊取關西,高麗取登、萊、沂、密諸州」 30宋廷採取軍事行動前,先禁絕陝西、河東地區與西夏互市,廢保安軍榷場,31繼而削去元昊官爵,懸賞生擒元昊, 「若斬首獻,即以為定難節度使」 ,凡 「元昊界蕃漢職員能帥族歸順者,等第推恩」 32除經濟制裁外,宋廷在邊防措置上亦作出調整,任命劉平為鄜延副部署,夏竦為知永興軍,范雍為知延州,在 軍事上擺出強硬姿態然而這些措施並沒有嚇倒元昊 元昊稱帝前,先後在府州、慶州、環州、涇州、原州等地,發動試探性攻擊, 為日後大規模進攻探路。

      最後,元昊找到宋軍的缺口─有 「五路噤喉」 之稱的延 州33康定元年 (1040) 二月,元昊攻下金明寨後,宋夏兩軍在三川口爆發會戰,34元22 有關德明時代的宋夏關係,參見廖隆盛: 〈德明時期 (西元1004–1032年) 宋夏關係析論〉 , 載廖隆盛: 《國策‧貿易‧戰爭:北宋與遼夏關係研究》 (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 司,2002年) ,頁95–116 23 吳廣成 (撰) 、龔世俊等 (校證) : 《西夏書事校證》 (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5年) ,卷 十二,頁145 24 《長編》 ,卷一二三,頁289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