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二战后最大化学战.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173948
  • 上传时间:2018-08-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38.3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二战后最大化学战:伊拉克用化学武器对抗伊朗核心提示: 二是化学武器是一种大面积杀伤的武器,是抵御伊朗“人海战术” 进攻的有效武器伊朗从1982 年转入反攻以来,将一批一批的革命卫队士兵和少年志愿者投人进攻作战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9 岁,年龄最大的则有50 多岁他们被称为“真主的勇士”和“圣战斗士”本文摘自《环球军事》2004 年第 17 期,作者:康磊,原题:《两伊战争:二战后最惨烈的化学战》对于发生在去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国的借口是“布什总统对伊拉克宣战,是为了推翻一个血腥的暴君、一个违抗世界长达12 年的人、一个建造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的人”美国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美国深知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大量使用化学武器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两伊战争中的化学战情况首次发生在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化学战1980 年 9 月爆发的两伊战争于1988 年 8 月实现停火在持续8 年的战争过程中,伊拉克不顾国际舆论的谴责,不断使用化学武器伊朗也于1988 年(另说是1987 年)开始使用化学武器进行化学反击由于这是为数不多得到确认的一次化学战,并且首次发生在第三世界国家,又是首次在战场上较大规模地使用了神经性毒剂,具有许多特点和现实意义。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的化学战都是在强国、大国之间发生的,或是强国、大国对弱国、小国进行的在过去,弱国、小国不仅没有化学反击的能力,甚至没有化学防护装备和化学防护能力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一些盛产石油的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上变得十分富有,并掌握了石油化工技术而化工和农药生产能力的发展则为化学武器的生产创造了条件两伊战争初期, 发现伊拉克军队使用化学武器后,人们猜测伊拉克使用的化学武器来源于某些大国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在中东遗留的化学武器,但事态发展很快证明,伊拉克使用的化学武器主要是由本国生产的伊拉克早已建立了生产毒剂的工厂,不仅能生产老毒芥子气,而且能生产神经性毒剂,并自行装填成化学弹药,在战场上进行大规模使用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的计划由来已久据英国《观察家》报披露,伊拉克于1976 年开始,在鲁巴特以东5 公里的阿卡沙特设计、建造了秘密的地下化学毒剂工厂该厂靠近一个磷酸盐矿,可以从磷酸盐矿获取重要的原料该厂于1978 年正式投产,名为制造农药杀虫剂,生产阿米通、内吸磷、对氧磷、对硫磷等巨毒的化合物,实际是生产神经性毒剂塔崩也可以生产Vx 的毒剂工厂,按设计图纸估计年产化学毒剂达2000 吨。

      20 世纪 80 年代初,伊拉克又从英、美等国大量进口了既可用于制造有机磷杀虫剂又可制造神经性毒剂的化学中间体据一项调查报告透露,有27家西方公司直接间接地帮助了伊拉克发展化学武器伊拉克为发展化学武器至少花费了25亿美元另据英国 《星期日泰晤士报》透露, 两伊战争时的伊拉克炼油厂能很快改装 用于生产芥子气 伊拉克既有生产芥子气的化工基础,又有丰富的生产芥子气的原料伊拉克在萨马拉城郊外 20 公里的地方建有生产芥子气的工厂,生产装置分布于25 平方公里的地区, 生产能力达到每年1000 吨此外,伊拉克在其首都巴格达东南的赛勒曼帕克和巴格达以东的法鲁加也建有化学武器工厂,在巴格达以西拉马迪建有贮存神经i 生毒剂和装配化学弹药的设施伊拉克共有5 个这样的设施,都建在很深的地下工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在中东遗留的化学武器有14~ 23 公斤的芥子气炸弹24万枚、 芥子气炮弹25 万发、光气炮弹4000 发和芥子气布洒器459 具据说, 这些武器弹药从埃及运到了伊拉克伊朗对化学战准备不足伊朗在伊拉克多次使用化学武器、遭到重大伤亡之后,才发展化学武器,寻求建立化学反击能力 伊朗向西方化学公司采购了前体化合物和设备,开始制造自己的化学武器。

      据说,伊朗在靠近苏联的边境城市达姆甘设有化学毒剂工厂,其生产能力达到月产5 吨1984 年 4月 21 日,伊朗陆军情报部主任卡墨尔·克赫雷茨说:“我们不使用化学武器是出于人道方面的考虑我们的化学武器可以立即开始生产1987年 12 月,伊朗总理穆萨维承讥“伊朗正在生产先进的化学武器1988年 4 月,伊朗第一次有计戈0 地对伊拉克进行了报复性的化学反击,使用了糜烂性毒剂芥子气战争初期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的情况据伊朗宣称, 在两伊战争的头6周内, 伊拉克在苏桑吉尔德地区的塞兰木兹、梅何马克使用了化学武器,但缺乏可靠证据1980 年 11 月下旬,又有报道说,在伊朗南部的胡韦泽地区, 伊拉克军队也使用了化学武器此时,两伊战争已处于胶着状态,伊拉克军队每天都对伊朗军队实施炮击据伊朗称,12 月 28 日,伊拉克军队又对哈雷莱与黑克哈扎尔间地区以炮兵发射毒剂弹,使伊朗士兵7~10 人中毒死亡1981 年,伊朗于 1 月在苏桑吉尔德、 9 月在阿巴丹周围对伊拉克军队发动了攻势在春、夏季双方没有发生重大战事据伊朗统计, 伊拉克军队在双方对峙中对伊朗军队进行了至少5 次化学攻击 如伊拉克于1 月 13 日对哈拉雷赫、内克哈扎尔, 3 月 21 日对豪维尔, 6 月 8日对阿拉哈—阿克巴尔高地,6 月 22 日对那代里贝基,12 月 20 日对霍拉沙赫尔附近的伊朗军队阵地发射了神经性毒剂炮弹或迫击炮弹。

      1982 年上半年, 伊朗军队经过3 月在迪兹富勒方向作战、5 月在霍拉姆沙赫尔地区作战和 6 月在中部战线苏马尔地区的连续反攻后,收复了大片领土上半年, 没有发现伊拉克军队使用化学武器6月 29 日,巴格达宣布伊拉克军队已经单方面从伊朗国境撤出但伊朗军队继续反攻7 月份,伊朗发动“雷巴丹”攻势,开始在伊拉克境内作战,主攻方向指向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lO~11 月,伊朗又在中部战线向伊拉克的曼达利方向进攻伊拉克在这些战斗中,为了阻滞和牵制伊朗军队的进攻,频繁地使用了化学武器伊拉枣军队对沙瓦基、 穆西安 及其附近的175 高地、 塞兰木兹、 坦盖布等地的伊朗军队发射了神经性和糜烂性毒剂炮弹,造成伊朗士兵一定数量的伤亡战争中期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的情况伊拉克军队从1983 年开始进入有计划地频繁使用化学武器的阶段1983 年全年,伊拉克用毒共34 次促使伊拉克军队较大规模地频繁使用化学武器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伊拉克在地面战场连续失利,失去了战争主动权,被迫退人本国作战伊朗军队的攻势已经直接威胁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和第二大城市巴士拉,形势危殆, 关系国家安危 伊拉克为解除困境、挫败伊朗军队的进攻而借助于使用化学武器。

      1982 年 9 月,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曾警告伊朗说, 伊拉克有一种“秘密武器”,如果伊朗侵占伊拉克一寸领土,伊拉克就可能使用这种武器 二是化学武器是一种大面积杀伤的武器,是抵御伊朗“人海战术”进攻的有效武器伊朗从1982 年转入反攻以来,将一批一批的革命卫队士兵和少年志愿者投人进攻作战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9 岁,年龄最大的则有50 多岁他们被称为“真主的勇士”和“圣战斗士” 这些霍梅尼的信徒以十分的狂热,不顾一切地涌向伊拉克的布雷区、防御工事,为坦克进攻扫清道路伊拉克面对伊朗的人力条件优势,企图以化学武器杀伤敌军,挫败伊朗以“人海战术”进行的密集攻击三是两伊边境地区的沙漠地带和阿拉伯河附近的沼泽地区气候炎热、潮湿,有利于施放毒剂并造成致死浓度当然,最主要的是伊拉克对使用化学武器预有准备,已经贮备了足够的毒剂和化学弹药,具有相当规模的化学攻击能力,能够迅速投入战场使用1983 年 1~3 月,伊拉克军队陆续对塞兰木兹、库尔德斯坦、沙尔哈尼、法克、木斯莱姆、沙马拉等地的伊朗军队阵地发射毒剂炮弹和毒剂迫击炮弹,造成伊朗士兵中毒者甚多中毒症状多为眼睛刺痛、眩晕、呕吐、窒息等1983 年 8 月开始,伊拉克除继续以炮兵进行化学袭击外,又频繁地出动飞机投掷毒剂炸弹,共发生10 余起,如8 月 8 日在塔马琴、西维瑞斯、哈吉乌姆兰,8 月 9 日在皮朗沙赫尔, 10 月 25 日在沙尔达斯特,11 月 7 日在弋尔麦布、 潘杰温等地均投掷了糜烂性毒剂炸弹,造成伊朗士兵500 余人中毒。

      为此,11 月 3 日,伊朗政府曾致函联合国,首次指控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1984 年 1月 30 日,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又致函裁军谈判会议主席,递交了一份伊拉克在伊朗皮朗沙赫尔使用化学武器的报告该报告对1983 年 8 月 9 日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的情况作了描述,并附有毒伤者的照片报告指出, 1983 年 8 月 9 日 7 时,一架伊拉克飞机在皮朗沙赫尔—雷万兹公路以西6公里的地方低空飞行,对公路上的伊朗步兵部队投掷炸弹后离去遭受袭击者指出,炸弹爆炸声音较小, 与炮弹爆炸相似,爆炸后升起黑色烟柱,随后有一层黑色的微粒散落在地面和装备上, 并发出一股刺鼻的令人恶心的臭气笼罩了大片地区中毒者恶心、 两眼模糊、 怕光、暂时失明,感到腿、背、眼睛刺痛,接着皮肤起水泡并发黑中毒伤员被送往奥古密和德黑兰医院治疗 比较严重的伤员后来被送到联邦德国等欧洲国家治疗德黑兰大学药学院分析表明,伊拉克使用的是芥子气的含氮化合物据事后统计,这次袭击的中毒者约120 人此外,伊拉克于8 月 14 日对库木塔奇高地的伊朗军队使用糜烂性毒剂袭击,造成伊朗军队 203 人中毒,其中2 人死亡 11 月 13 日,伊拉克对北部战线的潘杰温附近及戈尔麦布的伊朗部队实施化学袭击,造成117 人中毒,其中17 人死亡,估计是使用了神经性毒剂。

      1984 年 2~3 月间,在两伊战场,伊拉克多次对伊朗较大规模使用了化学武器2 月 22日,伊朗发动了“曙光”5号攻势,突然袭击了伊拉克第3、4 军的接合部 2 月 27 日,数十万名伊朗士兵穿过巴士拉以北的沼泽地,继续向伊拉克军队进攻2 月 29 日— 3 月 1 日,攻势进入第二阶段在巴士拉东北平坦的沙漠地双方进行了大规模的战斗在此期间, 伊拉克多次组织反击并以飞机大量布洒糜烂性毒剂芥子气,造成伊朗士兵中毒1816 人而外电报道,此次作战中,伊朗部队化学伤亡人数超过2700 人3 月 8 日,伊朗军队又在胡韦泽沼泽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胡韦泽沼泽地位于库尔纳以东靠近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交汇处,到处池沼密布、 芦苇丛生 它的大部分位于伊朗境内 在这次作战中, 伊拉克军队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于黎明前派出直升机对沼泽地布洒了糜烂性毒剂 清晨,当伊朗部队进攻时,沼泽地上浓雾弥漫,毒剂蒸气与水蒸气混为一体据说,有5000 多名伊朗士兵中毒,至少有1000 人死亡3 月 15~21 日,伊拉克军队又在约费尔、阿勒贝扎等地以飞机投放了神经性毒剂仅3月 21 日一次袭击即造成伊朗军队370 余人中毒。

      1984 年、3 月初,由于外电连续报道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的情况,联合国秘书长决定派出调查小组去伊朗调查该小组由瑞典、西班牙、澳木利亚、瑞士的4 位专家组成,于3月 13 日抵达伊朗进行现地调查,3 月 19 日返回后提交了调查报告现场调查报告证实了上述几次使用化学武器的事实专家们一致认为,在伊朗境内所视察的地区,伊拉克用空投炸弹的方式使用了化学武器,3 月 16 日以前使用的是芥子气,3 月 17 日上午使用的是塔崩毒剂1985 年 1 月,伊拉克军队在席林堡地区发动了1980 年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攻,但仅占领了一块狭小的地段而伊朗军队却于3 月 11 日以 10 万人的兵力发动了被称为“巴德尔行动”的大攻势伊朗企图在库尔纳附近切断巴格达—巴士拉公路伊朗军队经过周密准备, 进攻初期是成功的,后来由于伊拉克大量使用化学武器而进攻受挫伊拉克军队自 3 月 13 日起频繁使用化学武器,仅3 月 13 日、 15 日两天,用毒达25 次, 3 月 16日-4 月 18 日,又使用 25 次据伊朗不完全统计, 伊朗部队中毒3257 人,据国外估计达4600人袭击的地区主要在海巴拉、马季农岛、乔费尔、贾济雷等地以及纵深的霍拉姆沙赫尔和阿巴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