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30配合比设计说明.docx
3页C30砼配合比设计说明(示例)一、设计依据1、采用《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3、设计图纸、招标文件4、设计坍落度:180〜220mm二、使用说明本配合比仅使用于***合同段桩基、防撞护栏、波形梁护栏、盖板、挡块拦污栅及扶梯、桥头搭板、墩身、盖梁、系梁、承台、耳背墙、台帽、台身、抗滑桩、底座、异形墙、涵洞附属工程、基础等部位施工,拌合站拌合砼,罐车运输浇筑砼(现场浇拌、斗车运输)(特别要注明运输、施工方式,比如罐车运输、泵送施工、斗车运输等等,因为设计的坍落度或材料、配比等与这些因素有关,有条件的情况下应注明运距)三、使用原材料1、水泥:采用四川省星船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重龙山”牌P.042.5R水泥2、拌合用水:河水,无污染3、砂:采用内江市中区泰盛砂石厂机制砂,II区中砂,偏粗,2.36mm累计筛余百分率略超上限(应说明采用的是机制砂或混合砂及掺配比例、厂家情况)4、碎石:采用内江市中区泰盛砂石厂生产的5-31.5mm连续级配碎石,其中5-16mm碎石掺量40%,16-31.5mm碎石掺量60%,该碎石为卵石轧制。
5、粉煤灰:威远火电厂,I级粉煤灰6、外加剂:四川新达粘胶科技有限公司XD缓凝高性能减水剂,水剂四、确定试配强度根据同类混凝土统计资料及结合本单位施工水平,混凝土标准差取5Mpa计算配制强度;f三f+1.645=30+1.645X5=38.2Mpacu,0cu,k五、计算水灰比粗集料采用碎石,强度回归系数a值取0.53,ab值取0.20,根据以往工ab程经验,该厂P.O42.5R水泥富余强度很低,水泥28d抗压强度f取42.5MPa,ce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fb=rf*f=0.8*42.5=34MPa,(此配合比中粉煤灰掺量bfce拟按胶凝材料总量的20%计,rf取0.8则水胶比:W0.53x34==0.47B38.2+0.53x0.20x34结合本单位经验,水灰比采用0.45,小于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最大水胶比六、确定外加剂及粉煤灰掺量:根据厂家推荐掺量并结合经验,暂定外加剂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0.9%,粉煤灰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0%七、确定用水量根据确定的坍落度、材料特性及以往经验,在掺外加剂和粉煤灰的情况下,每方砼用水量取167kg八、计算胶凝材料用量:W167C=—==371kg/m30W/B0.45其中粉煤灰用量mf0=371*20%=74kg/m3水泥用量mc0=371-74=297kg/m3该水泥用量大于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
九、确定砂率根据所计算的水灰比、细集料级配及细度模数并结合以往经验,取砂率为45%十、确定砂石用量粉煤灰配合比设计宜采用体积法,但此处为了方便拟采用质量法,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重量为2400kg297+S+G+167+74=2400SOO=45%S+G00G0=1024kg/m3解得:S°=838kg/m3一、确定初步配合比根据计算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粉煤灰:外加剂=297:838:1024:167:74:3.34理论密度:2400kg/m3十二、确定基准配合比并进行强度试验按照提出的初步配合比进行试拌,试拌方量为25L,经检测,其流动性、保水性、泌水性良好,实测容重未超过理论容重的2%,遂成型2组砼抗压试件单位用水量不变另取水胶比为0.50、砂率46%和水胶比为0.40、砂率44%的两组配合比进行强度试验,试验数据见下表:水胶比每立方米混凝土各材料用量kg理论容重(kg/m3)水泥砂碎石水粉煤灰外加剂0.452978381024167743.3424000.500.40水胶比实测容重(kg/m3)容重修正系数坍落度粘聚性保水性抗压强度(MPa)7d抗压强度(MPa)28d0.4524101.0210良好有少量泌水0.500.40十三、确定理论配合比根据以上配合比设计过程,在满足强度、和易性、耐久性的前提下同时考虑经济性,所以我部拟采用水胶比W/B=0.45即水泥:砂:碎石:水:粉煤灰:外加剂=297:838:1024:167:74:3.34的一组配合比。
内威荣高速公路第****试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