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宁五大节日习俗.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33490252
  • 上传时间:2018-02-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课 程 论 文题目:广宁五大节日的风俗礼仪课 程 名 称 社交礼仪 考 查 学 期 2010 学年 第 1 学期 考 查 方 式 课程论文 姓 名 邵美霞 学 号 200905034169 专 业 法律系民商法 成 绩 指 导 教 师 2内容摘要:广宁是一个传统的小县,它在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风俗礼仪的同时也注入了其地方性的特色和活力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和春节,被广宁人视为五大传统节日,每到节日那天人们都会很隆重地举行庆祝虽然,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如此,但是广宁人在庆祝这五个节日时有着其不一样的风俗和礼仪因此,本文将就这五个节日展开论述广宁的风俗礼仪关键词:广宁、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春节、风俗礼仪3我的家乡——广宁是隶属于肇庆的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县,是一个古老的“竹乡” 。

      这里的人们淳朴而且传统,因此广宁一直保留着其固有的风俗礼仪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广宁人就开始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和春节看作当地最重要的五个节日,每到那天的到来,很多亲戚朋友都会聚在一起庆祝,甚至外出打工或者长期居住在外的同乡也会千里迢迢的赶回来广宁有关这五个节日的风俗礼仪有跟其他地方相似的方面,但亦有着其特别之处节日 1——清明节 扫墓 在广宁,由于先人多安葬在山上,人们形象地称扫墓为“拜山”或“修青” 广宁人注重传统风俗,每逢清明不管是在海外的,还是离家乡不远的,都要赶回老家来,同父老乡亲一起去扫墓祭祖,悼念先人扫墓带农(工)具、清除杂草祭品一般有:鸡、鹅、粽子、发蒸糕、纸钱元宝、白纸、红蜡烛和烧香等,同一太祖或祖父之下的,族人也会备有烧猪(称“金猪” )祭祖按照旧习俗,扫墓时,人们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点燃蜡烛再将纸钱焚化,并在墓边撒下白纸参加扫墓的族人都必须在先人的坟墓前上香、烧元宝,叩拜三下许愿,寓意是请求先人保佑你达成愿望扫完墓,走之前,放鞭炮是必须的过去人们祭祖时只是燃放小包的炮竹,现多数人燃放长串鞭炮另外,在广宁的有些乡镇的风俗是不准女子上山的,山上的祭祀形式只有男丁才有资格完成,女子则负责做纸钱、元宝、蒸糕点等等。

      当男丁们把烧猪肉带回家后立刻炒了供一家子吃,这样女子才算沾了点祖宗的福但 20 世纪以来,由于女权的提升,这个封建的规定已经被许多地方取消了,现在不只家族里本来的女子可以去参加拜山,嫁过门的媳妇也可以跟着一起去节日 2——端午节 吃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传统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但广宁人通常称其为“五月节” ,且并没有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这一说法,因此也不像有些地方那样把粽子扔到河里去拜祭屈原以及划龙舟的习俗每到五月初四那天,广宁的乡亲就会开始为端午节准备粽子,他们有包咸棕的,也有用糯米包成条状灰(碱)水粽子的咸粽子里面通常包有花生、黄豆、绿豆和猪肉等,味道当然是咸的但包灰(碱)水粽子就比较麻烦和复杂点,首先,灰水用龙眼树叶或山上采些茶油树叶、老糠藤、鸭脚树叶等烧成灰,灰放在用纸垫着的、用竹线织成的簸箕里面,用开水冲洗制作成灰水,再用灰水浸泡糯米最后才用这些糯米包成条形状的粽子不过现在有些乡亲因为怕麻烦通常会直接用碱粉混合着糯米然后包成粽子,这就完成了4另外,这天,家家户户会杀鸡(鸭)敬祖、做一顿丰富的晚餐城乡居民用五月艾、菖蒲放入锅里烧水冲凉(洗澡) ,通说这样洗了就不怕风吹雨淋、驱风寒。

      1979 年前,人们还在门口墙上挂一束五月艾、菖蒲,今人多不挂;儿童还挂一个三角形香袋(内装芫荽核) ,进入 80 年代则少见节日 3——中秋节 送礼 中秋节,农历的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广宁一年中的五大节日之一,临近中秋节家家户户都会备办月饼、柚子,晚辈亲戚、朋友会向老一辈送月饼、柚子或其他水果等在广宁,送月饼一般都会在中秋节的前一个星期送出去,如果你在中秋节那天才送受礼方是会不开心的,而中秋过后更加不会再送月饼的了吃月饼赏月 中秋节晚上广宁人都会杀鸡(鸭)拜祖先,然后吃团圆饭,中秋夜的团圆饭是除夕之后的最重要的一餐团圆饭,因此很多人都会聚在一起,例如是同一祖父之下的几家人一起饭后,亲朋好友一起用月饼、柚子拜月,然后赏月,大家围在一张圆桌边饮茶、边吃月饼、柚子和其他水果等,谈笑风生、谈古论今,月团圆、人团圆,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进入 80 年代以后,广宁人过中秋节增加了吃田(石)螺的习惯,而有些年青人则喜欢用另一种方式欢度中秋,三五成群拥到广阔的地方烧烤、赏月、燃放烟花石涧的大浪洲、绥江河东乡段河边、县城近郊的碧翠湖,是青年赏月的好地方,年纪小的学生则在自家或邻居楼顶烧烤、燃放烟花,欢度中秋。

      点灯笼 点灯笼是广宁的小朋友过中秋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也是他们最开心的一个节目每到中秋节,如果哪家有小朋友,父母一般都会帮他们买一个灯笼,然后到了晚上吃完晚餐小朋友们就会点燃灯笼跟其他伙伴一起在家附近玩耍,还会比较谁的灯笼更好看每当看到这个情景,我就会感慨:“此景只应天上有啊!”节日 4——冬至 冬至,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广宁人称为“过冬” 广宁的过冬在以前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很隆重的节日, “冬大过年”的说法从古时候流传到现在以前广宁人过冬至除了会包粽子、吃汤圆、做当地小吃外,还会全村人一起庆祝听外公说,以前农村的乡民在冬至那天会给他们自养的牛的牛角贴上红纸,因为秋天过去了,冬天来临,正是丰收后的时节,牛角贴红纸除了对牛表示感谢外,还为丰收而庆祝另外,冬天来了,春天就不远了,红纸寓意下一年丰收的喜兆近年来,年轻人变得对过冬不太重视了,因为它接5近春节,所以有些人在那天只是煮点汤圆取代了其他习俗不过大多数人还是会庆祝冬至,一些在外的同乡也会赶回来过节节日 5——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当然也是广宁最隆重和最重视的一个节日春节在广宁称之为过年,时间从除夕至人日,是阖家团聚的日子,是喜庆气氛中的人际交际。

      除了家庭的团聚,还有比较多的社会交往和活动人际交往的频繁,社会活动的扩大,都是一个礼仪实践的契机广宁春节的风俗礼仪独有一番风味大清洁、备年品 农历 12 月中旬,人们开始清扫房屋,洗被盖等春节前的清洁是最彻底的,不管是家里面的还是家附近的都会被人们清洗得干干净净,寓意是把上一年的厄运都赶走,迎接新的一年除了清洁,广宁人还会准备很多的年品,上世纪 80 年代前,年宵食品有米粉饼、茶泡、白糍、裹蒸粽、煎堆(广宁县称油糍) ,有少数人做春枣、米枣进入 80 年代以后,很少人做米粉饼、茶泡,改做角仔、蛋散春节做舂白糍的习俗是我们广宁 人特有的广宁白糍是地方风味年宵食品,它存放时间长,如用清水沉着(三五天换水一次)可放至清明、放入冰箱半年至一年加工白糍是群体工作,要六七个人,动手村中往往是几户人家合在一起做,一边做一边聊天,算是一种乐趣贴春联、门画 在广宁,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张贴对联门画,利市钱,把城乡节日气氛点缀得很浓特别是农村,人们一大早就会起来贴春联,不管是现住的房子还是旧房子都会贴上对联和门画,听说只有这样才能防止鬼进屋,保佑新的一年好运连连放鞭炮 放鞭炮以前被广宁人认为是春节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寓意说炮竹越响,运气越好。

      而且,大年初一那天早上家家户户都会赶早起来放一条长长的鞭炮,因为传言说谁家放得越早谁家这年就会越好,所以现在很多人都会过了除夕夜的十二点就开始放了炮竹声从晚上到早上不间断可是,到近年,出于保护环境的目的,县城一些地方禁止放鞭炮,因此有的人被动停止这个习俗拜年送礼 拜年,是中国人最隆重的礼节,也是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拜年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在广宁,拜年多是亲戚间的走访,大家带着一些之前准备好的年品到各自的亲戚家做客朋友之间的拜年也有,但比较少派"红包" 派"红包"是广宁人新年的一种习俗,红包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因此在广宁收红包也俗称为“兜利是” 成年的长辈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根据广宁人的观念,已婚者就算成年) ,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6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另有一种说法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 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打边炉聚餐 春节期间,我们少不了会和家人、朋友聚餐。

      近年来,广宁人兴起了春节聚在一起打边炉的习惯,这时,良好的餐桌礼仪就会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打边炉是很讲究的,我们会一人准备一个小碗,一双筷子,另外还会有一双公筷,你要夹菜的时候要用公筷夹到自己装菜的小碗里,然后再用自己的筷子吃另外,打边炉时不是长辈给晚辈夹菜,而是晚辈应该煮好然后夹到长辈的小碗里,这是晚辈孝敬长辈的一种体现醒狮武术表演 大年初一,对于“武术之乡”广宁县的父老乡亲来说,这一天最重要的节目莫过于观看一年一度的醒狮武术表演大赛:数十支醒狮武术团从各乡镇汇集县城,竞相斗法,列队巡游正月初一醒狮武术表演,20 年来从未间断对于广宁人来说,醒狮春游寓意兴旺吉祥,武术表演寓意国富民安结语:广宁的五大节日热闹而且独具风味,体现了广宁的风俗和礼仪,展现了竹乡人的淳朴与热情由于广宁是中国粤西的一个小县,因此,它的习俗必然源于古老的中国,也相似于粤西的一些习俗,但同时广宁的风俗礼仪也有其特有的韵味,古老、简洁、淳朴而不失时代性参考文献:《中国传统节日趣谈》 ,王文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 ,张海英,书海出版社;《广宁史鉴》 ; 等有关资料7课程论文成绩评定表指导老师评语: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