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市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暨两不具备”贫困….doc
6页英德市农房改造工作情况介绍根据省、清远市的统一部署,英德市委市政府把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和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移民搬迁(以下简称“两项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及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英德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创新思路,落实责任,真抓实干,以建设幸福安居新农村为示范,以点带面,全力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我市“两项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一、明确任务,统筹规划,“两项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一)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情况经调查核实,我市有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10308户我市制定了《英德市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实施方案》,计划用五年(2011-2015年)时间完成全市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2011年-2012年主要完成83个省级贫困村4883户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一批幸福安居工程示范村我市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工作在各镇街、各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顺利推进其中整村推进进度较快的有东华镇双寨村邱屋村小组、英红镇水头村曾屋二期、石灰铺镇独山村周塘小组等等二)“两不具备”贫困村移民搬迁情况我市有高寒山区等“两不具备”贫困村庄19个480户为推进此项工作,我市成立了高寒山区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专门下发了《英德市高寒山区移民搬迁安置实施方案》,指导我市高寒山区等“两不具备”贫困村移民搬迁工作。
另外,今年4月19日,我市组织召开全市“两不具备”贫困村移民搬迁工作会议,市政府与各镇街签订了移民搬迁责任书,到2012年底完成全市19个村的搬迁安置任务自明确任务后,特别是省在我市召开“两项工程”建设现场会后,我市各镇街各部门迅速行动,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如期进行目前,我市“两不具备”贫困村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的10个村323户已落实了安置地点,完成征地等工作,部分村已完成“三通一平”和规划设计工作,进展较快的有石灰铺镇保安村委青山下村、大湾镇塝脚村马骝坳和西瓜顶村小组,实行两村合一建设等分散安置的10个村157户,在镇街或村委会附近安置,落实了安置地点,大部分在建住房三)幸福安居工程示范村建设情况今年第二个“广东扶贫济困日”,我市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发动企业和个人捐款献爱心,共筹得善款3400多万元同时,我市积极动员企业老板学习碧桂园公司的扶贫善举,结对帮扶一条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一批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问题,打造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示范在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下,全市爱心企业和热心人士共结对帮扶建设幸福安居工程示范村35条1227户目前,35个幸福安居工程示范村已全面动工建设进度较快的有石牯塘镇萤火村委水围老屋组、联山村一组、石灰铺镇的石灰村委井栏下组、勤丰村委上范组、光明村委上下林组等等。
另外,我市向省申报的9个幸福安居工程示范村已全部动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两项工程”现场会精神,强势推进我市“两项工程”建设,确保如期完成任务,我市于10月17日专门召开“两项工程”建设现场会,为我市“两项工程”建设加温鼓劲二、强化措施,真抓实干,扎实推进“两项工程”建设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推进“两项工程”建设,我市专门成立了高寒山区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和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暨幸福安居工程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各镇街和帮扶单位切实把推进“两项工程”和幸福安居工程示范村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亲自抓,对重大问题要亲自研究、直接协调,分管同志靠上抓落实,深入一线,亲力亲为各镇街和帮扶单位把任务分解落实,明确责任人员有关规划建设部门建立农房集中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便民式服务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我市“两项工程”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治理原则对聚居和危房分布较集中或需整村搬迁安置,群众建房积极性高、地方政府和农户筹资能力较强的村庄,组织整村推进建设幸福安居工程示范村;对有劳动能力和一定自筹资金能力的贫困户,引导新建楼房;对无能力筹资建楼房的,可规划建砖瓦房;对无能力新建楼房且主体结构尚好的房屋采用加固维修的方式进行改造。
另外,在实施“两项工程”建设中,我们实行整合资金,集中安置,统一解决的办法如我市大湾镇塝脚村,打破村与村和姓氏界限,将2个“两不具备”村庄18户移民和12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集中起来,统一建设新村三)整村推进,示范带动根据省市县创建300个示范村的要求,我市计划每年创建一批实施整村推进的示范村,通过整村推进、示范带动、点面结合,推进我市“两项工程”建设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结合旧村改造和拆除泥砖房工程,逐步消灭泥砖房,美化村庄环境,结合我市新农村建设相,使我市新农村多起来2011年我市建设9个整村推进的高寒山区移民新村和35个幸福安居工程示范村,其中9个村争取列入省级幸福安居工程示范村四)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做好“两项工程”建设的统一规划和具体的年度目标,分期分批实施对整村搬迁、异地安置或异地建设新村的,合理规划用地,新村宅基地合理避让基本农田区,避让地质灾害危险区,选择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地方兴建,避免造成“二次搬迁、二次改造”同时,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基地”政策,结合我市拆泥砖房活动,在改造建设住房时一律拆除旧房泥砖房,清理干净,进行复耕或复绿五)整合资源,确保投入坚持农民自筹为主,采取“政府补一点,银行贷一点,社会捐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的办法推进“两项工程”建设。
我市各帮扶单位积极帮助贫困户筹措建房资金和移民搬迁资金,做好住房改造工作和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指导和帮助贫困村做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为推进“两项工程”建设,我市积极整合社会扶贫资金,加大投入如引进碧桂园公司帮扶西牛镇树山村、引进永和农业公司帮扶水边镇流寨村进行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另外,今年我市在“6·30”活动中专门组织了一批重点企业老板代表前往西牛镇参观碧桂园树山村绿色产业扶贫项目,并动员企业老板们积极学习碧桂园公司的扶贫善举,结对帮扶我市幸福安居新农村建设 (六)部门配合,共同推进在“两项工程”建设中,我市建设、水利、道路、供电等部门及时跟进,确保新村建设进度,进一步改善移民和住房困难户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卫生、教育部门及时完善移民村的医疗卫生和教育设施,解决移民的“就医难”和“上学难”问题;劳动和农业部门及时对移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引导劳力转移输出,解决移民“就业难”问题通过各单位、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通力协作,确保高寒山区移民“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使贫困户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推进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众住房改造和“两不具备”贫困村移民搬迁工作,直接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意义深远。
在省委省政府和清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将继续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努力推进“两项工程”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加快建设幸福英德做出新的贡献 英德市双到办 2011年10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