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doc
4页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课改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也是教育科学的必然选择,更是课改的主旨思想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就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彻底颠覆,几年来,我校始终秉承“为学生的阳光人生奠基”的办学宗旨,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教育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立足本校实际,践行课改宗旨,不断深化科研课题的实验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课题促课改,让研究进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师在实践研究中成长现将我校两年来在教育教研的探索历程中的点滴收获与在座的资深专家、领导和同仁们交流如下: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我校是一所由三个乡镇合并而成的封闭式管理体制的完全小学教学区域覆盖面广,生源多为粮农、菜农、个体户、外出打工者子女,家教环境相对落后,经济条件偏差,加之学生二十四小时住校,这些不利因素造成了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没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有不良的学习习惯为此,我们立足实际,直面现状,反思求变,通过对学校具体现状的全面调研以及多次到洋思、杜郎口等名校的参观考察,在虚心借鉴,潜心研究的基础上,逐渐理清了我们的课改思路——那就是遵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课堂教学模式,确定了“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愉快、高效的学习的实践与探索”的课题进行实验研究,使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使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以切实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习惯不好等问题,力求做到三个还给:“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 二、课题实施的策略及效果 构建“自主、愉快、高效”的课堂,关键就在于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我们始终把探索实验的重点聚焦在课堂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创新,也初见了一些成效我就重点说说以下几点通过读书学习、集体备课、岗位培训、校本研修让教师们自觉转变教学观念,建设一支科研型的团队组织我们把读书与教师的业务学习结合起来,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体学习相结合的原则,把所学的教育理论与自己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解决自己工作的存在的困惑,找到解决教育问题、教育现象的科学的方法,增长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们还改革了传统的备课方式,走集体备课之路分学科分年级成立了备课组,每年开学初首先集体学习课程标准、教材教法,严格遵从备课流程即“分配课题---独立备课---讨论交流---课堂尝试---教后反思---编辑成册”并在备课过程中做到“五备” 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堂堂清作业;“三案”即:教案、学案、检测案这些做法让教师的教学工作有了理论支撑,对教材教法熟悉,关注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认知实际,使他们从“传授者”向“研究者”转型。
探究语文常态课,让学生自己学会自主阅读两年来,我们以语文的“批注式阅读”为切入点,进行常态课的探索和研究一遍遍对教案学案的精心构想、一个个课堂教学场景的呈现,一回回课下热烈的争议,一次次对教学过程痛苦的否定,我们就这样在教务主任教研组长上示范课,实验教师上汇报课,骨干教师上研究课,教学能手上展示课的四课活动,探索出了常态课的基本教学模式,总结归纳出了“五读八步法”每接触一篇新课文,要求学生第一遍,浏览读,标出自然段;第二遍,自由读,圈画出生字、新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理解;第三遍,同桌读,互相正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第四遍,默默读,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主要内容;第五遍,品味读,抓住重点的字、词、句段,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领悟文本的表达方法,并积累语言不仅如此,我们还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对语文教材中的写人、写事、写景、古诗词、说明文、游记、童话等不同体裁、题材课文的批注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把各类文体的批注方法总结成了三字诀,让学生了然于心,自主运用;这些即关注了学习内容,又含有学法指导的方法,不仅使我们的课时目标界定清晰,准确定位、指向性强、目标检测及时、达成效果明显,还解决了长文短教、厚文薄教的问题,使语文教学实现了省时高效。
创新数学“六步法” ,培养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数学课分别对中、低、高段的课型模式进行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构筑了“依据文本、明确目标、先学后导、以学定教、当堂练习、分层检测、揭示规律、拓展提高”的“六步法”课堂教学模式有六个环节:即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自学指导、(约1分钟);出示自学要求,指导自学(约2分钟);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约5——8分钟);通过让学生板演或口述检查自学效果(5——8分钟);学生更正、教师点拨(8——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当堂训练(约15分钟)根据小学生的年段认知规律,我们在操作模式时还进行了有机的调控首先是学生在自学前教师要给出目标,为了避免自学的盲目性,预定目标要合理分层,低年级由老师交待教学目标,中年级时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学习目标,到高年级时,则完全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其次数学教材中每小节内容各不相同,有课题、概念、例题、法则、应用题等在学生自学中,教师不应只是提出自学的要求,而应告诉学生怎样去自学,告诉他们学习的方法,根据其内容进行分类指导①感知课题因为课题是一节内容的高度概括要从整体内容,了解“这节课讲的是什么的问题”②理解概念让学生边读文字边文字思考,读懂它。
③不能急于看例题结果,先动手尝试做一做,再和书本比较④归纳法则可以先根据例题发现、归纳,不一定要死记硬背,但一定要学以致用、灵活掌握⑤应用题先审题目,了解数量关系,理清思路这样就让学生亲历了学习探究的知识的全过程,了解了数量之间的密切关系,知其所以然,使学生真正深入地进行了自学第三,对教师的检测和指导点拨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检测过程中,对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的知识,教师只需给予肯定,不许重复再讲对学生没有理解的但经过学生之间的互助交流就能掌握的,教师不允许讲,对学生理解不全的、做错的或者在回答问题做题时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更正、调拨关注学困生,帮助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大瓶颈来自那些学困生针对这一点,我们也颇费脑筋,想了许多对策,一年下来,感觉效果还不错一是在课堂目标、提问、作业时分层,对那些学困生降低目标、问题和习题的难度、减少习题的数量,让他们能跳一跳就摘到桃子,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学习的信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二是把全班同学按六人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按成绩高低排号,把每个组员课堂学习效果用表格赋分的办法进行统计课堂提问或做题时组内那个同学回答对了就得到与他排好相应的分数值,如果是成绩最差的第六位答对了,就得六分,即本组最高分。
这就使本组的其他组员为了积分就会竭尽全力帮助学困生,这种“兵教兵”的教学策略不仅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还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合作精神,关注了学生整体发展,达到了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课改的初衷,使课堂真正变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地三是坚持在课堂上增设1——3分钟的注意力训练,培养孩子认真、专注、用心、动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课堂真正使老师从权威的地位上退而成为学习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更多地是关注了学法指导,关注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诵读经典,促使学生自主读书、自主积累读书有益于育德、启智、励志,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师生更好地了解读书的意义,呼吸书香,品味经典,完善人格,同时也为了打造我校和谐、优雅的校园文化,构建书香校园我校以“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为主题,以“读(阅读)、写(读书征文)、讲(读书演讲)、推(推荐好书)、展(优秀作品)”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从而促使师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教材只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让学生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能增强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全面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我校的经典诵读活动充分体现了规范性、全天性、经常性和激励性首先依据寄宿制管理的实际,在课表上安排了早诵读经典、晚读书课,让学生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诵读;其次每年的三月份对每个班级整体抽查,检测学生的整体诵读情况,每年的11月份举办读书节,根据不同年段,不同层次,开展了诸如古诗配画,好书推荐,经典诵读,手抄报、读书笔记、读书摘记卡展评,读书汇报课展示,读书演讲,读书征文等丰富多彩的读书实践活动班级推荐,学校检测优秀生的诵读情况,评出“诵读小明星” “读书小博士”,还依据班级的整体诵读情况按一定的比例评出“书香班级”,“书香教研组 ”,学校不仅为这些获奖个人进行物质奖励,还在相应的班级或办公室门口为他们挂牌装饰了廊道文化,营造了书香氛围,此外,每年都精选40首古诗编排成大型韵律操,作为校本操让孩子诵读表演因为我们深知,经典诵读绝不是几个人的行为,而需要一代又代人的传承虽然,两年多的坚持和探索让我们的工作有了一点收获,但是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的工作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
综上所述,谈不上经验,只是忠实地记录了我们在探索实践中的一些肤浅的做法,在此抛砖引玉而已,还请同行见仁见智,多多指正、赐教。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