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九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系2.ppt

29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49074759
  • 上传时间:2018-07-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02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节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系一、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级 单电子原子中,只考虑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电子 能量只与 n 有关 即∶ 1s< 2s=2p < 3s=3p=3d · · ·多电子原子中,电子能量不仅要考虑原子核对其的 吸引,还应考虑各轨道电子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 电子能量与 n 和 l 有关 即∶ 1s< 2s<2p < 3s<3p · · ·1(一) 鲍林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2(1) 将能级相近的原子轨道排为一个能级组,目前有7 个能级组2) 鲍林近似能级图表示多电子原子中,原子轨道能 级的高低顺序(与 n 和 l 有关)∶(3) “能级交错” :例如: E4s< E3d , E 5s< E4d , E 6s<E4f<E5d 1s 2s2p 3s3p 4s3d4p 5s4d5p 6s4f5d6p 7s5f6d7p31、屏蔽效应多电子原子中,其他电子对指定电子的排斥作用看 作部分地抵消(或削弱)核电荷对该电子的吸引, 即其他电子起到了部分地屏蔽核电荷对某电子的吸 引力,称为屏蔽效应该电子受到的有效核电荷 Z* = Z -  , :屏蔽常数 对单电子的氢原子:不要求  的计算 。

      4一般屏蔽效应是内层对外层或同一层之间 ;外层电子对内层电子一般不产生屏蔽效 应同一层屏蔽效应: ns>np>nd>nf 与钻穿能力一致)钻穿越深的电子对其他电子的屏蔽越大52、钻穿效应由于l 不同,其壳层概率的径向分布不同而引起的 能级变化称为钻穿效应峰数= n - l 钻穿能力 ns>np>nd>nf n 相同时, l 越 小,峰越多,钻得越深,受核的吸引力越强,能级越低 另参见p144 图7-186多电子原子中,原子轨道的能级变化的解释∶ (1)E1s < E2s <E3s < E4s · · ·E2p < E3p< E4p< E5p · · ·n 越大,受内层电子的屏蔽效应越大, 能级越高 (2) Ens < Enp< End< Enf · · · n 相同(同一层) , l 越小,钻得越深,能级越低3) E4s< E3d , E 5s< E4d , E 6s<E4f<E5d · · ·n 和l 都不同,钻得越深,能级越低从而引起“能级交错” ,内层电子能级高于外层7(二) 科顿原子轨道能级图 (了解)鲍林原子轨道能级图∶假设所有不同元素原子的相同轨道能级高低 相同但简单明了,基本反映了原子核外电子 的填充次序。

      科顿原子轨道能级图∶反映了随原子序数的增加,不同元素原子的 相同轨道能级逐渐降低较全面反映了光谱实 验结果,但较复杂难记8(三) 徐光宪近似规律徐光宪近似规律 (了解)多电子原子体系外层电子的能级与(n+ 0.7l )有关, (n+ 0.7l ) 值越大, 能级越高;如∶ E 6s (6+0) <E4f (4+2.1) <E5d (5+1.4) 对于离子的外层电子, (n+ 0.4l) 值越大, 能级越高; 如 ∶ Fe 3d64s2 , Fe2+ 3d64s0即原子失去电子的次序与充填电子的次序不完全相 同9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电子结构(一) 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则1、能量最低原理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分布到能量最低的 轨道,使整个体系的能量最低具体可按鲍林近似能级图依次充填电子1s 2s2p 3s3p 4s3d4p 5s4d5p 6s4f5d6p 7s5f6d7p2、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同一原子中,不可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两 个电子存在每个原子轨道最多能容纳两个电子 ,并且自旋相反) 103、洪特规则在等价轨道(n 和l 相同)中,电子尽可能单独占据 各等价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电子成对能)如, p3 而不是洪特规则的特例∶等价轨道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 的状态是比较稳定的如,全充满 p6,d10,f14 半充满 p3,d5, f7全空 p0,d0, f0(电子云整体为一球形对称状态,比较稳定11(二)原子的电子结构例 写出原子序数为8、11的元素的符号及电子结构 式和电子轨道式元素符号 电子结构式 电子轨道式O 1s22s22p4 Na 1s22s22p63s1原子实体例,[Ne] 代表 1s2 2s22p6 [Ar] 代表 1s2 2s22p6 3s23p6[Kr] 代表 1s2 2s22p6 3s23p63d10 4s24p6 12例 写出原子序数为24、28、29、38、50的元素的符 号及电子结构式和外围电子构型解 元素符号 电子结构式 外围电子构型(价电子构型 ) Cr [Ar] 3d54s1 3d54s1 Ni [Ar] 3d84s2 3d84s2Cu [Ar] 3d104s1 3d104s1Sr [Kr] 5s2 5s2Sn [Kr] 4d105s25p2 5s25p2 按鲍林近似能级图排布电子,再调整同一电子层排在一起。

      13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是从最外层开始的例 元素符号 原子价电子构型 离子价电子构型Cr 3d54s1 Cr3+ 3d3 Ni 3d84s2 Ni2+ 3d8Cu 3d104s1 Cu+ 3d10Cu2+ 3d9 Sn 5s25p2 Sn2+ 5s2Cl 3s23p5 Cl- 3s23p6O 2s22p4 O2- 2s22p6 14三、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系(一)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见p162~164 表9-4以及元素周期表。

      主族元素、 第4周期副族和ⅠB 、ⅡB元素,完全 符合核外电子排布三原则第5、6周期副族元素以及镧系、锕系元素,有少 部分“例外”情况要以实验结果为准15(二)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周期的划分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呈现周期性变化,导致元 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能级组的划分是周期 划分的本质原因第7周期是不完全周期周期数=能级组数=电子层数例 根据外围电子构型判断元素在第几周期3s23p2 (第3周期) 3d104s1 (第4周期) 4s1 (第4周期) 4d15s2 (第5周期) 5s25p5 (第5周期) 5d76s2 (第6周期) 例外,46Pd , 4d10,第5周期,只有4个电子层 1617(三)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族的划分 8个主族(A族):ⅠA~ⅧA, ⅧA为稀有气体元素 8个副族(B族):ⅠB~ⅧB, ⅧB包含3个纵列 价电子层(外围电子) :参与化学反应的电子层 (1) A族: ⅠA 、ⅡA ns1~2ⅢA~ⅧA ns2 np1~6主族的族数 =价电子数=最高氧化值 (2) B族: 族数 最高氧化值 ⅠB 、ⅡB (n-1)d10 ns1~2 ns 电子数 部分价电子数 ⅢB ~ⅦB (n-1)d1 ~5ns1~2 价电子数 价电子数ⅧB (n-1)d 6~10 ns0~2 部分价电子数 部分价电子数 18例 根据外围电子构型判断元素在第几族。

      3s23p2 (ⅣA) 3d104s1 (ⅠB) 4s1 (ⅠA) 4d15s2 (ⅢB ) 5s25p5 (ⅦA) 5d76s2 (ⅧB )19(四)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的分区按价电子构型的特点,分为五个区∶s 区:ⅠA 、ⅡA ,ns1~2,都是活泼金属p 区: ⅢA~ⅧA,ns2 np1~6 ,大部分为非金属d 区: ⅢB ~ⅧB,(n-1)d 1~10 ns0~2 ,都是金属ds 区:ⅠB 、ⅡB,(n-1)d10 ns1~2 ,都是金属 f 区:镧系(57 ~ 71号元素)和锕系(89 ~103号元 素) , (n-2) f1~14 (n-1)d0 ~2ns2 ,都是金属 20第四节 元素某些性质的周期性一、原子半径概念: (1)共价半径: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以共价单价 结合时,核间距离的一半2)范德华半径:在分子晶体中,相邻分子间两 个邻近的非成键原子的核间距离的一半3)金属半径:在金属晶体中,相邻的两个接触 原子的核间距离的一半共价半径<金属半径<范德华半径21(一)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短周期 (1、2、3) :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变化幅度较大,最后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变大( 范德华半径)。

      长周期 (4、5、6) :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指总体趋势,过渡元素有起伏),变化幅度较小二)同一族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主族元素: 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副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指总体 趋势,有例外) ,变化幅度较小,第五、六周期元 素原子半径非常接近 ( 镧系收缩 ) 22二、电离势概念: 第一电离势:基态的气态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 子成为气态的+1价离子所需的能量A(g) → A+(g) + e I1 第二电离势:由气态的+1价离子再失去一个电子成 为气态的+2价离子所需的能量I1 < I2 < I3 < I4 关于电离势: (1) 电离势越小,说明原子越易失去电子,在气态 时金属性越强 (2) 电离势随Z的变化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23(一)同一周期元素电离势的变化短周期 (1、2、3) :从左到右, I1 逐渐增大(总体趋 势) ,最后稀有气体的 I1 很大( 8电子稳定结构 ) 反常:IBe>IB,IMg>IAl,IN>IO,IP>IS (洪特规则) 长周期 (4、5、6) :从左到右, I1 逐渐增大(总体趋 势) ,最后稀有气体的 I1 很大。

      过渡元素规律性较差 反常: I Zn>IGa,IAs>ISe,IHg>ITl,等等 (二)同一族元素电离势的变化 主族元素: 自上而下, I1 逐渐减小副族元素:副族元素I1 变化不规则24三、电子亲和势 概念: 元素的一个气态原子在基态时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 态的-1价离子所释放的能量,称为第一电子亲和势 E1 E2 、 E3 ┅类推 说明: (1)大多数元素的E1是正值(放出能量), E2 、 E3是 负值 (2)电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