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剑川县教育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规划要点1.doc
20页剑川县教育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规划要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剑川具有着决定性意义一、“十一五”教育工作总结(一)基本情况“十一五”期间,在省、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帮助下,我县历届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坚持“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在巩固和扩大“两基”成果的同时,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进步,无论从规模数量还是质量效益,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有了显著提高,“两基”复查年审年年合格,小学、初中、高中质量稳步上升,全县呈现出小学基础不断巩固、初中质量全面提高、高中教育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县现有完全中学2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初级中学11所,小学78所(其中完小63所,初小15所),教学点86个(含一师一校61个),教育部门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40所(含村办幼儿园)。
教职工共1971人(含代课教师145人)小学在校生15735人,初中在校生7559人,普高在校生2303人,职高在校生1062人,幼儿园、学前班在园儿童3614人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抓组织建设,加强了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根据省、州、县各级党委的部署,在全县教育系统实施了“云岭先锋”工程,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发展教师党员,成立剑川县教育局党委,充分发挥党员在教育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抓作风建设,机关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加强综合行政效能建设,全面推行法制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局机关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3、抓“两基”巩固提高和“迎国检”工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对学生的动态监控,完善控辍保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2006至2010年共发放义务教育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1915.64万元,免除教科书费918.75万元,中央和省补我县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3304.06万元,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贫困学生救助机制,规范教育收费,创建了云南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
两基”主要指标稳中有升,推进了义务教育不断向均衡方向发展2010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74%,辍学率为0.50%;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为104.09%,辍学率为2.26%,普及程度各项指标均在“十五”末的基础上得到巩固提高,“两基”工作省、州年审复查年年合格,并顺利通过“国检” 高度重学前教育的发展,将学前教育的发展纳入到全县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中,使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目前,全县有学前教育40所(其中教育部门办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425人;民办幼儿园26所,在园幼儿1718人;各乡镇村办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427人;附设学前班998人;白汉”双语教学学前班(沙溪石龙村)46人),在园幼儿、儿童合计3614人4、抓校舍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实施了“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积极争取希望工程等社会资金的支持,把中小学危房改造与学校布局调整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争取项目,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2009年—2010年共撤并47所学校(校点)从2009年开始,正式启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形成了《大理州剑川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意见》,对省锁定的31648平方米D级危房面积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
目前全县2008年省校舍普查(GIS)系统锁定的D级危房已经全部拆除(共拆除中小学校舍D级危房132栋31648平方米),规划实施校安工程建设29所学校39个单体30440平方米已全部开工十一五”期间,全县投入资金6473万元改造中小学危房, 新建校舍59214平方米,排除危房60422平方米5、抓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出台了《中共剑川县委、剑川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实施了剑川一中改扩建工程,正积极申报县一中为省一级完中积极实施县职中改扩建项目规划和立项工作,投资448万元新建县职中实作实训楼;充分挖掘县职中的潜力,面向市场,做大做强特色专业,改革招生模式,实行春秋两季招生,积极扩大职中招生规模;县职中2010年内被评为“云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公开选聘高中学校校长,针对高中教师不足的现状,每年面向省部属师范大学和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生招录部分高中教师,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0.5%为了解决我县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适应教育发展需求,在县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启动了县民族中学建设项目,项目规划目标为一级一等完全中学,规划建筑面积46300 m2,概算总投资1.1亿元;项目经评审后,批准建设建筑面积31300m2,批准投资8600万元;截止2010年12月初,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781.3万元,学校已于2010年9月开始招生办学,共招录了231名学生。
6、抓现代教育手段,积极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抓住国家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机遇,筹措了43万元配套资金,全面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全县12所中学基本配置了多媒体计算机教室、远程卫星教学收视设备和多媒体教学光盘播放系统,71所小学配备了远程卫星教学收视设备和多媒体教学光盘播放系统,155个教学点配备了多媒体教学光盘播放系统,总投资达340万元全县中小学切实加强对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上得到了普及和运用,促进了全县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7、抓改革,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按照中小学布点及办学规模,科学合理地定编、定岗、定责,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加大再分配力度,进一步搞活内部分配,建立了“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再分配机制,有效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从2009年起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实施绩效工资在两所高中学校全面实行“四制”(校长聘任制、负责制、年薪制和目标奖惩责任制),被聘任的校长每届任期为3年,年薪为5万元,县教育局每年与校长签定目标奖惩责任书,每学年考核一次,根据考核情况决定对校长的续聘、解聘和年薪中绩效工资的兑现深化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初、高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高度重视民办教育的发展,贯彻落实好《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决定》,已累计审批并办理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32个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租等形式,加强对学校食堂、小卖部的管理,使之更好地为学生服务8、抓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一是在广大教职工中深入开展远离黄、赌、毒教育,加强“师德、师能、师艺”修养,真正树立教师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主人翁意识,要求广大教师做到爱岗敬业、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二是建立和完善了教师终身学习、继续教育制度,把教学和科研、教研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培训教师,用新的理论、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武装教师先后派出学科带头人、中小学教师、班主任、校长参加云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国培计划”短期置换培训,初高中课改培训,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少数民族基础教育项目培训,中小学班主任培训,中小学校长任职岗位培训,累计派出5837人次;同时,在县内组织县级培训和校本培训等系列培训活动,通过培训使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提高,为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完善教师流转机制出台《剑川县教育系统教师流转意见》,建立规范有序的教师流转制度金华、甸南等乡镇实行年轻教师到山区学校定期服务制度。
四是加大投入,多渠道培训教师,并给代课教师增加工资通过调整、优化、培训,全县教师队伍的结构逐步向合理化方向发展9、抓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照“小学为基础,初中为重点,高中为突破”的发展思路,制定了“以改革为动力,以制度为保障,以科研为手段,以队伍为灵魂,以常规为主线”的具体措施,出台了《剑川县关于实施教育教学进步奖的意见》,对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学校、教师、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县人民政府设立了贤林奖学金,进一步激发了剑川学子勤奋好学,激励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充分发挥三级教研网络的作用,加强教育教学常规检查和督促,我县教研所被云南省教育厅认定为“二级一等县级教研机构”通过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努力拼搏,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上升2010年,我县普通高考上线率达到99.04%(比2005年的72.1%提高了26.94个百分点),中考六科总平均分连续四年居全州第一位10、抓安全稳定,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幼儿园以校长、园长领导下的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健全专职或兼职的校园内部安全工作队伍,动员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安全防范工作;不断完善校园的值班、巡查、消防、食品安全等管理制度,实行安全工作经常巡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定期检查、维护和维修校园基础设施及设备,重点防范危及师生安全的危房倒塌、食物中毒、交通、触电、溺水等事故。
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强网吧管理,加强群防群治,严厉打击扰乱学校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从严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教育部门和学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定期举办法制教育讲座,从源头上预防青少年犯罪,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重道远我县是一个老少边穷的县份, 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原因,经济总量小,基础薄弱,虽然2000年实现了“两基”目标,但基础差,底子薄,中小学办学条件,特别是初中校舍仍然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教育欠债短时期内难以化解,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初中阶段的学生巩固任务艰巨二是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任务艰巨剑川一中通过近几年的扩容改造,实现了高中扩招目标,使高中教育“瓶颈”问题得到了缓解,但容量有限县民族中学正在建设,虽已实现2010年开始招生的目标任务,但二、三期工程仍需投入大量资金,资金缺口较大普通高中课改推进工作任务繁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仍需提高三是教师队伍的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按照人事部门核定的编制(1982人),教育系统尚缺编174人,只有聘用代课教师(目前全县聘用代课教师145人),这些代课教师主要分布在偏远的山区,工资待遇偏低,思想不稳定。
中学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现象仍然突出四是职业教育发展还比较缓慢剑川职中是我县职业教育的主阵地,随着职中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占地面积不足、校舍不足、与开设专业相配套的教学设备缺乏越来越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中实作实训基地建设和启动改扩建工程显得越来越迫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亦有待提高五是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县广大群众历来非常重视教育,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接受更好的教育,致使很多优质生源外流;普通高中教师队伍中有一批近两年招聘的教师正处于成长期,需要加强培养和锻炼,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致全县普通高考上重点线人数不多六是没有纳入义务教育绩效工资范围的教师待遇偏低公务员津补贴规范、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实施绩效工资后,职中、进修学校、幼儿园和教育局机关事业人员等教师还没有纳入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实施范围,待遇偏低,心里不平衡,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二、“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点(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