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鬼文化看中西文化异同.pdf
3页作者简介:周佩君,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12 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摘 要: 中西方文化因为民族性格等原因在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但是对“鬼 (ghost ) ”却表现出基本一直的认知究其原因,原始人类对自然万物的淳朴观念和敬畏之心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文明的发展,受到宗教、民族习惯的影响,由“鬼文化”引发的丧葬制度和鬼节在中西方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关键词:“鬼文化” ghost ;丧葬制度;鬼节;中西文化异同中国和西方因为历史、政治、地理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特色一直以来,大多数人致力于研究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如含蓄内敛与开朗外放,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等各种相反的特点然而,在对“鬼文化”的认识上,中西方却形成了基本一致的看法一)中国的“鬼文化”“鬼” 是指人类死后所化作的灵体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献典籍中认识到中国人对“鬼”的认识:《礼记 ?祭义》载:“众生必死,死必归士,此之谓鬼①《说文解字》曰: “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鬼 ?气?害,从厶凡鬼之属皆从鬼古文从示 、 ,古文鬼②而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说明了什么是鬼:“人所归为鬼 以叠韵为训 释言曰 鬼之为言归也 郭注引尸子。
古者谓死人为归人鬼有所归乃不为厉气归於天形魄归於地从儿、?象鬼头自儿而归於鬼也二字今补厶读如私鬼阴气贼害、故从厶阴当作?此说从厶之意也神阳鬼阴阳公阴私凡鬼之属皆从鬼③也就是说 “鬼”字是一个象形字, 表现出古代中国先民对于鬼魂的形状想象:下面是人,上面是个奇怪可怕的脑袋鬼虽为人死后所化,但是却比人多了很多强大的力量我们从各种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鬼可以飞, 可以穿墙, 可以隐身, 会法术, 甚至也可以附身到活人的身上但是鬼属阴,《说文解字》曰: “鬼,阴气”,民间以阳气为人,阴气为鬼所以鬼一般在晚上才出来,不能见光,遇见阳光就会灰飞烟灭虽然人鬼殊途,但是中国自古的传说、话本小说中,却经常出现“人鬼情未了”的桥段,如《聊斋志异》中最常被改编成影视剧的《聂小倩》就是讲一个叫宁采臣的书生和女鬼聂小倩相爱的故事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丰富了地狱和转世投胎的观念即是说,人死之后,魂魄会进入地狱,若生前善事做的多,则可以转世投胎重新做人而若坏事做多了,则会根据罪恶程度要么投入畜生道, 来世做牛做马; 要么会在十八层地狱受刑,永世不得超生 并且,转世投胎,会根据前世的恩怨纠葛,有债还债中国人常说,“孩子是父母前世欠的债”,父母骂不争气的小孩时,也会说“你这个讨债鬼”。
同时受到道教的影响,鬼亦可修道成仙,造成人、鬼、神混杂的局面并且道士逐渐取代了巫师的位置,实行招魂、超度、驱鬼等活动发展到今天, 除了原本的意义外, “鬼”也有了很多其他的意思 《新华字典》 关于“鬼”字的词条有6 个: (1)迷信的人以为人死之后有灵魂,叫鬼;(2)阴险,不光明:鬼话,心怀鬼胎;(3)机灵(多指小孩子) :这孩子真鬼; (4)对小孩儿的爱称:小鬼;(5)对人蔑称或憎称:酒鬼,吸血鬼; (6)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可以看出,“鬼”字的使用多数是带有贬义色彩的,“鬼话连篇”“赌鬼” “人不人鬼不鬼” 等偶尔,会变成带有褒义色彩的词汇,比如有时候用于小孩子身上的“小鬼” “鬼灵精” 就是带有宠溺口味的爱称;还有情人夫妻之间,女人称呼男人“死鬼”也是听着不好听,但带有爱意的称呼二)西方的“ghost ”在西方的文学、影视作品中,我们所常见的“鬼”也基本是人死之后的灵魂苍白的脸颊、飘忽的身影,在阴暗的古堡徘徊,夜晚出来作恶,神出鬼没三)中西“鬼文化”相似的原因从鬼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华民族还是西方民族,古代先民将鬼看成非常可怕的东西这是因为,在原始时期,人们的生产力水平及其低下,科学知识匮乏,非常的蒙昧无知。
当原始先民面对疾病和死亡的威胁时,他们没有办法做出合理的解释,便自然而然的认为这些是由一种非常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控制的从梦境中和昏迷时,人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些日常生活和人,甚至是一些死去的人,醒来之后又一切如常,仿若不曾见过碍于低下思维能力和贫乏的科学知识,人们猜想,人是有肉体和灵魂之分的并且,从可以见到死去的人这一点上,再推断出灵魂不死的观念原始先民认为,死去的祖先和亲友可以来到梦中活动,便是灵魂之说最好的铁证而古代常说的“托梦”也是此观念的表现死去的人若有心愿未了,或者思念亲人,便会托梦,到在世之人的梦中告知和相见对于原始先民的灵魂观念是从梦境中产生的问题,恩格斯曾说:“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么久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除此之外,影子也是原始先民相信灵魂观念的依据影子是紧紧跟随人类的一种东西,并且是黑色,人类对于黑色有一种本能的未知恐惧。
他们认为影子是人生命的终于组成部分,也就是灵魂的象征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相信,如果踩着影子,或者伤害影子, 那么就会真的伤害到人的躯体;如果没有了影子, 那么人也就会死去时至今日,有些地方小孩子依然会玩“踩影子”的游戏,虽然已经没有了禁忌,但是依然会通过这种方式来“伤害”对方这也印证了人们认为影子是身体的一部分的观念后来,古代人们就将这脱离了肉体的不死灵魂称之为“鬼”四)中西“鬼文化”的风俗比较由“鬼文化”直接引发的就是丧葬制度和鬼节虽然对“鬼”的认识基本一致,但是在这两点上中西方则开始形成比较大的差异因为对“鬼”的敬畏, 人们都比较重视丧葬仪式,并且中西方都产生了鬼节但是因为宗教和民族习惯等各方面的影响,在丧葬习俗和鬼节上,中西方明显不同4.1 丧葬习俗西方受基督教影响,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认为死亡是灵魂回到上帝的怀抱葬礼比较肃穆, 人们一般祈祷死者能够洗净罪孽,早日升上天堂 并且, 基督教认为上帝面前“灵魂平等”, 所以上至王公贵族, 下至平民百姓, 都实行简丧薄葬 在葬礼上人们一般会穿黑色,或者带黑纱,为死者献上鲜花以示哀悼而中国因为孝道文化和祖先崇拜的影响,对丧葬仪式十分重视,讲究“厚葬”。
并且在仪式上受到儒家和道教的影响丧葬仪式有一系列非常复杂的程序和讲究:棺材的选择,丧服“披麻戴孝” ,烧纸扎、头七礼等等最重要的就是陵墓,特别是皇宫贵族,陵墓拥有非常庞大的规模, 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财物最早的时候贵族流行以活人(通常是奴隶) 、 牲畜殉葬后世文明发达一点之后,觉得此法太过残忍,改为以陶俑代替活人,著名的有秦始皇陵的兵马俑除此以外,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陪葬除了陪葬品众多之外,墓葬还非常讲究风水,人们认为必须给祖先找一个好的风水宝地,祖先的灵魂才能福泽子孙,否则亡灵不得安息,会有祸患除此之外,与西方葬礼肃穆的氛围不同,中国的葬礼都很热闹虽然很多地方有自己的习俗,但基本都很喧哗,如哭丧,敲锣打鼓的送葬队伍等甚至会有有些地方娱乐节目,如四川地区有些丧礼上守灵的人们会在灵棚内打麻将但中西方在丧葬仪式上也有相同之处,比如基本都实行火葬和土葬中国少数民族有自己的风俗除外)特别是到了现代,为了环保等方面的考虑,中国和西方都开始从土葬改为火葬,将骨灰安置在公墓4.2 鬼节中国的鬼节其实并没有一个强制性的规定,但是在民间流传,并且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形成很多不统一的风俗俗话说,“七月半,鬼门开” 。
虽然道教是过“中元节”,佛教叫做“盂兰节”,但是日期都是一致的,都是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日除了有宗教信仰的人,一般的百姓在这一天主要就是祭祀祖先,放贡品,烧纸钱并且,传说这一天“鬼门开”,所有鬼魂都会到人间来,所以除了在家祭祖以外,人们还会在路边或湖边烧纸钱,供奉给所有孤魂野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在人的本能上都是一样的不仅是原始人类对鬼的认识,还是一些神话传说的相似性,都说明人类在一些基本观念上是相同的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民族文化受到宗教、历史、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才产生出巨大的差异求同存异,才能让世界各种不同的文明共同发展。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